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开业致辞 > [某市农民工群体和基层党建工作调查与思考]

[某市农民工群体和基层党建工作调查与思考]

来源:开业致辞 时间:2020-01-19 07:53:57 点击:

某市共有9区4县,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716万人口;106个乡镇,70个城市街道,有14946个基层党组织,其中党委641个,党总支706个,党支部13622个。全市党员293286名,女性60678名,占20.69,35岁以下的50064名,占17.07,60岁以上72841名,占24.84。全市有农民党员90505名,占30.86。为了切实做好某市作为农民工输入地城市所担负的调研任务,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组织开展农民工群体与基层党建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今年7月,我们抽调人员组成了专题调研组,深入到农民工较为集中的非公有制企业、大型集贸市场、街道社区,召开座谈会25次,走访农民工460余人次,发放调查表2034份、调查问卷3047份,对某市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真总结了全市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在这个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民工群体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截至2004年5月,我市外来农民工总数约54万人,农民工党员7112人,占农民工总数的1.3;其中,女党员551人,占党员总数的7.7;35岁以下的1607人,占党员总数的22.6;36岁至45岁3112人,占党员总数的43.76,46岁至54岁2272人,占党员总数的31.95,55岁以上121人,占党员总数的1.7;小学文化程度696人,占党员总数的9.79;初中文化程度3498人,占党员总数的49.18;高中文化程度2290人,占党员总数的31.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628人,占党员总数的8.83;第二产业3749人,占党员总数的52.71;第三产业3363人,占党员总数的47.29;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的270人,占党员总数的3.8;出具党员证明信的1027人,占党员总数的14.44;转来组织关系的118人,占党员总数的1.66;组织活动正常的10人,占党员总数的0.14。全市农民工中有入党积极分子1630人,其中女性115人,占7。

这些农民工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来自陕南、陕北和甘肃、四川等地的农民,他们常年在某打工,是某外来农民工的主体;二是来自某郊县和邻近市县的农民,他们大都是农忙种地,农闲务工,属于“亦农亦工”、“半农半工”的务工者;三是来自南方江苏、浙江等地的农民,他们主要在某经商,有些已成为某的常住人口。这些农民工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年轻力壮,文化程度偏低。全市农民工队伍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38万人,占全市农民工总数的70.4;男性农民工39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72.2;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53.6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99.3。二是人数众多,流动频繁。某外来的农民工已占到城区人口总数的1/5左右。他们大多以村镇或地区为单位结伴,自发集体到用人单位应聘,从事一些临时或短期性工作,其中以完成某项工作为限的占75,流动性较大。三是适应性强,收入不高。农民工对工作没有特别的挑剔,多数从事建筑、运输、制造、餐饮、家政和小商品批发等较为脏、苦、累的工作。月工资收入500元以下的有29万余人,占农民工总数的53.7。

二、我市在加强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中的主要做法

(一)拓展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的思路

近几年,市委每年都组织力量针对农民工较为集中的非公经济组织、社区、大型集贸市场的党建工作进行大范围调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某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暂行规定》、《关于在高新技术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对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群体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起到了政策保证作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新城、碑林、莲湖、雁塔及户县等区县普遍建立了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各级党组织对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的指导。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共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型集贸市场、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623人次,对进一步加强了农民工群体和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扩大党的工作在农民工群体中的覆盖面

一是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为主体,加大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我们按照“示范引路,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思路,对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分类排队,制定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工作三年规划,分地区、按系统分解任务,规定组建时限,确定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同时,加强督促检查,坚持季报告、季安排、季检查制度,将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区县“三级联创”考核内容,确保组建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市委每年直接抓5-10户规模较大

、具有一定影响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组建。目前,全市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组建党组织451个,比2000年底的72户增加了5.2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覆盖面已达到5.7,超过了全国平均组建率3的水平。

二是以城三区为重点,在大型集贸市场设立党组织。针对某市城区内商贸市场多、从业人员分散的特点,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在城三区建立了2个市场中心党委,下设20个市场党支部,配备了专职党支部书记。每个市场党支部按区域或管段成立若干个党小组,从而使市场中的农民工党员找到了自己的“家”。在组织健全之后,市场中心党委着手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市场中的农民工党员提供服务和帮助,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问题找党组织”成了党员的自觉行动。

