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教师节 > [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早临床”教学模式研究] 中医学自考本科

[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早临床”教学模式研究] 中医学自考本科

来源:教师节 时间:2019-10-24 07:51:23 点击:

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早临床”教学模式研究

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早临床”教学模式研究 中医学专业的教学宗旨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 型相结合的中医人才。中医学专业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掌握基本 的专业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据调查研究,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关于五年 制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3段式的教学模式,理论式教学占据主 导地位,第一阶段主要在学校集中学习理论,然后集中进行教学见习、毕业实习, 此种教学模式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1中医学专业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过度重视理论学习:中医学专业学生大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轻能力等现象,大多重视课堂教学和学期考试考核,对于书本知识死记 硬背,实践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临床操作技能大多照本宣科,过分注重理论知 识,导致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受到局限,严重影响学生培 养质量。

1.2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知识时 仅依靠授课老师的讲述和学生的想象,学生普遍存在临床实践机会少,理论与实 践分离,不能将课本生理指标转换成临床具体指标的现象,导致很多理论考核合 格的学生,在进行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时,面对临床中的问题无从下手,影响了 学生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1.3专业认同感不足:有些学生由于高考调剂中医学专业,对专业存 在偏见;
也有学生对于未来就业前景持消极的态度,对未来发展感到迷惘,加之 现在医患关系比较紧张,临床医生不能带来足够的尊重或者职业满足感,导致许 多学生中途转换专业或者毕业从事其它工作。

2“早临床班”教学模式的设想与实践 对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改革,许多高校做了尝试,但主要 集中于西医教育,并且以小规模,短时期的观摩学习为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增 加了职业情感和专业认知,但是对于深入的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还需要深入探索。

我校秉承“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精神,针对当前中医学专 业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按照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中医人才的总目标,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中医学“早临床”的教学模式改 革。

2.1“早临床班”的教学计划:近年来,我校积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不断创新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适合校情、国情的中医学专业人才培 养新模式,在附属九江中医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九江临床医学院,并设置了“早临 床班”。“早临床班”与普通中医班学生相比,提前一年接触临床,这有利于提高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临床能力,为培养实践型中医人才奠定了基础。

“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是21世纪中医人才培养的主流思想。“早 临床班”教学模式是一种依托学校临床教学基地(主要为三级甲等医院)所进行 的新型五年制中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做法是中医学专业学生于第6、7学期 即进入医院,该学年的临床理论课程全在医院完成,吃、住均在医院,边临床边 学习;
第8、9学期按学生志愿分配至学校各临床教学基地进行毕业实习,第10 学期返回学校,最终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目的。

2.2“早临床班”实践 2.2.1实践教育观与导师制相结合的教学法:在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上, 实践教育具有突出的贡献,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它的实现方式以师承教 育最为突出,师承教育是几千年来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传承的主要方法。但是随 着现代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传统的实践教育被忽视,许多学者认 为中医师承教育的优越性有利于培养名中医,而现代院校教育的普遍性教育难以 培养优秀的中医大家,于是践行实践教育观提出中医学专业学生要“早临床、多 临床、反复临床”。

2007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的实施,各 大高等中医药院校又开展了新一轮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培养卓越医师 的“早临床班”,学生不仅要提前进人临床学习阶段,带教老师的选择也要符合学 校的教育的理念,同时还要考虑教学医院的实际。“早临床班”将学生的教育管理 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每位导师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负责学生的实践学习和中医 学术思想传承;
并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理论和临床能力,配备合适的导师。

同时,将学生教学见习学习与导师查房、坐诊、病历书写等日常工作密切联系起 来。学生周一至周五的第一二节课为临床见习课程,学生跟随导师轮科学习,确 保学生的临床学习时间。对于特殊或者典型的临床病例,导师现场提问,学生诊 断继而当场讲解,并将PBL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教学,有利于学生活学活用,加深记忆。

2.2.2与病人的陪伴式沟通与交流:“早临床班”学生在接触病人过程中可以 加深对各种疾病的认识与理解,而陪伴式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加深学生与病人之 间的感情,促进学生对病人痛苦的理解与同情,也让病人了解学生的临床学习的 态度,加强医患沟通,化解医患矛盾。在接触临床的过程中,学生自身作为医生 的使命感、职业认同感不断加强,这对其日后的各种课程学习有一种激励和振奋 作用,有利于增强其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2.3完善考评体系,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对于“早临床班”学生的教学 过程的监控与单纯的学生见习不同,因为“早临床班”的许多基础课程都是在临床 学习期间完成的想,如何加强管理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

“早临床班”倡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效为准,建立了完善 的考评体系,学生的考评方式从单纯的考试成绩评定发展为多样化的考查形式, 从单一实施多种业绩评价和课堂表现评价方法到多元化、灵活性、客观性和主观 性的统一;
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成绩的评价;
增加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师生相互评 价;
同时建立健全考评反馈机制,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格健康、学习积极性、 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多方面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评价,提高了考核评价的科 学性。

“早临床班”教学模式实现了传统的师承教育与现代院校教育之间的 有机结合,学生的学期结束后理论和技能考试及格率、优秀率均高于普通班学生, 表明此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早临床班”教学模式的实施,使 得我校在以培养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中迈出了较大步伐,将对 我校、乃至全国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培养起到积极地模范带动作用。

作者:徐义勇、单秋、蔡少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