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竞聘 > 文化安康_浅谈安康绿色文化建设

文化安康_浅谈安康绿色文化建设

来源:竞聘 时间:2020-01-18 07:52:45 点击:
“绿色安康”战略提出后,作为其灵魂的“绿色文化”应运而生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塑造城市形象,树立文化品牌,扩大安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绿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必需不断丰富和扩展,使其在“绿色安康”整体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安康绿色环境的统帅力、绿色经济的牵引力。一、以汉水文化为基本特征的安康“绿色文化”的时代内涵“绿色文化”的概念虽然形成较晚,但其本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的。安康的绿色文化,同样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和深远的历史渊源:从“抟土造人”的人类始祖女娲,到千秋传颂的帝舜,再到“非不知,羞而不为”的“抱瓮丈人”,和以“纵横捭阖”著书立说的鬼谷子,都在这里留下了直接的遗迹传说;经久不衰的汉调二黄(汉剧),脍炙人口的安康山歌,南北兼融的民风民俗,秦蜀交杂的地方方言,培育了安康人特有的文化精神;历史久远的安康蚕丝,千年贡品的紫阳茶、桔,无不凸现了安康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历史地位。安康的历史文化自女娲始,就形成了和平、和谐、祥和的人生理想和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即“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这些思想理念经过几千年的沿袭和传承,逐步统一于汉水文化的总体框架之下,构成了安康“绿色文化”的基本内核。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后工业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崇尚自然、弘扬生态美、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并进、实现可持续发展,便成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战略选择。安康的“绿色文化”就是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新的营养、新的信息和外界文化的精华,不断创新、整合自身资源,丰富其精神和内涵,形成的既囊括汉水文化又高于汉水文化的一种全新的文化。

绿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特质,保持与经济社会的同步甚至是超前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建立在汉水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安康人民世代创造的精神财富基础上的安康“绿色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互动,又包括大气、水、森林、草原保护及退耕还林还草等环保措施。二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除了有生机、生长、生命、活力这样一些成长的特征外,也包括绿色产品以及无污染、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加工等生产方式,关键在于能够打破陈旧的思维方式和不良习惯,在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积极创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以牺牲生态效益去换取经济效益。三是主观世界的和谐进步。包括友爱、理解、宽容、善意、和平等,最主要的是与各种封建落后文化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划清界限,提倡健康、文明和向上的生活理念,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谐并进的文明发展观和社会进步观。

这种“绿色文化”的打造和构建,应该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绿色文化与特色经济的关系。绿色文化建设要与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结合起来,通过提升文化自身的品牌和价值,发展文化产业,壮大自身力量,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同时,在各项事业发展中要给予“绿色文化”合理定位,变市场配角为市场主角,变“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既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又培育其对经济发展的强大牵引力,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安康地处秦头楚尾,是我国东西南北文化交流聚散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悠久的人文传统。安康绿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在继承历史文化传统、人文精神和特色文化艺术的基础上,重新定位和认识自身在地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优劣势,站在全省甚至全国、全球的高度,对安康“绿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发展和现状进行科学、合理地界定,使其既保留汉水文化的合理内核,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引领安康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文化产业与绿色品牌的关系。随着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文化已经迅速成为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安康绿色文化的发展壮大,必须走产业化之路,按产品运行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交换、消费,着力打造几个能够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将资源、智力、人才等全部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整个经济发展。

二、安康“绿色文化”在陕西乃至中国文化格局中的价值、地位和作用

在陕西整个文化格局中,陕北是以革命文化为主旋律的“红色文化”,关中是以帝王皇权文化为基调的“黄土地文化”,陕南则是以自然和谐为特色的“绿色文化”。绿色文化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是和谐、和平、祥和。传说中的女娲,造人补天,反对战争,是人类早期采摘文化、狩猎文化向农耕文化转移过程当中,母系社会末期的一个领袖,一个代表,是早期母系社会中华民族的人之初祖。她身上所具有的聪明、勇敢、勤劳、无畏,宽容、团结、善良、柔和的美德,集中了母系社会女性领袖母仪天下,由女性来统治世界、

管理社会的一切美好特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原始、最集中的发端。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女性,不光是我们安康的、陕西的,也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的,而是全世界的。这是我们的先民世世代代口说心传,延续下来的精神的东西,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安康“绿色文化”能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根本所托、关键所在。