三是依托社区党组织,建立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站。随着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沉淀在社区的农民工党员越来越多,为了切实加强对这部分党员的管理,市委指导各区县在街道社区建立起流动党员管理站,对其中的农民工党员进行登记、跟踪,掌握其基本情况,帮助农民工党员接转组织关系;向农民工党员传达党的最新政策和通报本党委、所在支部的重大事件;组织他们参加组织生活;提供有关市场经济、就业信息等,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使流动党员管理站成为联系农民工党员与所在街道社区党组织之间的桥梁。目前,全市共建立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站134个,为城市农民工党员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创造了基本条件。

(三)改进对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方式

一是明确职责,落实党建管理主体。为使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真正有人管、管得实、管得好,我们本着有利于党组织管理的原则,规定农民工群体党组织以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为辅,对输出地已经成立农民工流动党组织的,由所挂靠的党(工)委负责协助管理;对零散务工的农民工党员,由务工所在地党委负责及时登记造册,建立档案,编入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站,定期过好组织生活,帮助农民工党员提高党性修养和组织观念。如汉中市新集镇党委在某为务工人员专门设立了党支部,经我市莲湖区委组织部协调,由西关街道党工委协助新集镇党委对新集镇驻某党支部的154名农民工党员进行日常管理,并为该支部提供了党支部办公室和党员活动阵地,定期组织学习,发放相关的学习资料,通报区委的有关文件精神,使这些农民工党员在某重新找到“家”的感觉。

二是搭建平台,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农民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我们采取业余、分散、小型、多样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较好地发挥了农民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莲湖区西关街道党工委指导环卫保洁党支部在环卫保洁员中开展了两项有针对性的党建主题活动。开展党员突击队授旗和流动红旗评比活动,每月评出第一名,给予一定的奖励,使党员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新城区市场中心党委在农民工党员中开展了“市场在发展,党员做模范”、“经营不忘党,奉献在市场”等活动,对共产党员经营户进行授牌经营,实行了党员“四优先”政策(即对参加支部生活的农民工党员进行收费政策上的优先;调整安排摊位上的优先;大小组长任职上的优先;困难中排忧解难上的优先)。通过这些深入细致的工作,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农民工党员消除了思想上的顾虑,主动亮明身份,积极参加组织生活,自觉在经营活动中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较好的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加大力度,做好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针对部分农民工党员存在的组织观念淡薄、“雇佣”思想较为严重等现象,各级党组织坚持对农民工党员进行组织纪律、价值观念、党性修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近两年来,全市共举办农民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的培训班30多期,培训人数达1500多人次。通过加强教育,严格管理,确保了党员的先进性,涌现出了一批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优秀农民工党员。同时,各级党组织注重做好在农民工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经过培养和严格把关,把农民工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条件成熟的及时发展入党,为党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全市在农民工群体中共培养了78名入党积极分子,有7名积极分子经过组织考察被批准成为预备党员。

(四)加强宣传,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重视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近几年来,我们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注重及时总结推广全市农民工群体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发掘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各种党建宣传载体加大农民工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每年“七一”前夕,利用二至三个月的时间,在《某日报》、某电视台、某广播电台、《当代陕西》、《组工挚友》和某党建网站上开辟专栏,对全市农民工群体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党组织进行集中宣传,在全市先后树立了陕西东盛集团公司党委、陕西亚鑫餐饮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某思维房地产公司党支部典型、某千百合职业有限公司党支部、某温州商会党支部、某浙江东阳市党支部等一批建立党组织较早,党建工作扎实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宣传,调动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搞好农民工群体基层党建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农民工群体和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我们虽然在加强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就全市党建工作整体而言,此项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力度,切实加以改进和提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的“不适应”。

1、认识上的不适应

随着农民工数量的逐步增加和农民工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部分党务工作者在认识上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他们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农民工群体在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缺少预见性,一些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对加强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应付、等待、观望思想,主动性不强。

2、党组织设置上的不适应

由于现行的组织设置模式具有比较浓厚的传统色彩,即主要在长期固定的群体中设立党组织,而农民工党员大规模、跨地区的流动,党组织设置不足,很不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需要,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党员游离于党组织的管理之外。

3、工作方式和方法上的不适应

大量农民工党员外出打工,给基层党组织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很多基层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的管理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使农民工党员不能过好正常的组织生活。一些农民工党员长期在外打工,存在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挣大钱”的心态,不能切实履行义务,不能按时交纳党费,许多农民工党员没有党员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也没接转组织关系,个别基层党组织甚至不愿接纳农民工党员。

