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办公室总结 > [灾区运动服务体系研讨]服务体系有哪些

[灾区运动服务体系研讨]服务体系有哪些

来源:办公室总结 时间:2019-12-02 07:47:35 点击:

灾区运动服务体系研讨

灾区运动服务体系研讨 5•12地震给灾区体育设施造成了灾害性的破坏,重灾 区受损的体育设施达87.9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体育场馆、 健身路径、农民健身工程等,对于灾区的体育设施造成的直 接经济损失达14.6亿元。国家和其它省份对四川省灾后体 育设施共投入25亿元。四川省体育局局长朱玲说:“四川灾 区体育设施在2010年前将得到全面恢复,而且这些设施的建 设可以把四川的体育基础建设提速30年左右的时间。”从国 家灾后重建的宏观政策到相关对口援建政府,对四川省灾区 体育的恢复和重建都高度重视,并投入大量的资金,例如, 2010年国庆前夕,山东省青岛市对口援建5.12地震极重灾 区北川县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式移交。据调查了解, 新建成的北川体育中心用地面积约4.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 1亿元,建筑面积约1.44万平方米,包括体育场和体育馆以 及羽毛球、门球、健身等体育设施,体育馆为综合体育馆, 内设一个标准篮球场。青少年活动中心总投资为3000万元, 中心为青少年配备有舞蹈室、琴房、心理辅导室以及室外游 泳池、篮球场等设施。北川县教体局通过与全县各乡镇和县 级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主动与山东援建方联系对接,并积极 想办法争取外援,努力加快北川教育体育灾后恢复重建步伐。

将灾前的71所学校(含幼儿园)规划整合为41所,其中原址恢 复重建18所,异地重建23所,规划占地约1801亩;新建校舍 464076平方米,新征用地1563亩,计划投入资金15.25亿元。全县已开工学校21所,2009年8月31日前完成20所,2009年 年底完成30所,2010年春季开学前完成38所,2010年9月1日 前,全面完成教育灾后重建。教育体育园区累计占地面积609 亩,规划总投资6.7437亿元。

广元市利州城区9个街道27个社区,共建起了8块灯光篮 球、21块羽毛球场、56张乒乓球台、2块门球场和21条大型 健身路径。这些体育设施的建成从2009年11月6日提出到12 月30日全部建成,为时不到两个月。广元市在2010年3月开 始启动第二批大众运动健身场所建设。2011年将结合“农体 工程”进行第三批建设,将重点放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绵 阳作为重灾区,绵阳市体育局近两年来始终把灾后恢复重建 工作作为重点。根据我们访问邱兴元局长了解的情况,绵阳 市体育局严格按照省委“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奋斗目 标和市委“三个加快”的要求,以规划项目―投资为主线, 以改善民生为基点,以全面推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狠抓建设进度,绵阳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 显。绵阳市体育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经中期评估后,由37 个调整为30个,其中体育场8个,体育馆5个,全民健身中心 9个,其它体育设施8个。估算投资总额4.7842亿元,目前 已落实资金4.0518亿元,已完工5个,开工在建8个,6个交 钥匙工程,开工率为63.3%,完成投资1.9亿元,完成投资 率为46.8%。其中,绵阳市区中有9个灾后重建项目,分别 是:南河体育中心体育场、游泳池、长钢训练馆、长虹训练馆、体育馆、体育馆附属训练馆、体育馆户外设施、射击场 综合楼、奥林匹克体育学校运动场,规划投资总额0.43亿 元,落实资金0.208亿元。现已全部立项,已完工项目2个, 在建项目4个,开工率为80%,完成投资共计2140万元,完成 投资率为69.5%。绵阳市各区、县体育设施进入国家灾后重 建专项规划项目28个,规划投资4.9524亿元,中期调整为 21个项目,投资规模调整为4.3542亿元,现资金已落实3. 8718亿元。已完工项目1个,在建项目3个,另有6个项目为 援建省交钥匙工程。北川、平武、安县为交钥匙工程,预计 2010年内可完成。三台、江油施工进展顺利。涪城、游仙、 梓潼即将动工。盐亭基本完成土地征迁。县市区项目目前已 完工1个,正在施工4个,已完成投资1.7亿,开工率为47. 6%,完成投资率43.9%。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国家和四川 省各级政府对体育事业的灾后恢复重建都高度重视。灾后两 年来,体育设施的建设工程巨大,这为灾区人民提供便利的 体育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地震灾区亲民、便民、利民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 2.1构建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宏观策略灾区体育服务体 系的制订和完善要做到:服务个性化、活动组织化、体育卫 生结合化等。针对灾区不同的人群,服务要做到个性化,如 地震导致的残疾群体、伤失亲人的群体等,在引导他们参加 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要创出一些个性化的服务模式,真正做到 以人为本,服务灾区人民,让灾区的不同人群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减轻心理压力和治愈心灵创伤的目的。

