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德育 >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阶段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阶段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来源:德育 时间:2019-11-18 08:30:49 点击: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阶段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阶段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如何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做到党组织的有效渗透,如何加 强和改进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管理,使他们离校不离组织,在实习期间能够及 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 作用,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中在改革职业教育人 才培养模式章节进一步提出“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 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因此探索和建立工 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已成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基本方 向,。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在这种培 养模式下, 高职学生将至少有半年甚至一年时间到企业单位顶岗实习。因此, 实施“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党员管理面临新的问题。

一、工学结合人才模式下,加强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将近有一年的时间在企业实习,履行着 “学生+员工”的双重职责,其中学生党员虽然已离开学校进入各实习岗位,但他 们的组织关系仍然在学校,仍然是学生党员的一部分,必须接受组织的教育管理。

另一方面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端正,党员意识淡薄, 利己主义色彩浓厚,入党前后判若两人。同时学生党员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有待 进一步提高。

政治修养是否合格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已符合党员条件的首要标准。目前, 我国社会政治健康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当今的学生党员没有经历过各种各 样的政治斗争,因而不大注重政治修养的提高,造成有些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淡薄、 政治观念淡化。面对新世纪复杂微妙的国际环境对一些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对待, 导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模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不牢等问题。

因此加强实习期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当前各基层党支部面临 的主要问题,是基层党支部做好党建工作的关键。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校外学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党支部工作难以开展,党员教育管理难落实。一是时空问题限制了学校党支部管理职能的实施。高职学制本身就短,同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 求学生有大量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而且岗位分布较散,校内学生党支部开展组 织生活与学习活动较困难。二是学生党员的双重身份使企业党支部参与管理的积 极性不高。

2.党员的考察和转正难以正常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 主体也从由学校教师担任转变为教师和企业实习指导教师交替担任,呈现多元化。

这些变化一方面使得原有的团组织推优、党支部培养、党总支把关的三级体系无 法适应,另一方面,组织对学生的考察与了解会失真,降低了学生党员的发展质 量。

3.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顶岗实习后,学生党员的首要 身份是企业员工,部分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适应企业环境和锻炼岗位能力上,放 松了政治学习,党员的归属感淡化,责任感和自豪感衰退,因此学生党员的先锋 模范作用很难得到发挥。

三、加强实习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1.构建三位一体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2.第一,自我教育是核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增强自我净化、 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因此,要加强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意识, 经历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反馈、自我控制、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等不断循 环的教育过程,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个体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学、自我修养、 自我鉴定、思想小结、自我批评等形式,提高思想觉悟, 正确认识自我。

3.第二,学校教育是主导。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 创新和深刻变革,它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对高职 院校来说, 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生产条件和职业氛 围,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 把教育培养的课堂扩展到生产现 场。

第三,企业和社会教育是主体。因直接面向全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 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 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社会教育不仅面对学校,面对青少年,更面对 社会的成人劳动者,这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满足成年人继续学习的要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政治、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安定与进步。

2.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党员教育管理。一是为了加强和改进实习学生党员 的管理,确保党组织与实习学生党员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党员在为期将近一年的 毕业实习中能够及时向组织汇报思想、参加党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接受组织的 教育管理监督,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在学生党员实习之前,党总支对准备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进行专题培 训,一是讲解实习期间组织生活的相关规定及要求;二是完成党小组的划分,并 推选出党小组长;三是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充分做好圆满完成实习工作的思想准备, 以辛勤劳动为荣,通过顶岗实习进一步锻炼意志品质,心灵得到进一步净化,思 想得到进一步熏陶,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觉悟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实习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总之,在实习期间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不仅是党实现所肩负的伟大 历史使命的需要,改善党员队伍的分布和构成的需要,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 聚力、战斗力的需要,学生党员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 其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只有积极探索有效的实习学生党员管理体制,探索实习学 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新措施、大胆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使校企合 作过程中学生党建工作不中断,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开创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实践。

作者:刘伟 来源:人间 2015年35期 高校毕业生管理要求高校在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中,要考虑学生生命发展 的非连续这一重要因素,我们必须先解读生命发展非连续性和高校毕业生教育管 理两个重要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透视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的高校毕业生教 育管理中面临的困境,通过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实现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的新 构建,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的合理化。