4、管理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的不适应

据我们调查,有42的农民工党员反映其所在用工单位党组织偶尔组织开展活动,且活动方式单一,有53的人反映从未参加过组织开展过活动,在对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具体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农民工党员违反组织纪律的处理难以把握。由于农民工群体远离输出地,同输入地也缺少有效的沟通方法,输出或输入地组织在如何指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人、入党积极分子如何定期汇报思想、积极分子成熟后如何及时接收等程序上缺少依据,造成在农民工群体中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无章可循。

5、党员自身修养上的不适应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党员学习主动性差。他们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打工者,学习不学习无所谓,对当前党的大政方针了解不了解并不影响打工收入。部分农民工党员把自己等同于普通民工,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成了“地下党员”;有的即使公开了身份,也不愿意转移组织关系。还有一些农民工党员错误的认为党员身份公开了,自己仍然是一个打工者,党员这个称号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光环,也不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所以不积极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由于存在以上五个方面的不适应,使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出现了“四难”。即: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党组织关系接转难、党费收缴难、党员发展难。

通过认真地分析,我们认为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加强农民工群体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

广大农民工来自社会的最底层,大多从事城市建设中最苦、最脏、最累的工作,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中的党员是农民工中思想先进、眼界开阔、头脑灵活、信息灵通的优秀分子。可是相当一部分党组织错误地认为他们素质低下、吃饱穿暖就行了,至于过不过组织生活、交不交党费那是次要的,在他们中开展党建工作没有必要。有的认为农民工党员外出时间长短不一、打工地点难掌握,管与不管不伤大局,对加强农民工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性不强,措施不够。

2、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相关的指导性文件还不尽完善

从1994年以来,各地相继推行了《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民工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流动越来越频繁,现行的流动党员管理制度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的相关制度和政策没有对农民工党员输出地与输入地的职责权限做出明确规定,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和相关的优惠政策,使许多农民工党员不愿主动亮明身份。同时,由于组织关系的接转程序比较复杂,加之流动党员流动心很强,他们怕麻烦,外出时不愿转移组织关系。

3、党务干部队伍素质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党务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对党员进行有效地管理教育。然而,许多基层党务干部却忽视了对新时期党务知识的系统学习,对加强农民工党建工作心中无数、束手无策;有的党务干部工作缺乏主动性,对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熟视无睹,不主动学习,不主动探索,认为只要干好自己的日常工作,干好领导吩咐的工作就行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非公企业中从事党务工作的干部多是兼职,对于如何管理教育好企业内的农民工党员、如何在发展农民工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程序上均较为生疏,使农民工党建工作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

4、党员缺乏必要的党性锻炼

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的背景下,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滋长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等错误思想,对党在新时期作用的认识日渐淡漠,出现了贪污腐败现象。而一些农民工党员由于认识层次的限制,不能分清问题的主次,只看到了个别而没有看到大局,错误地认为党的先进性没有了。生存与竞争的压力,让农民工党员不可能返回输出地过组织生活,同样也没有更好的方法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一些党员就逐步对自己放松了要求,不过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主动亮明身份,离开输出地党组织也不打招呼,淡化了党性宗旨,不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加强农民工群体和基层党建工作的措施与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切实增强农民工群体和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

1、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不断壮大,党建工作如果不能及时跟进,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就会爆发,党的先进性就无法体现,党建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的要求也就难以实现。各级党组织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维护农村发展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抓好农民工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清醒地看到农民工群体和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理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道理,全面准确地分析农民工群体和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切实增强做好农民工群体和基层党建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认识到做好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是贯彻十六大精神,更好地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扩大党的覆盖面,维护和保障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实践“三个代表”,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要坚决消除“农民工党建工作没必要抓,也没办法抓”的错误认识,切实抓好农民工群体中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2、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首先,要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优势,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民工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让全社会认识到加强农民工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要通过设立农民工群体和基层党建工作流动宣传站、派驻党建宣传指导员等形式,在社区、建筑工地、大型集贸市场、非公企业等农民工聚居的场所,对加强农民工党建工作进行广泛的、多方位的宣传,形成人人都来关注农民工、关注农民工党建的良好局面。再次,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真正为农民工群体解难题,办实事,送温暖,用实际行动感化他们,使农民工群体从思想上接受党组织,从行动上靠近党组织,充分彰扬党的先进性。