2.2制订和完善灾区体育服务体系灾后重建时期,政府 部门在制订政策时,要考虑灾区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再开展 的问题,从长远出发,构建出有效的亲民、便民、利民的体 育服务体系,政府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灾后重建时 期人民生活的基本问题与体育活动开展的关系。(2)灾后重 建时期体育的功能作用对受灾不同人群的作用。(3)场馆设 施的修复和重建工程。(4)利用体育社团搞好构建灾区体育 服务体系的工作。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要抓好四 个环节:(1)抓好灾区体育场馆的修复和重建工作,让灾区人 民有锻炼身体的场所和条件;(2)灾区体育管理机构的重组。

群众体育需要强有力的领导组织,特别是在重灾区有些体育 管理人员不幸遇难,使得体育管理工作处于中断或者混乱状 态,因此,在灾区体育服务体育的构建中要进行补充相关专 业的管理人员;(3)健全灾区群众体育活动组织,重建社会体 育指导工作队伍和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网络,加强群众体育健 身工作的指导;(4)在地震灾区有计划、有组织、经常性的组 织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灾区人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在灾区 体育服务体系的制订和完善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展开,例如, 建立健身组织网络、举办全民健身周或者健身月活动、建设 健身路径或者健身广场、建设一批方便大众进行锻炼身体的 健身点、建立灾区体育活动指导队伍。让体育发挥出功能和 作用,让灾区的人民通过体育锻炼缓解心理压力。5•12地震灾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受到极大破坏, 特别是羌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受到重创,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 体育文化,构建少数民族的体育服务体系,让少数民族传统 体育文化得以传承,有利于少数民族大众体育的开展,同时 也保存了我国文化的多样性。根据2009年1月份我们到绵阳、 广元、雅安等重灾区实地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四 点:(1)灾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濒临灭绝,极需保 护;(2)灾区学校的体育场馆、大众健身娱乐场所等体育设施 大量被毁;(3)灾区人民的体育运动意识不足;(4)灾后重建 工作繁重,政府对灾区大众健身运动的组织缺乏。因此如何 抢救和保护灾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如何根据灾区民族分布 情况构建体育服务体系,是灾后重建面临的重要问题。[3] 2.4构建灾区农村人口的体育服务体系在全民健身相关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新农村建设和灾后重建的重合期,对 农村体育运动开展的问题进行调查,对灾区农民体育服务体 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力求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体育发展 的问题。对农村人口和残疾人弱势群体[4],在灾后重建 工作中非常重要。目前,四川新农村建设探索出6种发展模 式,其中就有灾后重建型。灾区特别是极重灾区,在充分尊 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统规统建、统规自建、原址联建 和开发重建等多种方式,解决受灾农户住房重建。同时高起 点规划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实现产业的重建和 振兴,并配套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5]在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于农村人口来讲,体育服 务对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新农村建 设过程中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加大投放,树立农村人 口的健身意识。

2.5构建灾区城镇居民体育服务体系构建城镇体育服务 体系和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相比,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 例如体育观念的不同、对体育认识的不同、体育习惯的不同 等,在灾后重建时期搞好农村与城镇的亲民、便民、利民体 育服务体系,需要对不同的人群进行调查研究,这对构建5 •12地震灾区亲民、便民、利民的体育服务体系有重要作用。

根据我们的调查访问,灾区城镇人口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大 于农村人口的需求。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意识的的差异。城镇人口对于健康的认识更加科学, 对于体育锻炼对人的影响了解的较多,而农村人口健身意识 淡薄。(2)城镇的体育人口比例大于农村体育人口比例,城 镇居民有较好的健身环境。在灾后重建中,体育场馆设施的 建设重点工程多在城镇,这为灾区城镇居民的体育锻炼创造 了条件。(3)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有着重大差异,不同的 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也不同。当然在灾区 城镇居民中构建体育服务体系需要提高,使体育服务体系落 实到街道、社区,并实现专人管理,专项资金到位。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