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春节 > 制定知识与能力目标建构有效高中历史课堂的实证研究|建构区目标

制定知识与能力目标建构有效高中历史课堂的实证研究|建构区目标

来源:春节 时间:2019-11-02 08:00:57 点击:

制定知识与能力目标建构有效高中历史课堂的实证研究

制定知识与能力目标建构有效高中历史课堂的实证研究 中 文 摘 要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改革纲要》中 首次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由这三部分组合 且密不可分的整体。其中,“知识与能力”目标是“三维目 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其他目标的载体,也是建构 有效课堂的关键。所以,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来说,制定一个 科学且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直接关系着整个教学目标 的实现。

然而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对于“知识与能力” 目标的设计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人提出实际教学过程和预 设的教学目标有差距,所以教学目标的预设没有意义;
有人 认为新时代的学生应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 历史教学更有“人性”所以应弱化“知识与能力”目标;
有 人认为“知识与能力”目标应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更 多的教师对于如何科学的设计“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还有些 无所是从。譬如:目标缺乏层次性、过于笼统、忽视生成目 标等等问题。这些都是建构有效历史课堂的阻碍。

根据上 述“知识与能力”目标制定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笔者通过 实际教师案例分析、访谈教师、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阐 明了“知识与能力”目标制定的必要性,总结了“知识与能 力”目标在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知识与能力” 目标制定的依据和步骤,最后从整个高中历史出发提出教师 制定“知识与能力”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以实际的案例作为支撑,对“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制定进行研究和探 讨,试图解决教师在制定“知识与能力”目标时所面临的实 际问题,也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次探索。对新课程理念 的推广,建构有效的高中历史课堂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
有效课堂:
知识与能力目标:
目标的制定研究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意义和目的 夏曾佑在1907年《中国历史教科 书.序》提到“不鉴于古则无以进文明,不观于人则无由自 知其不足。”历史是一门基础的社会学科,也是高中阶段一 门重要的人文学科,由于其重要性所以历史教学目标的制定 成了建构有效历史课堂的重要环节。教学目标分类学的创始 人布鲁姆认为“在几乎所有的教程中,知识都是一个重要的 或基本的目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 标的制定对课堂教学起导向、激励、控制、聚合等作用。由 此可见,制定一个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有利于建构有 效的高中历史课堂。

确立一个到位的教学目标是新课改的 一个重要任务。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 课程标准(实验)》,(下面简称《标准》)历史新课程改革 就此启动。在《标准》中共有四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课程 目标提出了高中历史的阶段目标是“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 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 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 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并且把高中历史的阶段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进行分别论 述。其中对“知识”目标的要求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 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

“能力”目标的要求是“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 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 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 而在实际操作中,“知识与能力”目标设计和实施和都存在 一些问题。譬如:“知识与能力”目标脱离课标、弱化“知 识与能力”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表述不准确等等。给 教师实际教学带来种种困难,也使新课程改革出现“穿新鞋 走老路”的情况。

当代中国高中历史教科书通行的主要有 四本,分别是“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大象版” 有些地方甚至有自己编写的教材。打破了以往全国教科书统 一的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师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 对教师的素养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该依据什么而设计教学 目标?该依据什么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是广大历史教师 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有些教师也因此陷入迷茫,盲目的相信 经验、教材和教辅书,从而无法达到新课标中对“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要求。

综上所述,制定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教 学目标是历史课堂教学中迫不及待的任务。因此,本文以教 学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目标为重点,探讨了高中历史课堂 实践中教学目标所出现的若干问题,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 原因,提出了如何设计有效教学目标的若干方法及在制定目 标应注意哪些问题。希望给广大工作在一线的历史教师提供 有效的参考,进而理解教学目标的重大意义,从而改进教学 目标的设计。使教学目标不再成为教师备课的负担而是建构 一堂有效历史课堂的利器,进而最终能够达到《标准》中的 课程目标。这也是本课题的立意所在。

二、研究状况综述 随 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国外的一些关于教学目标的理论和方 法逐渐被引入,尤其是教育目标中“认知目标”的研究对我 国“知识与能力目标”观念的树立有借鉴意义。同时国内的 学者也开始重视对认知目标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状况 在 国外,教学目标的分类学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提出把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结合 起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教学目标分类逐渐走向成熟, 1956年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首次把教学目 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三大技能。同时将认知目标从低到 高分成六个等级“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 “评价”,又可归纳为“知识”和“智慧技能”随着知识量 的累积逐步转化为能力并且促使能力不断提升。