(二)积极探索,健全机构,在农民工群体中合理设置党组织

1、设立农民工党员管理工作站,认真做好农民工党员的调查摸底

作为输入地党组织,首先要逐级设立农民工党员管理工作站,并参考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建立农民工党员资料数据库,要求外出打工的党员必须到工作单位所在地党组织农民工党员管理工作站进行登记。农民工党员管理工作站可将农民工党员按行业、地域编入不同的党支部或党小组,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教育,组织他们开展活动。其次,输入地党组织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本地区农民工党员的数量、来源、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行业、工资收入等基本情况,认真分析,提出工作对策,为农民工党员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施属地化管理,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

首先要按照《党章》规定和“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流动党员作用”的原则,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对流动的农民工党员实行属地化管理,使零散农民工党员“打工不脱党”,外来农民工党员“离乡不离党”,符合条件、表现突出的农民工能入党,更多的农民工党员自觉靠拢到党组织中来。其次要采取“独立式”、“挂靠式”、“综合式”等方法,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为农民工党员建“家”立“户”,加强对农民工党员的管理。“独立式”就是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由输出地基层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支部,并委托输入地基层党组织进行管理,受托的基层党组织定期召集党员学习,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农民工党员定期向输出地基层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挂靠式”,就是按照企业挂靠关系,隶属关系和就近原则,分别将他们的组织关系划入到有关党组织进行管理。“综合式”,就是对那些在私营企业里务工、流动性大的党员,依托居住地党组织,综合建立联合党支部,参加居住地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再次要及时为外出务工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明确要求他们在务工所在地登记并定期参加组织生活,并将务工居住地党组织出具的党员思想、工作情况书面材料定期向输出地党组织汇报,使输出地和输入地责任明确,各负其责,避免出现农民工党员找不到组织,没有党组织管理的现象。

3、依托各种中介、协会、商会等组织,加强对农民工聚集地党员的管理

目前,农民工外出有组织、成规模打工的越来越多,他们在许多城市成立了同乡会、乡党会、商会等民间组织,这些民间组织在维护农民工权益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输出地党委要依托这些民间组织成立党组织,把农民工中的党员组织起来,一方面定期开展活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另一方面积极维护农民工的权益,真正为他们搞好服务,让广大农民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使更多的优秀农民工加入到党组织中来。

(三)加强管理,健全制度,确保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收到实效

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新机制

各级党组织要大胆探索,切实建立、健全加强农民工党建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三会一课”制度、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党费缴纳制度、党员电化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党建工作制度,加强对农民工党员的规范化教育和管理,把广大农民工中的党员教育引导好,团结凝聚好,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要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大力推行《党员流动证》制度,党员凭《党员流动证》证明自己的身份,并以此在输入地党组织接转组织关系,使农民工党员随时、随处可以找到党组织,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消除农民工党员管理的空白点。对长期在外打工,不按时缴纳党费,不过党组织生活的党员,上级党组织要采取谈话诫勉、批评教育等方式对其进行教育,情节严重的予以劝退除名处理,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2、创新活动载体,充分调动农民工党员的积极性

农民工党员是农村党员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民工党员由于流动性大,文化层次低,不能像其他党员那样过正常的组织生活,做好对这些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确实难度很大。各级党组织在抓好农民工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同时,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让农民工党员感到活动有新意、有吸引,自觉参与,提高教育效果。如运用农民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争创“党员示范班组”、“我为党旗争光辉”、“党员突击队”等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在开展组织活动时要注意结合农民工群体的工作、生活需要,突出针对性,体现经常性,使他们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加大培养力度,积极做好在优秀农民工中发展党员工作

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我市的54万农民工中,党员共有7112人,仅占农民工总数的1.3。而外出务工人员中,多数人年富力强,有一技之长,他们在外经风雨、见世面,学到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思想观念比较解放,教育和管理好他们,吸收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有利于带动当地的干部群众更新观念、增长才干、发展经济,有利于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要体现党的先进性,必须在农民工中尽快培养积极分子,加大发展党员力度。在农民工中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必须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按照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把好党员入口关,并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选准对象,把年龄在35岁左右,文化程度较高,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工作为培养积极分子的重点;二是规范程序,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适时进行考察培养,严格按照程序接收;三是加强教育,要求积极分子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状况,使其能更好地在输入地的党组织接受教育和管理。对在外务工时间两年以上的农民工,可由输入地党组织进行考察培养和吸收;在外务工时间较短的,可定期向输出地党组织写出思想工作汇报,接受考验,条件成熟之后再吸收。同时,要积极把那些在外务工,思想上先进,政治上成熟,具有开拓精神的优秀党员选拔任用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和在外学到的知识及本领,为发展本村经济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从而激发更多的农民工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扩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4、充分利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实现农民工党员电化教育网络化

