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银行计划 > 高考改革的前景分析:前景分析

高考改革的前景分析:前景分析

来源:银行计划 时间:2019-10-03 07:58:50 点击:

高考改革的前景分析

高考改革的前景分析 高考改革作为涉及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重要问题, 一直是社会注目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吸引社会人士参与讨 论最多的教育问题。争论双方在高考改革问题上的分歧为:
现实的、本质上为统一高考的模式到底对不对?是最公平合 理的还是貌似合理、而实际上很不合理的?高考制度改革的 目标应该是什么?是仍然坚持以社会机构(也称中介机构) 为主的模式,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进行逐步完善,还是应该对 现行的高考模式进行彻底否定,然后用高校完全自主招生的 模式来代替?由于社会在以上两个基础性问题上没有形成 共识,因而对现行高考的评价自然是仁智各见,褒贬不一。

那么,中国的高考到底应该怎么办?是可以缓慢行进吗?本 文拟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考改革共识缺乏是高考改革缓慢的主要原因 遗憾的是,高考主管部门过去却一直对困难采取绕着 走的态度,亦即先做容易做的事情,将难题留给后面。由于 对高考的前景缺乏信心,因而又出现了另外一种矛盾的现象, 亦即一方面,人们迫切地期望高考制度彻底改革,使普通教 育能够尽快地脱离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教育自由、活泼、美 好、纯洁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人们又害怕“乱改”,对 彻底改革高考制度的态度也不积极,致使一些人“对高考改 革应慎之又慎”的观点,在社会上很有市场。

另外,我们还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事物变化的规律是,一些在改革上难度大的活动,其在改革成功后对社会 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也大。高考制度改革也是这样,现在改革 的难度大是事实,但其改革后对教育的促进作用也无疑是非 常大的。因为高考作为连接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中枢环节, 其改革对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都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解 决了高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也就是解决了束缚普通教 育和高等教育进步的关键问题。

二、高考改革的目标是让高考回归其教育的本性 要改革高考制度,就得明确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亦即 要改成什么样子。事实上,我们这么多年的高考改革争论, 实际上就是在争论高考改革的目标。而要明确高考改革的目 标,就需要明确高考的性质,也就是要知道高考到底是一种 什么样的活动。亦即高考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性活动呢,还 是一种社会性活动?而我们之所以要进行这样的区分,则是 因为我们以往在高考改革问题上的分歧,主要是源自于对高 考本质认识的差异。由于在相当长时期以来,人们将高考这 一纯粹是为高等学校选拔学生的教育性活动,人为地演变成 了为国家选拔人才的社会性活动,使高考这一教育内部的事 情,变成了全社会的事情,导致了高考在组织、标准、结果、 影响等许多方面的变化,也使高考无法在完全的意义上遵循 教育规律。

人们这种对高考性质认识的根源,一方面是来自于传 统的科举制中的“通过考试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思想,另一方面是来自于现行的国家体制及社会观念。在前者,是因为 我们脱胎于两千年封建社会的“现代社会”,一直未完成真 正的制度和文化转型。长期维护和支撑封建社会的封建思想 和观念,也一直未被彻底地革新和改造,还依然在“新社会” 中发挥指导和影响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的高考, 虽然在形式上运用了许多现代的方法和技术,但在思想和精 神上却还是“读书做官”“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根本原因。

在后者,是因为在现实的国家体制及观念中,人们还是习惯 性地认为教育是属于国家的上层建筑的,是由经济基础决定 的。其中,作为“经济集中反映”的政治,是社会一切方面 的统帅,对社会所有方面都具有不容置疑的控制和决定权力。

在这样的观念及其逻辑中,教育不仅应该被政治所决定,而 且应该无条件地服从政治的领导和支配,并且还要积极地为 政治服务。这样,本来是与政治同属社会活动系统中重要要 素的教育以及本来是政治思想创造源泉、政治人才培养基地、 政治制度和文化“设计和制造”机构、对政治负有引领其实 现革新和超越责任、与政治存在作用与反作用关系的教育, 却变成了没有自己独立精神主旨和活动逻辑的、没有自己主 体意识的、只能秉承政治和经济意志活动的他主性活动,也 就是成了社会政治、经济的附属和工具。