1994年安 德森和索斯尼克出版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四十年的回顾》 ,对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研究加以归纳和总结,使布鲁 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一些学者开始对教 学目标进行进一步研究。在布鲁姆的研究理论上,加涅提出 五种学习结果分别是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 技能、态度。其中言语信息、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属于认知 的结果,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同时也是认知不断提升的一个过 程。马扎诺把知识分成三个类型:信息-陈述性知识;
心理 程序-程序性知识;
心理动作程序-运用身体活动的能力。除 此之外,在三个知识类型的相互作用下,又把知识的学习分 成六个层次,其中前四个层次对知识的提取、领会、分析和 知识运用属于认知领域。当代教育学家乔纳森在加涅学习结 果理论的基础上,把认知心理学的新发展运用到学习结果当 中,提出来学习结果的新类型,如心理模型、情境性问题解 决、结构型知识。⑥他强调学习过程的多变性,同时也就弱 化了教学目标的预设,使教学目标的生成标准也变得模糊。

目标的表述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总的来说是对学生 外部行为结果和内在能力的表述不断协调的一个过程。60年 代,美国学者马杰提出论述教学目标有三要素,分别是:“行 为”“条件”“标准”。这种表述目标的方法又称作行为目 标表述法,它的优点在于其清晰性和可测性同时它的缺点是 忽略了学生的内在的能力的发展变化。在马杰提出行为目标 的基础上,加涅把马杰的三要素具体化提出“五成分式目 标”:习得的能力动词、行为动词、对象、情境和条件。对教师判断目标实现的前后是否相对应起到一定的作用。70年 代,格朗伦提出內显和外显相结合的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 这是一种折中的表述方法在关注内在能力和情感变化的同 时也注意用可观察和测量的方式表述目标。艾斯纳从人的角 度出发提出表现性目标认为教师只需规定学生要参加的活 动但是学生从活动中得到什么不用表述。

(二)国内研究 状况 在国内80年代,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的分类学传入中国, 对中国的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此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 类”的基础上,中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三维目 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也是对布鲁姆理论的创新使教学目标更加简洁 明了。历史课堂“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分析也在新课程改革 的大潮之下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近年来,随着国外教育理 论的引入,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在教学目标领域,知识与能 力目标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构有效的高中历 史课堂的关键所以对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国内学者研究的一 个重要课题。对于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研究可以分成两个层 面:第一、对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理解;
第二、对知识与能力 目标的表述 第一、对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理解。由于知识与 能力目标是教学目标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很多学者提出自己 对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观点。赵亚夫在《历史教学目标刍议 一:怎样理解知识目标》 重新定义了历史知识的概念,对 知识目标的制定有指导意义。随后又在《历史教学目标刍议二:怎样理解能力目标》 认为知识与能力是一个整体,文 章把历史学科的能力目标做了细化分类并提出理解能力作 为历史学习的核心能力。何成刚的《中学历史教学问题的三 点思考》 中强调基础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能力的培养同 等重要。胡定荣在文章《知识是教学目标的核心要素》 提 出“知识不是教学目标的一种,而是教学目标的核心要素” 认为知识的提升有利于智力的提升和学生的自身发展。冯素 娟在文章《论中学历史知识目标的建构》认为对于现在知识 目标的建构需要有时代性的历史观和知识观作为支撑。王正 翰的《再谈中学历史学科的能力目标问题》 解释了能力目 标的内涵和与其他目标的关系,并提出能力目标实现的几个 原则:整体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多元性原则。

第二、对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表述。严格意义上讲,把知识与 能力目标的表述从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割裂出来的研究很少, 大多数学者把三维目标的表述作为一个整体。张汉林《教学 目标陈述方式刍议》 介绍了三种取向的表述方式:“行为 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夏正江在《论 行为目标及教学目标的表述问题》 注重介绍了行为目标的 利弊,提出要合理的运用行为目标表述法。曹广忠在《高中 生物学课堂课堂教学目标表述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从 生物学科教学目标的表述角度,分析了表述目标时出现的错 误。

三、研究方法:
本人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到了以下方法:
⑴文献资料法: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书刊、网络等方式查阅了大量纸质和电子文献资料,获取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资 料。尤其是关于教学目标的表述理论以及实际操作的相关材 料以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⑵调查、观察和访谈:通过 对学生问卷调查、听课、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对“知识与 能力”目标的了解状况。同时,收集广大的一线教师对“知 识与能力”的态度、理解等。

⑶案例研究法:搜集教师教 案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出现的问题。对 比分析不同案例,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研究创新点 就现在 历史教学的研究看来,对历史教学目标的研究并不在少数因 为教学目标设计是一堂历史课是否能够成为有效课堂的核 心,而“知识与能力”目标是教学目标中重要组成部分,所 以“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建构有效课堂的关键。笔者在文章 中把实践以及理论相结合,其中不乏有创新之处:一、理论 联系实践,表述“知识与能力”目标。二、注重培养学生对 “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理解,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

三、“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在制定过程中的连续性、 层次性、阶段性等等。

研究内容:
本文分成四部分进行探 究:
第一部分:探究“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内涵及其制定 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探究“知识与能力”目标设计中出现 的主要问题 第三部分:探究“知识与能力”目标设计中出 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四部分:探究“知识与能力”目标制 定的依据与方法 第五部分:探究制定“知识与能力”目标 时应注意的问题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