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护士总结 > [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及调适] 高职学生就业难

[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及调适] 高职学生就业难

来源:护士总结 时间:2019-11-20 08:22:01 点击:

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及调适

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及调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 2011年2月22日,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高 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座谈会上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强调。据大学生创业网资讯,2001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15万人,2002年达145万人, 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6年 413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559万人,2009年611万人, 2010年631万人,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660万。毕业生 人数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每年增幅都很大,11年间平均每年 增加49.6万。随着毕业生数量的膨胀,待业人数也逐年增加。

据人才网提供的数据,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 70%,34万人待业;
2002年为74%,待业37万人;
2003年为 75%,待业52万人;
2004年75%,待业89万人;
2005年为76%, 待业79万人;
2006年为77%,待业91万人;
2007年70%,待 业145万人;
2008年68%,待业173万人;
2009年68%,待业 196万人。这就意味着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连年增长。

2011年毕业生人数较上年增加了近30万,加上约150万的往 届待就业毕业生,2011年就待业人数有望达到历史最大值。

二、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心理根源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重大选择。大学生作为高智商、 高文化、高自我价值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理想与追求面临着 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这已成为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心理根源。

(一)就业期望偏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 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 研”等。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 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 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选,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 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据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 示,近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 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 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二)择业观念滞后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精英教育” 时代的结束和就业大众化局面的来临。一些大学生仍持有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造成眼界太高,大众化就业思想准 备不足的现象。因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大学生喜欢选择比 较稳定、风险较小的工作,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选择待遇 高、环境好的岗位,而对于一些竞争性强、挑战性大的职业 大都不愿接受,甚至不敢问津,缺乏竞争意识,势必造成一 些“好”单位竞聘人员过多,竞争激烈同时,也给外界造成 大学生怕苦怕累和享受思想严重的印象,从而不愿录用。

(三)职业规划模糊 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没有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规划。据一项调查显示,在“你清楚考虑过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吗” 一题中51.4%的人对此“只存在模糊的想法和愿望”,17.0% 的人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有27.6%的人有3―5 年的职业规划。学生不清楚自己要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与之相对应的能力、素质又是什么,有的学生都是茫然无知, 走一步算一步。

(四)创业意识不足 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是当今与未来就业的趋势与主流。

但部分大学生不能因时而变,就业时依然盲目地追求职业的 声望,过分地计较单位的性质、工作环境及个人身份,认为 自谋职业没有面子。特别是由于创业观念和能力准备不足, 眼高手低,缺乏在社会上的竞争力,造成部分毕业生难于就 业。

(五)心理困扰严重 1.焦虑与恐慌心理。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 程序: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感到胆战心惊。尤其 对自己向往的高职、高待遇的单位,参加竞争的人越多,录 用条件越严格,有的同学就越失去了被录用的信心。当然还 有的因目己学习成绩不佳而烦恼,有的因自己能力低而紧张, 这些都是择业心理的焦虑与恐慌现象的表现。

2.攀比与嫉妒心理。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 拿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标准,从 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
有些毕业生所谓嫉妒,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持既羡慕又敌视的 情感,把别人的优越之处视为对自己的威胁,这种情感的内 化就是嫉妒心。

3.从众心理。受社会思潮和社会观念的影响,部分毕业 生宁愿放弃所学专业,留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打工, 也不愿去经济落后、但有发展潜力、急需专业人才的地方发 屐,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单位、热门职业,没有从职业发展、 自身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等方面去考虑择业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困境的自我调适 (一)认真做好求职准备 大学生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自如地应对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必须做好各种准备,增强心 理的承受力,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求职 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展示自己的过程,既要有知识和实 力,还要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勇气。在任何机会面前勇敢地去 展示自己的才华,多参加应聘实践,在应聘中排除一些来自 于自身的负面思维,努力把握机会,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 作岗位,成功往往建立在多次反复的尝试和失败的经验的基 础上。

(二)积极调整就业心态 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大学生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良 心态,这需要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整。首先接受当前的就业形 势。现阶段,就业机制还很不健全,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不会在短期内缓解。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就业的难度,抛弃各种不 切实际的幻想。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就只能调整自己就 业期望,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 不要过度集中,最好适当地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范围。同时 接受多元化社会的多种工作岗位。所谓就业难,是难在找一 份在理想的同时也跟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给自己一个机会, 尝试其他工作,也许成功就在下一步努力之后,也可以采取 为多积累社会经验先就业,再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的做法, 使自己的目标得以实现。

(三)正确树立就业理念 首先要有多渠道就业意识。多元化的社会要求大学生要 有多元化的就业观。大学生要转变那种只有在国家部门、国 有经济成份工作才算就业的观念,在非国家部门、非全日制 的工作、弹性工作、季节性的工作、小时工等都应视为就业,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创造价值获得收入,为社会做贡献就应算 做就业。其次要有主动就业意识。等,没有前途;
靠,没有 出路;
要,不太现实。与其怀恋过去依附他人,不如主动地 迎接就业的挑战,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再次要有创 业就业意识。大学生就业于某一单位,解决的仅是个人的问 题,而自己创业或开办公司,则在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的 同时也为别人创造了就业机会,从而减轻了社会的压力。大 学生是当今社会人群中最有创业条件和潜能的群体,要勇于 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能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突显自己的实力,大 学生就一定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首先要加强 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同时要多涉猎所学专业的前沿知识,拓宽知识面。其次要注 重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在校时应主动参 加社团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还要利 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训练班,取得各种能证明自己能力的证 书;
也可参加社会实践,利用寒暑假或其他业余时间做些兼 职是比较好的方法。这样,可以了解社会,尽早适应社会,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五)主动掌握调适方法 对于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毕业生应该掌握一些 初步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1.积极暗示法。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从消极的角 度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
从积极的 角度看,则可以发现事物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 为积极情绪。

2.理性情绪法。由于受一些不良理念的影响,在择业中 遇到困难产生心理困惑时,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可以摆脱 消极情绪。如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加深对职业 流动性的认识,避免因为过分谨慎错失机会或者通过融入社 会来提高自己。3.转移注意法。这是指当某种不良情绪不易控制,严重 影响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时,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 其它活动中去,如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去郊游远足,学习一些新知识、新技能等,以使自己没有时 间和精力沉浸在不良的情绪之中,从而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

4.放松训练法。利用深呼吸、打哈欠、伸懒腰、听音乐、 想好事、按摩、催眠的方法或在大脑中浮现出蓝天白云、森 林草原、海浪沙滩、小桥流水等美好景色或宁静的田园风光, 让自己体验轻松的感觉。必备的心理调适方法的掌握,可以 有效地帮助毕业生把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 芽状态。

总之,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要科学认识和正确 对待就业,学会全面、辩证、历史地看问题,用辩证的眼光 看待现实,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勇于探索、乐观奋进。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