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培训计划 > 关于坚持的故事精选_坚持故事

关于坚持的故事精选_坚持故事

来源:培训计划 时间:2019-08-16 08:36:47 点击:

关于坚持的故事精选

关于坚持的故事精选 关于坚持的故事精选篇一:史上找工作时间最久的人 1979年,16岁的伊万斯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一名大一学生,并在学 生会担任职务。正当他憧憬美好未来时,却感到脑子阵阵刺疼,开始以为是休息 不好,也就没当回事,后来终于有一天晕倒在课堂上。经医生诊断,他脑部长了 一个鸡蛋大小的瘤子,需要立即手术。手术痊愈后,他重新返回学校。

差一年就要毕业时,一次上体育课,伊万斯在没有任何前兆下,猛然 重重摔倒在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医生说,他患了癫痫症,是手术后遗症。

伊万斯的癫痫症时好时犯,已不能正常学习,只好于1981年辍学。

他先在当地一家钢厂找了份统计工作,干了不到两年,钢厂便于1983 年破产关门,他便失去了工作。这年,伊万斯刚满20岁。

按照英国有关规定,像伊万斯这样的病患者,完全可以靠政府提供的 福利过日子,但他不甘心就这样浑浑噩噩打发时光,发誓绝不虚度余生,一定要 再找份工作做。

伊万斯万万不会想到,从此他踏上了一条漫漫寻职路。

他先找了几个驾驶员的职位,人家一听他患有癫痫病,都予以婉拒。

他调整了思路,不再去找驾驭机器设备的相关工作,把目光瞄准了相对轻松的岗 位。然而,一次次简历投出后,等到的总是失望。好多朋友劝他,以后投简历时, 不要再提自己患有癫痫病,否则很难如愿。但他说:“如果我隐瞒了病症,即使 暂时找到一份工作,我也心感不安,做人应该诚实。我想,只要坚持,总有一份 工作适合我。” 其间,伊万斯先后申请了包括教学、会计、文秘等工作,都以失败告 终。他不灰心,依然四处奔波。

为适应新形势,他边求职边充电,究竟上了多少个培训班,拿下了多 少个证书,他已经记不清,而面对的仍是屡屡碰壁。

他虽然有时会感到精疲力竭,也曾打过退堂鼓,但一想到自己的誓言,又重整旗鼓披挂上阵了。

转眼20年过去了,伊万斯已由当年的毛头小伙进入了不惑之年。然而, 不仅工作依然没有着落,也耽误了找女朋友。熟悉的人和他开玩笑:“你现在可 以什么都不做,就专给那些年轻的求职者做引导员,每次收取他们一定的费用, 就能发大财,说不定还会遇上意中人呢。” 每听到这样的玩笑话,伊万斯总会坦然一笑,继续自己的事。他始终 相信,只要坚持,愿望总有一天会实现。

他找到当时给他做脑瘤手术的那家医院,一边在那里担任志愿者,一 边继续从报刊上寻找招聘信息。医生和护士都被他的执著所感动,纷纷为他提供 有关信息,更使他增加了信心。

又是6年过去了,刚进入2010年6月份,伊万斯在投了360多份简历后, 终于得到一家养老院的回复,同意招聘他担任一名看护助理,并于当月21日走马 上任。

此时,伊万斯已经46岁,找工作的时间更是长达27年,成为英国历史 上找工作时间最长的人。

问起伊万斯此刻的心情,他感触颇深:“当这家养老院告诉我,我已 经得到看护助理的工作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请求他们再说一遍,放 下电话时我依然半信半疑。我虽然经历了许多挫折,但我从未停止尝试。我知道, 坐下来靠吃福利过日子很容易,但我不希望虚度余生。我相信,只要不断地找, 不管多少年,有朝一日我一定能找到一份工作。现在终于有了回报,这不仅提高 了我的信心,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既然认准了一件事,就勇于坚持做下去, 最后的赢家肯定就是你!” 关于坚持的故事精选篇二: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生操劳的母亲,从没有走出过塔河这个偏远的村庄,在行至人生的 终点时,她渐渐燃起一个愿望,那就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儿子王一民展开 的地图上,母亲用瘦弱的手指画了一条斜线,从塔河到拉萨。王一民不明白母亲 为何选择这样遥远的地方,但母亲迫切而强烈的心愿、充满渴望的目光,激励着王一民出发了。