在这种变化中,政治和经济将一些本来应该由自己承 担的职责和工作分解给教育,使教育承担了自己无须也无力 承担的、类似于保证和彰显社会公平责任的一些任务。而教育本质和职能的这种变化,则必然会影响到属于教育范畴的 高考的性质,使其由纯粹的教育性活动,转变为受全社会关 注的、“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承担了社会公平保障责任的 公共性活动。高考在本来意义上的“中学生升高校”的考试 性质,则被异化为全社会都关注、甚至都参与的“社会公平 展览及保卫”的重大活动。至此,高考的性质完全被扭曲了, 变成了一种叫人难以言说的怪物。而在这种扭曲的过程中, 不仅学生的青春和精力被浪费了,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被 窒息了,健全人格和自由个性被压抑了,而且学校的本质和 品格也被扭曲了,它们不再是因地制宜或因材施教地培育学 生的精神、品格、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引导他们会 工作,会学习,会劳动,会与人交往和合作,知道对社会、 对他人、对自己负责任的“神圣”的机构,而成了机械地满 足社会的各种需要,制造各种证书、资格、文凭的“教育公 司”,使不少学生成为不会劳动、不能自食其力、不能适应 社会环境的“书呆子”。教育也不再是社会的“道德灯塔”, 人们心中的“精神圣地”,而成为社会问题的发源地之一。

显而易见,在这种对高考性质的异化和扭曲中,包含 了对教育和高考的两重误识:其一,是对教育社会功能的误 识。因为社会上长期存在的“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 观念,是一种缺乏理论依据和经验逻辑的片面性认识,在理 论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一方面,大学生在任何时候可以说 (即使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77、78级大学生)都不完全等同于人才,对他们准确的判断只能是高考中的胜出者,他们要想 成为人才,还需要一个成长和磨练的过程。因为人才在本质 上是一个实践性概念,而不是一个理论性概念,在一般情况 下,人才是无法通过高考的方式来界定的,而是需要通过社 会实践的过程来证明。我们说大学生可能成为人才,或者说 大学生中即将成为人才的人数比例可能比较高,但不能笼统 地将大学生都说成是人才,并进而将中学生升入高校的考试 定义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活动。因为如果确定大学生为 人才,那大学生要是找不到工作,是否就意味着国家在浪费 人才呢?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是不应该只有一种人才 标准及选拔方式的。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精 细、越来越明确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行业自治和依法 办事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和进步的特 征。而由于各个行业的活动内容和水平不同,因而其对人才 的要求标准和条件也不同。比如:在生产低端产品的企业中, 掌握了一定专业技术的大学生、甚至技校学生就可能被认为 是人才;
而在一些高科技企业中,一般水平的博士可能都不 一定会被看成是人才。所以,从普遍性的意义上讲,社会应 该通行这样的道理:社会各领域应该有自己的人才标准及其 选拔方式,这是本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不能也无法代替的。

教育既无法代替他们的这方面工作,也没有责任来承担这份 工作。教育的职责是为社会培育人才,至于社会如何使用和 选拔这些人才,那完全是社会机构的事情。事实上,对于“大学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说法和逻 辑,不仅一些企业和社会人士并不认同,就是那些在高考中 “占尽风流”的高考状元们也不认同,他们中的许多人就认 为自己是被这种理论诱导而误入歧途,以至于毁了自己一生 的。而诉诸社会现实,亦可见这样的认识已经不仅仅是理论, 而已经成了社会中实实在在的行为。在许多企、事业单位的 人员招聘中,都已经摈弃了那种只看学历、不看素养和能力 的选人方式。他们在招聘人员时都开始注意以应聘者的文化 素养、精神气质、实际能力作为选人的主要标准,而应聘者 的教育背景则往往只是当作参考。可以说正因为有了这样的 变化,所以才有了北京大学毕业生卖糖葫芦的现象,才有了 有些大学生工资不如技校生,甚至农民工的现象,才有了有 些大学生连续多年无业在家的现象。而这种现象表明,“大 学招生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假象。

