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党支部 > 什么是经济法【经济法价值论】

什么是经济法【经济法价值论】

来源:党支部 时间:2019-11-28 07:50:31 点击:

经济法价值论

经济法价值论 一、经济法价值诸说 关于经济法的价值追求经济法学界目前有三种观点:一是效率说,此 说认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就是实现对社会经济运行总体利益和效益的保护;二是 公平兼效率说,此说认为经济法追逐的目标是社会公正,它反映经济法着眼于社 会整体调节机制,其主要任务是清除妨碍实现经济主体经济民主的障碍,它反映 的不是单个经济主体的利益,而是全社会的利益,即实现社会利益的均7衡社会 公正是经济法追求的经济民主目标,效率是经济法追求的另一目标经济法律的制 定与实施,必须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三是公平说,此说认为经济法应以社会 公平作为其主导性价值社会公平应包括竞争公平、分配公平以及根据不同经济主 体具体情况对权利义务作体现差别原则的分配。

上述观点在强调效益(或效率)时并不排斥公平,强调公平时并没有忽 视效益,从他们各自所强调的重点来看,都有其合理之处但从总体上考察,笔者 认为他们有以下不足:第一,他们把公平与效益都作为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只是 主次不同而己这样就会使人们对经济法产生模糊认识,以为经济法是调整社会经 济的万能之法。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公平与效益相争的血泪史如果经济法 将二者都作为自身的价值目标,经济法就难以成为“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 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二者只能选其一;第二,他们把公平与效益放在 同一层次或范围加以论述由此可推论出市场经济的追求目标就是经济法的价值 所在,这样就把法和经济两个不同领域且本质上有重大区别的学科价值相混淆;
第三,他们谈公平时避开效益,谈效益时避开公平,或者把公平与效益作为经济 法的价值时,没能彻底说明公平与效益的关系以及所处的地位,一般只是笼统地 概括。因此,笔者拟在以上观点的基础上作些肤浅的探讨。

二、追求公平价值的经济法 笔者认为,公平是经济法的真正价值所在,效益是经济法追求公平价 值的客观结果。也就是说,经济法是以公平的调整手段引导、促进规范,保障市 场经济良性运行,从而产生高效益,市场经济的高效益是经济法公平地调整市场 经济良性运行的结果。没有公平就无效益而言,有效益但不一定公平。“公平与 效益既统一又矛盾对立性表现在:1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益是通过自由竞争来实 现的,有效益不一定有公平;2社会出于公平的目的救济弱者会损害效益;统一性表 现在:1公平是提高效益的必要条件;2效益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所以,经济法应以公平为出发点,以社会整体利益的提高为归宿进行立法。

市场经济本质上要求经济法应以公平为其价值追求市场经济通常有 两种含义,一方面市场经济指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另一方面是指一种经济制度。

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而言,市场经济本身就有一种效益功能,它通过市场价格 自发地均衡供求并调节供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 力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但是,这种市场经济的生产效益功能能否实现还取决于市 场作为一种制度能否体现以机会均等为前提的制度。®所以,效益是市场经济运 行方式的合理机制,公平是保证市场经济运行正常进行的一种制度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效益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内部运作机制,促使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 大化而法律作为一种规范制度是市场经济本身要求的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组 织模式是有秩序的,但经济主体在追求各自利润最大化时可能导致市场无序,因 此需要国家对其干预国家调节经济时:“它通常以经济计划一一经济政策一一调 节手段为轴线进行,”⑦以经济法为调节手段消除市场经济运行外部的不经济行 为,使其处于一种合理有效的运行状态之中,客观上保障市场经济的内部效益机 制,并在效益和公平之间构筑了一座桥梁,使公平和效益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促 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公平是经济法产生的前提经济法是在竞争无序,社会经济缺乏公平竞 争机会的条件下,以维护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需要而产生的。

第一,从经济法一词的提出和首次使用来看,经济法思想的鼻祖摩莱 里在《自然法典》中提出的“分配法或经济法”和德萨米在《公有法典》中把“分 配法和经济法”作为一类放在同一章都充满了公平的思想=摩莱里认为,法律应该 力求达到一个目的,即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秩序,恢复被破坏的原始公有制,立法 者的理性所负的任务就是要认识自然法则,并且找出一种能够使人最不容易脱离 自然的制度显然,摩莱里的经济法思想是以基本的自然法则为指导,在实行集中 制的社会里,依据计划经济思想,国家用经济法律手段来调节社会生产和分配关 系德萨米认为,由于极端的个人利益,生产是在极端的无政府状态下进行的。到 处是竞争和垄断,到处都在互相倾轧和吞并。最大的资本巨头“把一切食物一切 产品集中到自己手里而加以垄断,小企业每天都在不断地破产。垄断和竞争这两 个怪物必然会搞乱一切,最后直至他们之间相互吞噬。”⑧可见,德萨米使用的 经济法一词,也是着眼于国家用经济法律的手段调整社会的生产和分配关系。