近十多年来,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多。对毕业生的教育管 理对毕业生的素质修养、行为举动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 就业前景,还关系到高校今后的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在个体 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视域下,研究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现实意义。一、对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的初步认识 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是哲学的重要命题,黑格尔曾说:“连续性就是单 纯的,与自身同一的自身关系,这种关系不以界限和排除而中断。”①与连续性 对应存在的是非连续性,非连续性“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和突变性” ②。生命的连续性是生命发展的普遍现象,但在生命的可连续发展中,存在着生 命的非连续性的可能。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在生命发展连续 性过程中,在受到不可控制的外来因素刺激和自身内部矛盾的共同影响下,生命 的连续性被打破,以致在生命中的某些时段出现非连续性发展的状况。生命发展 非连续性和生命发展连续性并不对立,相反,二者是统一的整体。具体来说,首 先表现为生命发展非连续性和生命发展连续性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 存在为前提,双方都蕴含着彼此;其次表现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事物随时都有可 能发生转化,就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多可以转为少、少可以转换为多。

谈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就不得不提非连续性教育。“非连续性教育是 指通过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危机而进行的教育。”③总的来说,教育是按 照生命发展的顺序连续进行的,但是人的生命发展总是无法避免地充满着偶然性 和不确定性,造成人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虽然非连续性是暂时的,但是会对人 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必须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博尔诺夫是非连续性教育的创始人,他认为生命的非连续性必然要求 有相应的非连续性教育,因为连续性教育“基本上揭示了教育过程的本质。但仅 此还不够全面,还需要作一处重要修正”④。所以他指出“在人类生命过程中非连 续性成分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同时,由此必然产生与此相应的教育非连续性形式” ⑤。

随着生命发展的非连续现象的增多,国内关于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教 育的研究逐渐丰富,但总体来说,关于生命发展非连续性教育的研究还很少,在 日常宣传中也很少涉及非连续性教育,当前中国高校对毕业生的生命发展非连续 性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的困境 (一)毕业生思想活跃,易出现极端行为 毕业生处在毕业的特殊时期,思想异常活跃,非理性思维强烈,进入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阶段。思想变化导致行为不可预测,难以管束,本来就困难 重重的毕业生教育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同时,大部分毕业生心智尚未成熟,往往 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变故或者没有预料到的困难,他们容易采取极端行为,出现 事故,这使得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变得十分复杂。

(二)毕业生自我意识觉醒,思想矛盾 个体生命的非连续性加速了毕业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开始重视自己的 价值,在就业时希望能掌握选择工作的主动权,想自由择业,而不是让工作选择 自己,被动就业,但毕业生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不一定能选择到满意的工作;毕业 生怀着满腔的抱负,希望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但是在选择工作时却有很多顾忌, 对待遇和工作条件等抱有很高的期望;期盼在工作中有竞争,但又害怕竞争。虽 然毕业生有追求、有理想,这是值得肯定、值得鼓励的,但是大部分毕业生还是 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考虑,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定位,这也是造成毕业 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学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是成功的,因为 学校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让学生具备了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毕业生 在就业时表现出的功利性心理又表明学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是失败的,毕业生 并未形成科学的就业观。这种矛盾的局面就让学校开始思考究竟要不要改变当前 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如果要改变,又该如何改,改到什么程度 (三)毕业生行为松散,无视学校纪律 高校毕业生即将毕业,找工作、考研、撰写毕业论文等都需要大量自 由支配的时间,但他们又尚未真正毕业,还是在校学生,所以学校把毕业学年的 课程数量安排得比之前的学年少,以减轻毕业生的课程压力。没有课程的牵绊, 课余时间增多,部分毕业生又存在自制力欠缺,缺乏学习主动性、对自身要求低 等问题,这就导致学生上课不认真,缺勤率高,即便去上课也只是为了应付,修 得学分,以使自己能顺利毕业。这样一来,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就被打乱了,教 学效果当然会变差。另外,部分学生认为自己马上就要毕业了,所以开始无视校 纪校规,不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不参加学校和班级活动。此外,学生在毕业之前 一直都生活在环境单纯的校园里,他们对未知的未来不知所措,甚至畏惧,即便 参加了相关的就业活动,也无法认清自己,无法给自己的未来设定目标,这就需 要学校对这类毕业生的教育管理下更多的功夫。三、个体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困境的原因 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1.就业难,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效应。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 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70%,虽然每年都会有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出现,国家就业政 策也向毕业生倾斜,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毕业生更大的自主择业权,但社会在发展, 岗位要求在提高,毕业生仍然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就业难问题依旧凸显。社 会在发展的同时也助长了一些就业不良风气,加剧了就业的难度。

2.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我国也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社会正面临着转 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生产和需求的变化剧烈, 部分传统产业遭遇寒冬,面临危机,对人才的需求有限,这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 难的重要因素。就业难是造成毕业生出现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的原因之一,毕业生 长期生活在校园中,很少经历挫折,但就业问题让他们突然承受沉重的压力,最 后导致毕业生出现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的状况。

