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租赁合同 > 【论中医饮食调护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 中医饮食调护

【论中医饮食调护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 中医饮食调护

来源:租赁合同 时间:2019-11-03 08:01:55 点击:

论中医饮食调护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

论中医饮食调护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 饮食护理是指在防病、治病的过程中,根据辨证施护的原则,利用食物的 特性,进行营养膳食方面的护理。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但 饮食失宜又常成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医学非常重视食疗,有食治胜 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孙思邈在《千金要方 食治》中云:不知食宜者, 不足以存生也。又指出:夫在身所以多疾此皆由饮食不宜故也。说明注意饮食营 养对保持和促进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出不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不节是多种 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云:内伤脾胃,不强厚味,无 以烈味重酒。脾胃为后天之本,应重视食物的属性与人体五脏的关系。护理人员 在临床护理中应遵循中医理论体系、做好患者的饮食调护,只有这样才能预防疾 病,保持健康。

1 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与功效进行饮食调护 食物同药物一样,具有四性五味、性味归经和升降浮沉的作用。使用上要 根据疾病的性质、病人的体质,选择不同性味的食物进行饮食调护,以达到预防 和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

1.1 根据寒、热、温、凉选择食物 食物按照中医学四气五味理论可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其中寒与凉, 热与温有其共性,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但通常将食物的 四性分为温热和寒凉两大类。

1.1.1 温热食物 偏于温热的食物大多具有通阳、补气、温中、散寒等作用,可以扶助人体 阳气,改善寒性体质,减轻或消除寒性疾病的寒凉症状。如生姜、桑葚、小茴香、 韭菜、白酒等。热性食物多辛辣燥热,容易助火伤津,凡热病、阴虚火旺者应忌 服。

1.1.2 寒凉食物 偏于寒凉的食物大多具有滋阴、清热、凉血、解毒、生津、潜阳等作用, 可以养护人体的阴液,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如高粱、大麦、薏苡仁、赤小豆、 苦瓜、冬瓜、梨等。寒性食物易损阳气,故阳气不足、脾胃虚寒者应慎用。1.2 根据五味选择食物 《素问 至真要大论》指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 阴,淡味渗泄为阳。按照中医学基础理论,食物可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味。

1.2.1 酸味食物 具有生津止泻、收敛固涩、涩精止遗等功效,用于肝气升发太过、久泻久 痢、虚汗、带下过多、遗精等滑脱之证。酸味与甘味结合可起滋阴润燥作用,如 以五味子炖蜂蜜来治疗肺虚不敛、虚寒所致的久咳。又如乌梅酸涩,能涩肠止泻、 安蛔止痛,合白糖后增强甘酸化阴、生津止渴的功效。

1.2.2 苦味食物 具有燥湿、清泄、降逆作用,多用来治疗湿证、热证、气逆等证。如用苦 瓜炒菜,达到清热、解毒、明目的目的。

1.2.3 甘味食物 具有健脾养胃、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等功效,用于预防和治疗气血不足、 脾胃虚寒、运化无力等所导致的疾病。如糯米红枣粥可治疗胃阳不足或脾胃气虚 之证。

1.2.4 辛辣食物 具有行气、发散或润养等作用,多用于气滞血瘀痰湿内停等病证。如用花 椒、生姜合大枣水煎服用,以治疗因寒凝气滞所致痛经等。

1.2.5 咸味食物 具有软坚散结、泻下等作用。治疗痰核二便不利等证。如猪肾味咸性平, 能治肾虚的小便不利、腰酸遗精、水肿等症;海参甘咸性温,用于补肾、养血、 润燥。

2 饮食调护的基本要求 临床食物的选择要根据病人具体病情灵活取舍,合理搭配饮食。要遵循因 人制宜、辨证施食原则,要膳食平衡、顾护脾胃。同时还要做到。2.1 谨和五味 一要浓淡适宜。二要注意各种味道的搭配,即酸、苦、甘、辛、咸的辅佐、 配伍得宜。三要在进食时,味不可偏亢,偏亢容易伤及五脏,对健康不利。《素 问 脏气法时论篇》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是一份 非常合理的膳食谱,它体现了全面均衡的营养搭配。这是谨和五味的基本要求。

2.2 饮食宜随和 人体营养来源于各类食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宜多样化,以保障脏腑的需要 而维持正常功能,若对饮食有所偏嗜或偏废,体内各种营养成分比例失调,容易 发生疾病。如过食肥甘厚味可助湿生痰、化热,或生痈疡等症;偏食辛辣,可使 胃肠积热,上则口腔溃疡、牙龈出血,下则大便干燥或成痔疾之症。饮食的冷热 要适宜,《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曰:形寒饮冷则伤肺。说明饮食应冷热适宜, 过食生冷食物不但损伤脾胃,还会影响到肺。过热的食物,易损伤消化道,发生 糜烂溃疡,日积月累容易致癌变;过冷的食物,易伤脾胃阳气,发生胃病、腹泻 等病症。妇女行经期过食生冷易患痛经、月经不调、闭经等疾患。

2.3 饮食有节 饮食要有节制,过饥、过饱皆宜伤害脾胃正常功能。《素问 五常政大论 篇》提到: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灵枢 五味》篇云:谷不入,半日则气衰, 一日则气少矣。是说饮食要定时,过时不食可引起元气不足。《尚书》曰:食哉 惟时,意思是说,人们每餐进食应有较为固定的时间。这样才可以保证消化、吸 收正常地进行,脾胃活动能够协调配合、有张有弛。因而饮食有节,定时定量, 使脾胃运化功能处于常态,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要求。

中医学认为,一日之中,机体阴阳有盛衰之变,白天阳旺,活动量大,故 食量可稍多;而夜暮阳衰阴盛,即待寝息,以少食为宜。因此古人有早餐好,午 餐饱,晚餐少的古训。清 马齐《陆地仙经》中提到:早饭淡而甲,午饭厚而饱, 晚饭需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我们强调按时进食,也不能完全排斥按 需进食,即根据工作性质、心情、食欲等情况自行调整。

2.4 饮食宜清淡 清淡饮食,一般指以五谷杂粮为主食,以蔬菜、豆类、瘦肉、植物油,以及适量的动物脂肪为副食的膳食。动物性食品是人体蛋白质和脂肪的主要来源, 但也不宜摄入过多。《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曰:膏粱之变,足生大疮。说明肥 甘厚味易引起痈疽疮疡等疾病。其次古代医家特别强调饮食不宜过咸。《千金要 方》指出:咸则伤筋,酢则伤骨,故没学淡食。现代医学证实,经常过食油腻、 煎炸、酒肉、辛辣之品或食盐等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中年以上的人由于内分泌 的改变和脂类代谢的失调,摄入过高的肥肉类食物或高盐饮食,容易形成动脉粥 样硬化,从而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等疾病。总之,饮食宜清淡,不宜过 食盐。要多食用蔬菜,因为蔬菜中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蔬菜有健脾 开胃、增加肠蠕动的作用,可以助脾运化,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实践证明,有 效的饮食护理可以防治疾病的发生,对已患病者可起到增强体质、治疗疾病和缓 解症状的作用,从而促进患者身心康复,使其健康、延年益寿。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