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个人计划 > 【电视时政新闻改革思考】时政新闻

【电视时政新闻改革思考】时政新闻

来源:个人计划 时间:2019-11-21 08:48:27 点击:

电视时政新闻改革思考

电视时政新闻改革思考 根据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 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在 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要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 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水平,树立新闻战线良好形 象。时政新闻作为电视新闻节目中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就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报道国计民生的重要职责,特别是作为地市电视台新闻节目而言,时 政新闻是地方电视台的立台根本,其内容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与群众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其时效性、政治性、导向性、政策性的特点,都使其成为社会密切 关注的对象,成为政府形象、舆论导向的风向标。近年来,伴随着群众理解水平、 法制意识和政治敏感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百姓逐步改变了对时政新闻的看 法,普遍希望时政新闻不仅只关注政策、政府的变化和动向,而且更应该更多地 关注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和想法,这也使得时政新闻改革迫在眉睫。尤其 是在当前新闻战线正在进行的"走、转、改"的活动中,时政新闻必须摆脱以往模 式的桎梏,适应多方面的需求,真正满足观众的需求,满足群众的呼声。

1.时政新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意见》中明确指出新闻工作要更好地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 这也成为此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目的。时政新闻作为一种反映党 和政府重大活动的新闻报道方式,应该是与每一个普通大众密切相关的,也应当 受到普通大众的关注,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大多数时政新闻成为了领导的工作日志、 政府会议的布告栏,而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这也使得大众对时政新闻始 终热情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报道角度单一,居高和寡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和时政新闻政治性、严谨性等特 点的制约,电视时政新闻往往将角度更多的放在的领导身上、放在了会议上,造 成公式化、模块化的弊端。大量会议报道、领导活动报道充斥着电视画面,新闻 中往往将角度更多的放在了领导活动和会议内容本身,新闻要素的基本内容是面 面俱到,但是唯一缺少的是对活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给予的关注不够,尤其对于 地方电视台而言,往往照搬央视、省台的新闻报道模式,始终把报道角度定为在 仰视上,高高在上、忽视普通群众的需求,也造成大众对时政新闻的关注不高, 无法通过新闻理解领导活动、各类会议、政策法规的实际的意义,从而形成目前时政新闻脱离基层群众生活、曲高和寡的问题。

1.2 报道模式僵化,墨守成规 以会议报道画面为例,往往是从会议标题开始,尔后是与会领导的逐 一显示,接下来是会场全景或中景或是对会场不同角度的扫描,最后再次显示领 导形象。这一模式单调枯燥,长期以来形成的模式似乎让每一个新闻人都不敢越 雷池一步,而观众们则食之无味,把新闻变成了单调"相亲会"。而这种模式是不 是适应所有会议、是不是能够达到宣传会议精神、是不是能够吸引电视机前的观 众则无人关注。从记者到编导似乎都把所有的会议报道放在了同一个框架内,虽 然操作快捷、使用方便,但这种形式主义的模式恰恰是此次"走转改"活动所要解 决的问题。

1.3报道内容呆板,毫无生机 刘云山同志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视频动员 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深入实践才能富有生活气息, 扎根群众才能产生真情实感,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才会有清新朴 实的文风、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对于时政新闻而言,其内容与百姓关系密切, 应当更具生机和活力,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报道的内容过于呆板,将会议与领导 放在突出的、唯一的地位中,忽视百姓的需要,造成报道的内容不能被广大群众 所接受也就不足为奇了。

1.4报道语言干瘪,死板硬套 刘云山指出,群众是语言大师,老百姓的话最生动、最有生活气息。

只有了解掌握群众语言,善于运用群众语言,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为群众所喜爱、 所接受。时政新闻由于自身的特点,似乎一直以来让人觉得,其报道方式应当不 能参加任何情绪,语言文字应当准确无误,不能沾染半分人见烟火,不然就无法 显现时政新闻的严肃性,以至于导致报道文字、语言生硬、刻板、干瘪,距离大 众生活很远,有时甚至带有一丝居高临下的口气,也导致了时政新闻不为百姓所 喜爱。

1.5新闻解读浅薄,浮于表面 时政新闻,其内容大多与基层百姓息息相关,但这种关联不是简单的 停留在文件上、领导讲话上,普通百姓大多也不能从文件上、讲话中领悟到其实质的内容。因此,就需要有人帮助百姓们透过文件、讲话的表面看到其内在的具 体内容。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报道仅仅满足于就事论事,或是仅是对文件、讲 话照搬照抄、照本宣科,或是进行了解读,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无法准确、有 效地对文件进行解读,虽然听起来辞藻华丽,朗朗上口,却言之无物,难以帮助 百姓看到报道的重点。

