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党支部 > 信口雌黄的成语故事:信口雌黄的

信口雌黄的成语故事:信口雌黄的

来源:党支部 时间:2019-08-16 08:19:55 点击:

信口雌黄的成语故事

信口雌黄的成语故事 信口雌黄的成语故事的主人公简介 王衍(256年—311年),字夷甫。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临沂北)人。西 晋时期著名清谈家,西晋末年重臣,曹魏幽州刺史王雄之孙,平北将军王乂之子, 司徒王戎堂弟。

王衍外表清明俊秀,风姿安详文雅,又喜好老庄学说,当他解读玄理 的时候,手里总是拿着一把与手同色的玉拂尘,神态从容潇洒,谈论精辟透彻, 倾动当时。当他讲错时,却又随即更改,时人号为“口中雌黄”。

王衍步入仕途后历任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中领军、尚书令等职, 惠帝的长子司马遹还娶了王衍的女儿王氏为太子妃,贾后、赵王司马伦掌权时将 王衍罢官,司马伦被杀后复出,历任河南尹、尚书仆射等职,公元307年(光熙元 年),王衍升任司空。次年,又任司徒。王衍位高权重,却不思为国,为了保全 自己,还精心策划,让弟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遭时人鄙夷。

永嘉二年(308年),王弥进攻洛阳时,王衍率军抵抗。次年转任太尉 兼尚书令,封武陵侯,王衍却辞让封爵不受,后以太尉兼任太傅军司。司马越死 后,他与众人奉其灵柩返回东海,路途中为石勒所击破,被俘。王衍在与石勒交 谈时,仍推脱责任,并劝其称帝,石勒大怒,将其与西晋旧臣一同活埋,时年五 十六岁。

王衍善行书,《宣和书谱》有其作品《尊夫人帖》。

信口雌黄的成语故事的典故 魏晋时期的上层社会盛行清谈之风,西晋大臣王衍就是个很有名的清 谈家。他从小就口齿伶俐,曾在文学名家山涛府上做客。大家都对他清秀的外表 和文雅的举止加以称赞,但山涛却感叹道:“日后耽误天下的,就是这种人啊!” 王衍成年后,担任元城县令时很少办公事,经常约人在一起没完没了 地闲聊。他喜欢老庄学说,每天谈的多半是老子、庄子的玄理,还常常用老子、 庄子的学说解释儒家经义。清谈时手里拿着鹿尾拂尘,满嘴都是空虚的怪话。他讲话时轻声慢语,时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 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

王衍做事也是这样。他先是看太子很有前途,就把女儿嫁给太子为妃。

后来太子被别人陷害,他怕牵连到自己,又立刻上书请求与太子脱离关系。太子 的冤案真相大白后,他被判终身禁锢。在这之后的“八王之乱”中,王衍被两位很 有权势的王爷看中,任他为尚书令。他只顾着扩大自己的势力,而不管天下百姓。

当西晋灭亡时,他还随口说:“我一向不干预朝政,罪不在我。”不过, 王衍还是难逃一死,最终被敌军活埋在瓦砾堆里。

信口雌黄的成语故事的启示 其实,“雌黄”原本是一种矿物,其化学成分为三硫化二砷,其晶体多 呈柠檬黄色,可用来制成颜料或做褪色剂,而古代写字用的纸多为黄色,古人在 抄书或校书时一旦遇有错字误书处,便可用雌黄将错误处涂掉,然后改写。后来, 人们进一步将用雌黄涂改、修正错误字句的动作亦称为“雌黄”,并将其义引申为 评论和修改别人的诗文。而将“信口”与“雌黄”联系在一起的正是故事中的这位王 衍先生。令人好笑的是,他是做为一个形容不顾事实,随口乱说的典范,这种“典 范”还是不做为好吧! 信口雌黄的成语故事的延伸 【注音】 xìn kǒu cí huáng 【出处】南北朝·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 【解释】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

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说话随便 【近义词】胡说八道、胡言乱语、信口开河 【反义词】信而有征、言之凿凿 【年代】古代【例句】这个盗窃犯交待犯罪事实时躲躲闪闪,~。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