第二,从经济法产生的历史逻辑来看,经济法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并不 是自古就有的,它产生于西方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一一现代市场经济时代,其产生的社会经济动因是商品经济高速发展所形成的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 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通过市场进行,使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的需要 但市场机制又存在着盲目性,经常造成市场失灵和混乱传统的调节市场的法律手 段一一民法由于其调整方法•立法宗旨和功能等诸多限制,无力解决市场失灵、 效益与公平、个体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等问题,于是便要求国家运用权力 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因此也就产生了规范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部门一一经济法 经济法一经产生便作用于市场和政府,以公平的法律手段使国家这只“看得见的 手”不能随意伸进市场经济运行之中,以防破坏其运行机制,而只能通过经济法 来间接地作用于市场经济。

第三,从经济法产生的理论条件来看,经济法是维护社会公平的法 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阶段,重商主义适应其发展需要应运而生,促进 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重商主义主张的中心在于借助国家权力帮助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加速成长这一时期的经济法立法思想为经济法成为一门独立 的法律部门打下了基5础18世纪重商主义己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带来 了严重障碍,重商主义在英国受到抨击,但国家并未放弃干预经济。20世纪初, 垄断己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特别是由于垄断造成的经济危机 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灾难性的经济萧条,生产大幅度下降这时英国经济学家凯 恩斯提出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増长一一凯恩斯主义 于是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础,对经济生活进行大量干 预但国家干预并不是经常有效,且出现了“滞胀”这就要求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法 律手段一一经济法主要任务就是禁止垄断和限制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自由、 有序的竞争状态一方面限制意思自治对市场运行规律的破坏。

另一方面防止和避免对国家干预的滥用以及损害公民、法人的合法利 益乃至社会的整体利益,进而对国家干预规范化在我国,特别要对行政垄断严格 限制,以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经济法就是保障市场和国家公平有序地配置资源任何一个国家的社 会经济调节手段一是市场调节,二是国家调节。这两种手段各有其缺陷,市场有 失灵,国家干预也有“滞胀”所以,经济法既要救剂市场失灵,又要防止国家干预 过多。因此,经济法应着眼于市场和国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公平状态或有序。只 要有公平,就有秩序,必然产生效率,没有公平就无效率而言,效率总是以公平 为前提的在法律领域,普遍的效率取向应视其为法律规制的原因,而不能视效率 为法律规制的目的。对经济合理性的追求必须考虑社会政治道德伦理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社会信仰、意识形态各个方面的承受力。即便是市场经济,也不能单 纯以经济的合理性作为法律的主导性价值标准,更不能作为唯一的标准。公平作 为一种价值形式,无疑是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利益进行综合平衡的结果因此,相对 于效率而言,公平更能体现经济法对社会关系的综合调节功會能。

国家调节经济以社会公平为其目标,作为国家调节经济之法的经济法 应以公平为其价值“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 系,以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⑨经 济法赖以存在的基础就是对个人意志的限制和对国家干预经济的规范化经济法 绝对不能创造和促进效率,它只是在追求公平的前提下以调整“国家之手”的方式 纠正市场失灵,为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保证而己市场中的“经济人”一般按照市 场法则行事。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但市场机制在经济调 节中存在着重大缺陷由于垄断的出现,经济主体的外部不经济行为如浪费资源、 污染环境、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完全等导致市场失灵,使资源不能合理流动和配 置,使市场处于无效率状态,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有些确信市场失灵 论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既然市场有缺陷又不能依靠市场来解决,那就留给政府 去处理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在一个现代的混合经济中,政府执行的主 要经济职能是:确立法律体制,决定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影响资源配置以提高经济 效率,建立影响收入分配的方案”1在谈到关于法律体制问题的职能时又指出:
“这些法律的制度与其说是依据精炼的经济成本一一效益分析,还不 如说是对广为接受的关于公平的价值及其观点所作出的反应”可见,国家干预经 济是坚持公平观点的因此,经济法把公平作为其价值取向是不容置疑的。

