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春节 > [数学名人小故事]数学名人小故事有哪些

[数学名人小故事]数学名人小故事有哪些

来源:春节 时间:2019-08-03 15:37:47 点击:

数学名人小故事

数学名人小故事 数学名人小故事篇一:欧姆与欧姆定律 乔治·西蒙·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父亲自学了数学 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16岁时 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 年才完成博士学业。欧姆是一个很有天才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 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 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 启发,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 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 现在所称的电动势。欧姆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开始他用伏打电堆 作电源,但是因为电流不稳定,效果不好。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改用温差电池 作电源,从而保证了电流的稳定性。但是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这在当时还是一 个没有解决的难题。开始,欧姆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测量电 流,但这种方法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后来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 库仑扭秤结合起来,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用一根扭丝悬挂一磁针,让通 电导线和磁针都沿子午线方向平行放置;再用铋和铜温差电池,一端浸在沸水中, 另一端浸在碎冰中,并用两个水银槽作电极,与铜线相连。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 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他将实验结果于1826年发表。1827年欧姆 又在《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γE。式 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动力,即导线两端的电势差,γ为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 倒数即为电阻。

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 遭到怀疑和尖锐的批评。研究成果被忽视,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直 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金牌,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

欧姆在自己的许多著作里还证明了: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 体的横截面积和传导性成反比;在稳定电流的情况下,电荷不仅在导体的表面上, 而且在导体的整个截面上运动。

人们为纪念他,将测量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姆的姓氏命名。数学名人小故事篇二:少年郭守敬爱研究 郭守敬是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和数学家。他十五岁那年, 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他是武安天宁寺的和尚,法名子聪。此人深通天文、 地理、算数和音律等多种学问,与郭守敬的父亲郭荣交情极深。

这天,两位老朋友坐到一起,又认真切磋起学问来了。子聪拿出一幅 莲花漏的拓片,兴致勃勃地介绍道:“这是天圣莲花漏,宋仁宗天圣九年由燕肃 创制而成,因其主要器皿都采用莲花、莲蓬和莲叶的形状,故名‘莲花漏’。

此漏设计精巧,计时甚准。可惜由于战乱,已经失传。我在一节被人 打折的石碑上,偶然拓得此图,反复思索,不解其中奥秘。” 子聪的话,郭守敬一字不落地全听到了。他心想,自己虽然早就懂得 了利用漏壶滴水计时的道理,也见到过不少玲珑精巧的漏壶。但这种别具一格的 莲花漏,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想到这里,他忽然有了一个好主意,便壮着胆子对子聪说:“师父, 这莲花漏的拓片请借我半月,一饱眼福。” 子聪深知郭守敬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便毫不犹豫地应允了。

半个月后,子聪来郭家取莲花漏拓片,一进堂屋,郭守敬就满面春风 地迎了上来,嗓门高高地说:“师父,我摸到一些门道了。”接着,就头头是道他 讲起莲花漏各部分的结构和用途,只说得子聪频频点头,啧啧赞叹:“善哉,贤 侄真是神童!” 站在一旁的郭荣却直摆手说:“哪是什么神童!你走后,他整日厮守这 图,又是写,又是画,还弄了些字针摆弄来摆弄去,瞧,才几天光景,他就人瘦 一圈啦!” 子聪听了,更是感动,当即表示,愿带郭守敬去武安紫金山学经深造。

第二天,少年郭守敬胸怀壮志,离开了可爱的故乡。

数学名人小故事篇三:失明的数学家欧拉欧拉的惊人成就并不是偶然的。他可以在任何不良的环境中工作,经 常抱着孩子在膝上完成论文,也不顾较大的孩子在旁边喧哗。欧拉在28岁时,不 幸一支眼睛失明,过了30年以后,他的另一只眼睛也失明了。在他双目失明以后, 也没有停止过数学研究。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继续工作着,在他双 目失明至逝世的十七年间,还口述著作了几本书和400篇左右的论文。由于欧拉 的著作甚多,出版欧拉全集是十分困难的事情,1909年瑞士自然科学会就开始整 理出版,直到现在还没有出完,计划是72卷。

欧拉在他的886种著作中,属于他生前发表的有530本书和论文,其中 不少是教科书。他的著作文笔流畅、浅显、通俗易懂,读后引人入胜十分令读者 敬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编写的平面三角课本,采用的记号如sinx,cosx,…… 等等直到现今还在用。

欧拉1720年秋天入巴塞尔大学,由于异常勤奋和聪慧,受到约翰·伯 努利的尝识,给以特别的指导。欧拉同约翰的两个儿子尼古拉·伯努力和丹尼尔· 伯努利也结成了亲密的朋友。

欧拉19岁写了一篇关于船桅的论文,获得巴黎科学院的奖金,从此开 始了创作生涯。以后陆续得奖多次。1725年丹尼尔兄弟赴俄国,向沙皇喀德林一 世推荐欧拉,于是欧拉于1727年5月17日到了彼得堡,1733年丹尼尔回巴塞尔, 欧拉接替他任彼得堡科学院数学教授,时年仅26岁。

1735年,欧拉解决一个天文学的难题(计算慧星轨道)。

这个问题几个著名数学家,几个月的努力才得以解决,欧拉却以自已 发明的方法,三日而成。但过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不幸右眼失明,这时才28 岁。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