这样的认识显然不是一个高深的问题,而只是一个社 会的基本常识。然而,对于社会的这种基本常识,一些媒体 和高考主导者却熟视无睹,还在不断地重复“高考是为国家 选拔人才”的老调,并且用这样的观念和逻辑来主导高考活 动。那么,为什么包括媒体在内的一些人要不厌其烦地重复 这个论调呢?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这些媒体以及那些 指挥媒体活动的人的意识有问题,他们对于高考的观念可以 说太落后了。对于社会以及教育在新时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他们完全是“置之度外”的,没有任何感觉和反应。二是由于高考改革不易,因而维持现行高考体制就成为一些人必然 的态度,而要维护现行的高考制度,就只能在传统的思维和 话语模式中寻找理论依据,以至于不得不重复一些脱离社会 实际的“老话”。这种现象对教育的启示为:争取自己的自 主、独立地位和权利,按照自己的本质和宗旨来组织高考这 一隶属于教育范畴的教育性活动,是教育事业应该确定的方 向,也是教育应有的理性意识。所以,从教育应然的宗旨和 使命的角度讲,教育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而没有必要承 担那些自己无力完成的社会工作,比如:为社会其他领域甄 别人才、选拔人才的工作。这既是现代社会中各种组织之间 应有的认知和界线,也是成熟社会中主导教育的领导者们应 该具有的基本意识。

其二,教育在本来意义上是一项文化性事业,是以传 递文化、发展文化、保存文化、整理文化、培养人才为精神 主旨的活动。教育承担的是人的精神、意识、思想、价值观 方面的培育和促进使命,其活动关键是要符合教育的公理和 逻辑,体现自己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本性,而并不必然地以 追求社会公平为指归。与教育培养学生有道德、有教养、有 理想的健全人格职责相比,教育的其他任何职能都是次要的、 附属性的。若让教育直接承担社会公平保障的职责,无疑是 张冠李戴。因为教育只有在做好“自己”的时候,才能产生 其他的意义和功能。这种思考换句话说,就是教育活动的关 键是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教育的活动逻辑,而不是直接意义上的为社会服务或保障社会公平。因为在教育内涵的社会 责任和文化使命中,就已经包含了为社会公平、公正、文明 服务的内容,只是这种服务是带有教育特征的,是隐蔽和间 接的。另外,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讲,保障社会公平是政府及 其行政机构的直接责任,并不是教育的直接职能,教育的基 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文化和科学,引领社会道德和风气。

事实上,教育在完成自己职责的同时,就已经实现了它们为 社会服务的宗旨和使命。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教育要想成为竺可桢先生所说的 “海上灯塔”和“世俗教会”,从而引领社会的道德和风气, 自身就一定应该是道德的、文明的、先进的、正义的。教育 在品格和精神方面的水平一定要比社会中的所有领域都要 高,否则,就不会有引领社会的号召力和感召力,就无法实 现其引领社会道德和风气的宗旨和使命。而教育的这种品格 和素养,教育对社会的这种价值和意义,正是教育作为一种 社会要素在历史上、在社会中长期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和原因, 也是教育获得社会尊重和自主权利的资格和条件,是教育独 立自主活动的动力和自信心源泉。教育立足于自己活动对社 会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作用、意义、价值等,既是一种社会 性现象,也是一种历史性现象,是客观的,也是不以任何人 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对于这个规律的违背和抵制,并不能 改变其基本的趋向,人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而需要对上 述思想补充的是,教育在客观上是没有能力来保障社会公平的。教育若要参与保证社会公平的工作,就必然要依靠行政 机构的力量。而行政力量对教育活动的干预,则必然会削弱 教育的自主性,扭曲教育的原则和逻辑,使教育变成非教育。

这样的结果不仅使教育变得不健全,其所追求的公平也是病 态的、消极性的、表面性的。而我国高考性质其所以发生畸 变,就是由于社会行政权力普遍干预教育活动的结果。

三、造成高考改革难的主要原因是整体教育制度的 落后 由此可见高考改革难的真正原因:不是高考改革难, 而是教育的整体制度和社会的政治制度改革难。是国家在这 方面的迟缓,制约了高考制度的改革。因为假如教育的整体 制度改革了,比如:在高校中实行了大学校长的选举制(由 本校全体教师或教授委员会选举),由选举上台的校长们各 自主导本校的招生政策,那高校招生的方法还能像如今的招 生方式这样“整齐划一”吗?而在没有全国统一招生政策的 情况下,现行的中小学校中的应试教育方式还能够持续吗? 再比如,假如政治体制改革了,在省级以下地区实行了地方 自治制度,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政策或法律, 像美国的州那样各州为政,那应试教育的方式还能够持续 吗?答案可以说是肯定的,所以,所谓的高考改革难的原因, 其根子并不在高考主管部门,而在于社会的整体教育制度和 政治制度,在于支撑和指导这些制度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主旨。