2.改革时政新闻的意见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 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 带,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更应当积极践行党的群 众路线。特别对于时政新闻来讲,其面对的群体是群众,与新闻内容关系最密切 的也是群众。因此,时政新闻改革必须围绕群众路线进行,才能切实将"走转改" 活动落到实处。

2.1迈开步子,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 走基层,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田 间地头,切实与不同百姓进行沟通,了解百姓疾苦,知道百姓所急所需。时政新 闻的内容与百姓密切相关,但由于新闻工作者不知百姓所需,往往对新闻不加筛 选、加工,采取一锅烩、一刀切的策略,在报道时想当然的确定报道重点,而对 这些重点是否是百姓关心的重点毫不关心。俗话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 在草野。时政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办公室中走出来,迈开步子到基层群众当中,切 实了解群众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在进行报道时准确把握新闻的焦点,提高新闻的 针对性和吸引力。

2.2扑下身子,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 改文风,就是要克服以往八股文的刻板模式,自觉做到不媚俗,力求 言之有物、简洁明快,如清风拂面。毛泽东同志在讲到报刊宣传的策略和艺术时 也指出,新闻报道要有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文风。而要到达这一效果,新闻工作 者自身的素质就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了。每个新闻人都要树立本领恐慌的新闻论文 发表思想,将活到老学到老落实到实处,特别是时政新闻工作者,每天面临的都 是新的情况,新的内容,如果一味的照搬照抄,墨守成规,是难以满足实际工作 的需要的。工作者要切实扑下身子,在工作之余,能够在板凳上坐得住,对书本 能看得下,只有这样才能敏锐的把握时政新闻的重点,才有能力改变时政新闻传统的干瘪、僵硬的表达方式,将新闻活生生的传达给观众,而不是仅仅成为一个 录音机、传话筒。

2.3变换手法,树立时政新闻新的形象 变换手法,就是对时政新闻的报道模式做一改变,打破固定模式的桎 梏。电视台要积极与所在地的党委和政府进行积极有效沟通,力争得到领导的支 持和认同,从而为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会议报道为例,这是时政新闻的一个 重要内容,传统的报道方式往往将不少时间用在了介绍会议主持人、与会人员、 发言者等等方面,这一固定程式的报道方式,虽然在格局是较为严谨,但对会议 核心内容关注的不够突出,枝枝蔓蔓太多,影响了新闻自身的效果。在镜头的选 取上,可以摆脱片面突出会议场面的情况,加大会议背景图片、视频的选取力度, 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生动性,使会议的宗旨能够更为形象的表达出来。

2.4转换视角,从百姓角度看时政新闻 刘云山同志指出,新闻要精心策划选题视角,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全面反映人民群众投身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伟大实践和生动创造,反映党和 政府的政策措施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实际变化,反映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 果的美好生活,展示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对于保山市而言,其位于云南省西部, 外与缅甸山水相依,内与大理、怒江等4州市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辖1区 4县,总人口近250万人,有世居少数民族13个,占总人口的10%,同时也有着不 少华侨、侨眷、归侨,是云南省第一大侨乡、中国著名侨乡。人口分布散、人口 结构复杂。因此,时政新闻的报道更要采取多角度的方式,让每个群体都能够在 新闻中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方式,站在百姓的立场,用 百姓的角度和心态去看待时政新闻;抓住百姓关注的话题,真正实现转作风、改 文风的要求。

2.5转变观念,深入解读时政新闻内涵 时政新闻的解读是提高新闻宣传力度、满足普通百姓需要的重要方式。

要注重转变思维方式,真正把百姓的需要放在解读的重要位置。一方面,要采用 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时政新闻进行解读。时政新闻中的政策既然是给受众看的,就 应该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否则不仅会造成政策解读障碍,也会使政策效率"打 折扣"。克服以往对照文件认真宣讲的模式,用生活化的语言让百姓了解政府政 策的目的、意见、方法等等,提高文件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要提高时政新闻解读的深度。从单纯的对文件、政策的解答上转变为对文件、政策出台的原因、 背景,对文件施行后对百姓的影响以及百姓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准确把握、科学 使用上,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能够从思想上提高对党和政府相关政策的认同感, 从而为政策的执行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