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财务计划 > [应用心理学改革发展的实践论文(共3篇)] 应用心理学论文范例

[应用心理学改革发展的实践论文(共3篇)] 应用心理学论文范例

来源:财务计划 时间:2019-11-12 08:44:20 点击:

应用心理学改革发展的实践论文(共3篇)

应用心理学改革发展的实践论文(共3篇) 第1篇: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心理学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应 用日益广泛,对应用心理学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这为应用心理学的发展提 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新世纪大学本科应该怎样培养应用心理学人才,是当前 心理学专业所面临的必须明确解答的重要课题。在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 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心理学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设置心理 学专业或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高校也越来越多,因此尽快提高心理学专业水平,确 定符合目前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内在发展方向,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和 人才培养模式,保质保量地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心理学专业人才,是新增心理学专 业建设和完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指出:应用心理学 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 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 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心理学100多个学科,除 了十几个是基础学科以外,其余的全部是应用学科。因此,应用心理学本科短短 的四年的时间,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心理学的全才和通才。

例如,作为师范类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不太可能培养出在工商企业、医疗 卫生等领域从事相应工作的心理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但目前多数学校的应用 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过于笼统、过于宽泛、不够具体,没有结合院校类型 进行分类指导,培养目标存在不足,并且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设置、发展的 时间多晚于师范院校,所以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多 存在不足。

同时,我国高校的心理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心理学教学和科研的研究 型人才,社会需求量不大,但随着硕士、博士教育的发展,本科生如果再定位于 这一方向则就业范围极窄。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心理学专家都把心理咨询放在21 世纪心理学应用领域的首位,我国的有关用人单位也提出在教育部门的工作者应 加强心理咨询与心理卫生方面的训练,例如,对重大事故地震、海啸等灾后人群 进行心理干预,针对压力造成的自杀、暴力等社会问题的心理辅导,心理疾病的 咨询与治疗等,这既反映了我国社会对心理学人才需求开始逐渐与国际接轨,同时也表明社会对异常心理的关注在逐渐增强。因此,对具有一定医学背景的应用 心理学专门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多。

一、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 近年来,随着应用心理学专业办学时间的延长和办学经验的丰富,各 类型院校都在根据的办学特色,不断调整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为充分了解 医学院校与师范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本次研究对多所医学院校 和非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非医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人才培 养的主要方向多为:(1)心理咨询方向;
(2)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3)市场 营销方向;
(4)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人 才培养方向主要为:(1)心理咨询与治疗;
(2)心理卫生保健;
(3)心理健 康教育。

比较医学院校和师范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差异可以看出,非 医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范围更为广泛,而医学院校则更为集中,多 为身心健康相关的方向。但在培养目标设置中,医学院校的办学特色在培养方案 中的体现并不明显。

二、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1.“医学”与“心理学”知识两不足。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时 间是4年,主干课程是医学和心理学。4年的时间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要完成临 床医学专业5年和心理学专业4年的课程,既要学医学课程又要学心理学课程,由 于时间限制,导致学生对医学知识体系掌握不完整,对心理学知识体系掌握不扎 实。医学和心理学是两个完整、成熟的专业体系,在4年的时间里系统完成两个 专业的全部课程显然是不现实的,现行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 是截取医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和心理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平行开课。这种做法既破 坏了医学专业的完整性也破坏了心理学专业的完整性,导致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 专业的毕业生既不能像医学院校的毕业生那样拥有完整的医学专业的知识,也不 能像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那样拥有坚实的心理学专业的知识,最终影响了学生的 培养质量。

由于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多为新上专业,发展时间短,多缺少专业 师资,各高校普遍存在着因人设课的情况;
在课程体系方面,缺少研究性课程和 拓展性课程,导致学生专业知识面较狭窄,动手能力差,无法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拓展到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去;
在课程衔接方面,初级课程和高级课程问缺少衔 接,课程的总体设置难以体现学科的内在联系。此外,“由于我们多年来对心理 学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重视不够,又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因此在教学上只 能零碎地引进一些西方国家的现有成果叫”,这也直接导致了课程内容的陈旧和 脱离现实。当然,上述现状也和我国心理学界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长期割裂开来 的现状是分不开的。长期以来,我国心理学界普遍存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轻视 应用研究的倾向,两者问缺乏相互联系,更无法相互促进,同时,本土化应用研 究较少也间接导致了教学中只能引进西方的研究成果。

2.不能很好地体现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应用”理念。目前,在医学院校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心理学专业课的开设过程中,虽然有较多的实验与实践学时的 设置,但因为受到授课教师、实验实践场所及教学经费的限制,实践教学课时间 不足,实践时间少,实践技能不足,不能体现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应用”特色。

三、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的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师资绝大多数出自传统心理学人 才培养模式之下,其本身的教育背景即与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 一定差距,对人才培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并且很多新增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 业的师资存在师资队伍数量、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年龄较长、职 称较高的教师大多非心理学专业出身,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专 业技能薄弱;
新人职的青年教师学历较高,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教学经验欠缺, 实践能力并不强。虽然新、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互补,但这种整体较弱 的状况仍然限制了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改进措施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医学院院校应及时总结既往工作经验,开阔视 野,进一步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加强“知 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应用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 突出“应用性”这一明确目标,着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并体现医 学院的办学特色,实现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 方案设计中着重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几种基本能力,即量化地研 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能力、心理测量能力、心理咨询能力、设计与实施心理 健康活动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医学素质的培养,适当调配医学课程在教学环节中 的比重。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