3.虽然目前我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多元文化的不断入侵,社会上存在越来越多不和谐、 不稳定因素,公共安全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这些都让毕 业生的生命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另外,在信息时代中,网络上传播着各种暴力、 色情读物和游戏,这极易让人在精神上产生扭曲,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事情也时 有发生。这些现象都会对涉世未深的毕业生产生负面影响,随时可能会造成生命 发展非连续性发展。

(二)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失范 1.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对前来校园招揽人才的用人单位敞 开怀抱,不仅组织专场招聘会,而且有些高校甚至在正常的教学时间里组织校园 招聘活动,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另外,部分毕业生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 往往会去参加校外的各类招聘,长期不在学校,这使得高校的毕业生教育管理工 作难以展开。

2.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的毕业生往往签约较早,离正式毕业还有一段 较长的时间,这部分已签约但又尚未毕业的学生就有了很多空闲时间,加上部分高校管理者认为学生签约就意味着完成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甚至对这类学生放 任不管,这就导致学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出现了真空。据统计,绝大多数学生 在毕业学年中,都有请假、缺课的情况,超过80%的学生请假天数超过一周,学 校对此很少追究。

3.高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还存在只重形式、内容空洞陈旧、缺乏新 意、执行不力、缺乏长期规划等问题。

四、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合理进行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 (一)对毕业生开展生命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毕业生正确认识生命,使其能够坦然地 面对生命中的遭遇,重视生命的价值,最终让毕业生“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必然和 偶然,理解和善待生命,培养生命个体执著于生活的勇气,发掘生命的意义并珍 惜生命”⑥。

1.对毕业生实施生命教育时,需时刻关注毕业生的生命世界,监测毕 业生的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现象,一旦出现危险征兆,就马上进行必要的干预,展 开生命教育,化危机为机遇。

2.对毕业生实施生命教育时,需引导毕业生树立生命意识,使毕业生 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维护生命的尊严,因为每个生命都是平等和值得赞美的存 在;还可通过实践活动使毕业生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可被 经验,而只可被践行”⑦。只有这样毕业生才能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真正价值, 进而珍惜生命,发现自己,最终实现自我。

3.对毕业生实施生命教育时,需教育毕业生直面生命中的失败和困难, 也就是要引导毕业生敢于面对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让他们认识到人生不可能总 是一帆风顺,总会无法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遭遇一些失败,面临各种挫折,面 对生命中的种种不顺,只有迎难而上,战胜困难,才会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4.对毕业生实施生命教育时,需教育毕业生尊重生命个性,每个生命 都是具体存在的,有着不同的特性,不同个体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要承认差异 的存在。接受了生命教育的毕业生,能够在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发展出现非连续性 后,及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同时,展开生命教育还可以减轻高校毕业生教育 管理工作的压力。(二)优化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方式 1.规范对毕业生的日常教育管理。虽然毕业生即将毕业,但并没有完 全脱离校园,他们首要的身份仍然是学生,学校必须对他们负责。因此,学校要 建立健全的教育管理制度,约束毕业生的日常行为,将严格的教育管理和实实在 在的解决问题相结合。在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必须放下姿态,平等地看待学生, 同时强化服务意识,注重与毕业生的交流工作。

2.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主要从形势和政策两方面展开。形势教育主 要是指教育毕业生认清楚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毕业生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 定位,让毕业生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摒弃 找工作只找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铁饭碗”的观念,将目光投向广大的民营 企业,寻求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另外还要认识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 越高,毕业生对岗位和薪水要有合适的期望,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以确保 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不至于毕业就失业。

政策的教育主要是让毕业生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高校要为毕业生组织 专门的宣讲会,向毕业生详细解读国家的各项政策,如“双向选择”“选调生”“村 官”“西部计划”等一系列和毕业生就业密切相关的、能扩大就业面的政策,还要 让毕业生有明确的目标,了解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 务。

3.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学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可以以制定职业生涯规 划为切入点。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大学生从入学之日起就应在学校 相关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现实状况、社会大环境等因素,合 理规划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和人生发展方向,并且要充分利用时间,努力学习, 实现全面发展,最后才能获得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

学校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学校能为毕业生 提供必要的就业信息和相关服务,毕业生能获得有效、真实的信息,才能避免走 弯路。高校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时,还可以对毕业生进行入职培训。由于每 年都有大批学生毕业,学校每年都在做相关的就业信息统计,学校比较了解用人 单位的用人需求,因此,学校完全有能力对毕业生进行入职培训,提升毕业生的 就业竞争力,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毕业生的核心任务是就业,引发毕业生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的重要因素 也是就业,所以高校在思考毕业生教育管理对策时,主要应围绕生命教育和就业 指导来展开,毕业生不仅可以通过这些途径顺利就业,而且其生命发展非连续性 所带来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作者简介]罗光晔(1978- ),男,湖南隆回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 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