如果这些改变了,高考制度自然就会改变。如果它们不改变,高考的改变就很难。即使在某一个时期或某一个方面改变了, 仍然很难长期维持,极可能会退回到由科举制精神主导的 “原地”,如同1977年的恢复高考制度的效果一样。另外, 在由绝对权力决定社会事务的机制下,高考制度的改革是需 要由卡理斯玛式的人物来主导的,而卡理斯玛式的人物来主 导高考制度改革则是需要机缘和条件的,这显然是作为高考 执行机构的教育主管部门难以决定的,也是社会大众难以预 测和把握的。

然而,高考问题的吊诡之处在于,社会可以以回避整 体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内在难题而搁置高考改革,但这样 的结果却将会导致教育的问题不断累积,对教育伤害的程度 会越来越严重。对高考改革的迟滞或拖延,不仅会使普通教 育和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受到影响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公 信力受到削弱;
而且也可能使教育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成 为导致社会动荡的原因之一,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损失。所以, 从保持社会稳定及促进教育发展的角度讲,既然高考制度早 晚都得改,那晚改不如早改;
技术性的改不如根本性的改;

权宜性的改不如彻底性的改。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高考 改革必须得到整体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支持。而高考改革 在没有得到整体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支持的情况下,显然是 无法改革或不能进行彻底改革的。另外,相对于没有明确目 标的权宜性改革而言,不改自然比“乱改”好,这也就是为 什么社会上一方面对高考改革的呼声很高,一方面又对渐进改革观点给予充分理解的原因。这表明人们对高考改革迟滞 的容忍,并非是基于对渐进改革主张的赞同,而是害怕乱改, 使教育的状态更差。这种现象也从另一方面折射出,教育行 政部门多年来在高考问题上的表现,使社会对由其主导的高 考改革前景信心不足,缺乏应有的信任。正基于此,才有学 者提出高考制度改革应该由全国人大委托的专业性机构来 组织和主导。

纵观教育发展历史,可见教育的传递文化、发展文化、 保存文化、整理文化职责的担承,是来自于教育对自己文化 使命、社会责任的自觉体认,这既是教育对人类社会的价值 和意义所在,也是教育在人类历史中能够长期存在和延续的 逻辑理由。事实上,无论是现实社会的活动规律,还是人类 社会的历史经验,都证明教育不应该是一项完全以政治意志 为转移的他主性活动,而应该是有自己独立本质和宗旨、独 立意志和逻辑、独立责任和使命的自主性活动。教育与政治 的关系,既应该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也应该是相互信任和 尊重的。二者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功能,既不能相互代替和包 办,也不能相互对抗和背离。其中,教育的发展和进步需要 社会政治的宽容、尊重、保护和支持,没有政治理解和支持 的教育,其发展和进步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样,政治的进步 和稳定也需要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没有教育为政治提供思想、 人才方面的资源,政治的发展和稳定也是不可能的。所以, 好的教育和政治无疑是相互信任和支持的,而不是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包办代替或限制、控制,因为在对方活力被限制 的时候,也是自己的活动机制不正常的时候。试看人类社会 发展的历史,当一个国家政治落后的时候,其教育必然不景 气,必然问题丛生。而当一个国家教育处于落后地位的时候, 其政治也必然不文明、不先进。而就具体的教育内容与政治 内容的比较而言,则可见教育在许多时候还是优越于政治的。

教育的本质和观念相对于政治的本质和观念而言,更具有普 遍性和永久性。比如:孔子、孟子、庄子的教育观念至今仍 然具有生命力,为世人继承和运用。而与其同时期的政治观 念,有多少能被人们提及或赞同呢?而这种现象足以提示人 们:敬畏教育,尊重教育,让教育成为教育,是国家应有的 理性意识。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