三、经济法公平价值的含义和特点 当代西方新价值论法学的代表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 值。他所谓的正义就是平等地分配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 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在机会公平的前提下,只允许给最不受惠者带来补偿 利益的不平等分配因此,经济法的公平价值具体包括:一是竞争条件和利益获得 的机会公平,主要指经济主体在生产活动•占有劳动成果和获得成就方面的权利 平等,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中的选择机会平等,竞争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平等, 交易规则和分配原则的平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只有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 才是最有效益的经济,但充分竞争的前提是竞争主体的竞争机会和竞争条件要公 正,否则,就是不公平的。二是社会公平,指社会收入再分配公正和救济弱者。

有效率的市场制度可能产生极大的不平等,这就要求国家干预国家调节社会经济时,首先采用税收的办法进行收入的再分配,缩小贫富悬殊,其次建立救济金制 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帮助没有收入的人,最后政府对低收入者给予补贴从而有效地 调动经济主体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对社会公平的责任感平等问题在发展中国家 始终是处于中心位置的问题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秘书处在详细考察了 亚洲一些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态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从经验来判断,显著 并在増大的收入差距并未证明有助于富有活力的经济成效和发展的强大势头事 实上,看起来更可能是严重的收入集中化,强烈地阻碍了公众对于发展的参与, 从而防碍了健康的经济发展。

经济法公平价值的特征有:一是全局性或整体性从国家调节社会经济 的整体看始终是公平的,经济法主要是为每个经济主体提供自身无法获得的基础 经济条件,从而引导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时顾及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二是协 调性经济法以公平的方式协调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相长社会不公平必然带 来社会整体利益的丧失或下降,如果经济收入集中化会妨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比 如,贫困人口低下的生活条件会损害他们勤奋工作的意愿和能力,结果只会使生 产停滞不前,大大降低效率同时,社会不平等的现状助长了国民的无责任化倾向, 因为民众寻求更大的平等背后,是对这样一个事实的认识,既它在社会公正方面 有种独立的价值,对国家凝聚力具有健康的作甩。

四、效率论或效率优先论的理论误区 误区之一:把经济学中的"经济’与经济法学中的"经济’混为一谈,使经 济学的价值等同于经济法学的价值 1994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要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我 党适时地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具体国情在经济领域提出的一项分配政 策这项政策并不是一项法律原则,更不是经济法的原则丄不能把经济领域中的价 值追求当成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中的"经济’有别于经济学中的"经济’。经济学中 的经济主要指经济主体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以最小的 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在经济法中"经济’是指一种经济制度,引导经济主体依据 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则选择自己的行为,提倡经济主体按经济规律安排 自己的活动,禁止经济主体违背经济规律和破坏经济良性运行的行为因此,效率 在经济领域是合理的,在经济法中就不一定合理经济主体即使效率达到了最大化, 但若违背了经济规律或损害了社会整体利益,就必定要受到经济法的规制,如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以,不能把效率作为经济法的价值。

误区之二:效率价值论者将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作为经济法学的研 究方法。

法律经济学和经济法学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学科,它们各自所追求的价 值也各不相同法律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准则和基本概念一一效率统帅其研究的, 并力求使公正观念等值于效率观念而经济法学属于法学范畴要阐明公平和效率 在市场经济中所处位置,揭示经济法的价值,就应从法学本身的研究方法上来考 察经济法的价值法学是用公平和正义指导其研究的,所以,经济法应当用法学的 价值观念一一公平和正义指导其研究,以区别于法律经济学。

误区之三:把效率作为经济法的价值,就会模糊市场经济和经济法的 价值追求效率又称配置效率,指“一个经济的资源和技术为既定的条件下,如果 该经济组织能为消费者提供最大可能的各种商品组合,那么,这个经济就是有效 率的”1显然,效率是市场经济主体本身的追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经济主体都 自发地追求着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并不是某个法律所促进的。美国经济学家阿瑟 奥肯指出:“效率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捷克斯洛伐克经济改革理论家奥 塔。锡克指出:“没有市场机制,就不可能有效率高的生产。”由于市场经济本身 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必然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从而造成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社会伦 理道德沦丧,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效率在市场经济内部是合理的,但通常 在外部表现为一些不经济或非理性行为因此,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经济而非公平 经济,其本身有不可克服的缺陷这就需政府干预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使其处于 一种有效的运行状态。经济法正是适应这一要求以公平为其价值,赋予市场经济 一些社会伦理因素,通过协调运用各种调整手段来弥补传统民商法的不足,以不 断解决个体的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调控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如果经 济法把效率作为价值取向,那就会导致经济畸形发展,形成不平等或不均衡的经 济格局这种局面在社会不能承受的情况下也会妨碍效率只有在公平的前提下才 有市场经济的效率可言。因此,经济法的价值只能是公平。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