随着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利用互联网开展党员电化教育,开辟一片新的党员活动阵地已成为必然趋势。建议在全国建立农民工党员网站,录入农民工党员的基本情况,共享网络资源,以达到利用网络管理农民工党员的目的。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建立党员电教网站,设立一个“外出务工农民党员签名薄”,凡登录网站的农民工党员必须在该薄上签上自己的姓名、原所在党支部、现在工作地点、登录网站的时间等,冲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天南海北的党员随时随处可以了解家乡的信息,并通过网站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党员,输出地党组织要对其进行上网基本操作的培训,要求他们每季度登录访问本地党建网站至少一次,在网上参加组织生活,接受教育培训,利用网络对农民工党员进行监管,及时准确地掌握农民工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动向,进一步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1、积极推行双向联系、双向管理体制,实现网络式管理

农民工群体大多存在原居住地和现务工地分离的问题,要抓好农民工群体中的党建工作,必须明确农民工输入地党组织和输出地党组织在农民工党组织设置、党员的教育管理、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和相关制度,解决好农民工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逐步推动农民工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一方面输出地党组织要及时了解所属党员的打工去向,主动与输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委托输入地党组织加强对这些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输入地党组织要主动与其输出地党组织加强联系,询问农民工中党员的基本情况。通过双向联系,双向管理,解决部分党员不愿意暴露身份的问题,促使党员主动亮明身份,积极参与所在地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和支部活动,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健全工作机构,切实保障农民工党员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群体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低,政治参与少,分享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成果的能力比较弱,是一个非常需要帮助和保护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群体除了“活难找”,还有“钱难挣”、“权难维”,人身安全、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劳资纠纷、工伤事件得不到解决等经常遇到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确保农民工党员的权益得到维护。各级党委政府要牵头抓总,不断完善和建立农民工输入地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和组织机构,逐步清理和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工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防止变换手法向农工和用工单位乱收费,为农民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务工环境。

组织、劳动、民政、司法、公安等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为农民工党员在整个务工过程中提供法律保障,为农民工党员协调劳资纠纷、处理工伤事件,维护合法权益,积极为他们提供服务;要不断创新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规范化管理,及时与农民工党员所在企业或社区党支部取得联系,掌握有关农民工党员的基本情况,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困难,维护他们的权益,让农民工安心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城市建设的大潮中来。

3、完善培训网络,加大对农民工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城市建设的需要,提高农民工尤其是提高农民工党员的综合素质已迫在眉睫。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农民工党员就业所需的职业素质是综合性的,包括知识、技能等,决不仅仅是“一技之长”而已。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引导、带领广大农民工学习实用技术、市场经济、法律知识等,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以提高农民工党员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法律意识。要增强农民工党员择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提升农民工党员的输出档次,使农民工党员很快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转化成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高层次的建设者。

输出地党组织要适时举办党务知识培训班,对党员进行外出前的教育培训,利用每年“七一”,对于不能返乡的党员,通过电话、信件的方式向党员表示节日的问候,使党员增强荣誉感和党性观念。在春节、三夏等外出党员集中返乡的时间,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大家在一块学习、交流,谈自己外出打工的收获,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使外出打工的党员在自己挣钱致富的同时,也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信息、引进项目,为困难家庭传授致富技术,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之路。

4、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群体和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农民工群体和基层党建工作,将此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采取得力措施,扎扎实实抓好落实。要成立农民工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牵头部门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责任,健全有关制度法规,完善督促检查制度,加强对农民工和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逐渐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党建管理工作格局,达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全面推行目标管理,把农民工党建工作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列入党建目标考核的内容,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抓好农民工和基层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层次清晰、责任明确、上下贯通、具有较强约束力的抓落实机制,努力开创农民工党建工作新局面。

五、加强农民工群体和基层党建工作的两点建议

1、农民工群体和基层组织建设习惯上将他们纳入农村党建范畴去管理,但就其生活、工作环境来看,又完全属于城市化的。将农民工群体中的党员及其建立起来的党组织列为农村基层党建来抓,管理上明显错位,有待中组部能明确管理上的归属问题。

2、农民工群体和基层组织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地方党组织积极探索管理途径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有待于中组部尽快制定出一个指导性文件,以便输出输入地党组织统一口径协调管理。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