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塔河,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 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考 虑到母亲身体不支,王一民打算返回家乡,以使母亲“落叶归根”。

两年多里,寒冬酷暑,冰雪暴雨,还有母亲“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 剔,种种路况和心绪,王一民都挺了过来,而且他为自己能和母亲在一起走这么 多路感到无比荣幸。

一路上,王一民的行动也引来记者的访问、电视台的镜头、陌生人的 好奇,面对这些始料不及的关注,王一民也会觉得慌张、惊恐。但他收获更多的, 是无数好心人的及时收留和援助。“世上的人把母亲和我的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 好的同行’,也有人称之为‘夕阳中的微笑’。”当王一民带着母亲返回家乡时,受 到了家乡人的高度赞扬。

回家后,母亲以102岁的高龄离开人世,遗言是:希望骨灰能撒到西 藏去。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伤心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 多月的时间,三轮车换成有发动机的“大车”,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 地上。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往返路程都加在一起,大约有10万里。

“人们把我抬到高高的位置上,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不能尽孝是理所 当然的。”但反复测量走过的路,回想路上的种种,王一民也觉得,“我们的旅行 几乎是个奇迹”。

王一民说,我之所以能忍受所有的痛苦,是因为我必须遵守与母亲的 约定,这是我能献给母亲的最后的爱心。

他的事迹越过国境,传到了韩国。韩国作家俞贤民先生在中国考察期 间,经过百般周折,最后见到了王一民,二人相谈甚欢,于是有了一本真实的书:
《我要陪你去西藏——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关于坚持的故事精选篇三:走在命运的左岸 外边风卷雪花,刮得正紧。他坐的这辆车像一个哮喘病人,每走一段 都要喘息半天。虽然他在心里不断地默念祈祷着,希望能够坚持到终点站,但车 还是在一处荒凉的地方抛锚了。他跳下车,狠狠地骂了自己一句:倒霉蛋。是的,他越来越发现自己 是个倒霉蛋,因为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厄运他都赶得上。譬如,已经失业几个月的 他,今天要参加一家公司的面试,本来机会很难得,不能错过,可是他偏偏乘上 了这样一辆破车。

大多数乘客都徒步往下一个站点赶,他也一样。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 走在他前面,并且还颇有兴致,一边走一边哼着歌。

“大哥,你不觉得我们很倒霉吗”他凑上前去和男人搭讪。“不,很久 没在这样的雪地里走路了,抛锚的车给了我一个机会。”男人依旧兴致盎然。就 这样,他俩一路攀谈,他了解到男人的一些往事:碰到过许多赏识的人,也得到 过不少陌生人的帮助和爱。谈到后来,他甚至有些嫉妒这个幸运的男人了。

终于走到了下一个小镇。临别,男人送他一张名片。他才知男人是作 家,名片上印着:命运是一条河,左岸是幸运,右岸是厄运,我始终走在命运的 左岸。

怀着对这位作家浓厚的兴趣,回去后,他上网搜索了男人的名字。果 然名字后边是一大串作品,然而首先吸引他的是男人的简介:3岁丧父,10岁辍 学,卖过冰棍,做过民工,遭遇过车祸……天哪,他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了,男人竟然是一个厄运连连的人。

他猛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个世界上,有着这样一种人,在他 们心灵的天幕上,痛苦和磨难已经被大风吹尽,而蒙受的恩泽和爱,像星星一样 在记忆里熠熠生辉。他们乐观昂扬,从不抱怨。生活中,即便只得到一枝绿色, 也怀着对整个春天的感恩。

那天,他在案头上郑重写下这样一句话:幸运决定于一个人的生活态 度,只要不苛责生活,时常怀着感恩之心,谁都能让自己始终走在命运的左岸。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