就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来说,中华民族的四个重大的发展转折都可以说是从陕西开始的:第一是采摘文化向农耕文化发展,即母系社会形成时期,代表人物是女娲,在陕南。第二是父系社会正式确立,形成中华民族基本格局的,代表人物是黄帝。第三是正式确立封建社会形态和封建文明的,是秦始皇。这二者都在关中。最后,彻底结束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人物是毛泽东,在陕北。这样说来,陕西是中华民族每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的开端,在中华文明史和文化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这四个伟大的历史开端中,我们陕南、安康就是中华民族发端之初母系社会这一漫长历史阶段先祖们的重要活动地,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由女娲精神衍发的“天人合一、善待生命、勇于奉献、艰苦创业”的思想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追求,经过几千年的沿续发展,再融入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丰富深厚的历史沉淀、绚丽多姿的民间文艺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进而形成的安康“绿色文化”,不光是安康的对外名片,更是陕西重要的文化资源。陕西有陕北革命文化的光辉历程,有关中封建文化的丰富土壤,再加上陕南尤其是安康绿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其文化的深厚度和影响力,其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富集程度,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无可比拟的。把这一资源保护好、开发好、建设好、利用好,无论是对旅游,对社会发展,对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安康的“绿色文化”在整个陕西乃至全国的文化格局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绿色,将是人类生活的主题;绿色文化,将是引领世界潮流的先锋力量。安康以绿色环境为基础、绿色产业为依托的绿色文化,必将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三、安康“绿色文化”的资源状况

安康,居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秦陇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接壤处。特殊的地域赋予了安康极具个性的奇丽文化的同时,又使这里的文化更富多元性和包容性,使其在接受周边文化的相互碰撞之后,一方面顽强地表现自己的固有传统,一方面吸收接纳外圈文化的精华,并不断地改装组合,为我所用。集百花于一束,熔众家为一炉,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蜀,亦秦亦楚,亦巴亦蜀,成为安康文化最基本的特征。

安康的文化历史深厚,绚丽多彩。既有女娲、鬼谷子、怀让、“三沈”等人文资源,又有汉剧、民歌、社火、花鼓等民间艺术;有陕青茶、金钱桔、茧丝绸等传统品牌,又有子午道、太极城、擂鼓台等历史名胜。这些既是安康历史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又是我们今天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安康“绿色文化”建设必须充分保护、利用和依托这些资源,充分发挥不同资源的功用和特色,树立安康形象,打造文化品牌,壮大自身力量,寻求价值“卖点”,使其对内成为我们的一种凝聚力,对外成为我们的一张“名片”,构成安康特色经济发展的内涵,既为它造势,也为它装点形象。

安康的文化资源丰富,影响深远。自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就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色(女娲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里的文化形态发生了多次大的变迁。直到明清时的湖广大移民,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到这里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类型的文化,使安康的文化兼融南北之长,并存东西之风,表现出自己不同于他人的鲜明特色。这里有着近1600年龙舟竞赛史的龙舟文化,南北杂揉、品种繁多、影响深远、特色独具的民俗文化,因茶道、茶艺、茶品而闻名于世的茶文化,以汉江号子、紫阳民歌等众多的地方民歌为基本内涵的民歌文化,由女娲神及其精神沿袭、传承和发展而来的女娲文化,集历史传说与现代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八仙文化;有着因历史名人及其精神提炼、发展而形成的“三沈”文化、鬼谷子文化,以自然风光、山水景观与人文精神组合统一的八景文化、旅游文化,以地域、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的“太极城”文化、子午道文化、边城文化,以及把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现代人文思想、中药理念相结合而形成的药文化等等。这些都是安康的先民们在世世代代的辛勤耕作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广泛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发展而来的,是安康人民团结友爱、纯朴厚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些历史文化经过相互吸纳、碰撞、交融和借鉴,既融于汉水文化这一体系之中,又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人群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形成安康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根据安康绿色文化资源的分布状况,结合各县区自身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市委及时提出了“一县一品”的绿色文化建设思路,即在安康“绿色文化”建设中,各县区都要努力挖掘当地传统文化的内涵,精心打造集中体现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为“绿色经济”的发展营造有利氛围和声势,在全市各区县形成遍地开花又独具特色和魅力的一系列地方文化节庆和文化活动。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安康的文化要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在“绿色文化”建设中,既要“百花齐放”,每个县区都要有自己的独特的品牌;又要“万紫千红”,各县区在主品牌下还应该有若干个支撑点;还要“硕果累累”,在“绿色安康”总体框架下,创造、发掘、提炼出众多的文化成果。

经过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探索和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县一品”的绿色文化品牌,并产生了较强的社会反响。从资源优势上讲,有汉滨的龙舟文化、紫阳的茶文化、岚皋的生态旅游文化、镇坪的药文化;从人文优势上讲,有石泉的鬼谷子文化、平利的女娲文化、汉阴的“三沈”文化;从区位优势上讲,有旬阳的太极城文化、白河的边城文化、宁陕的子午道文化。这是在安康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绿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概括、提炼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品牌,也是安康的形象和“名片”。当然,有些文化品牌尚在形成和探索的过程当中,如白河的边城文化、宁陕的子午道文化等,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提炼和发展。

四、安康“绿色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根据时代发展对“绿色文化”建设提出的新的要求和赋予的新的内涵,结合安康的资源状况和文化背景,全市今后的“绿色文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绿色安康”为目标,以繁荣群众文化活动为主题,以本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基础,挖掘时代内涵,打造文化品牌,形成“一县一品”的特色文化格局,使其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前导作用。

适应这一要求,安康今后的“绿色文化”建设,必须把握好四个原则:一是深入研究、发掘汉水文化的精神内涵,形成独特品牌个性,集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避同趋异,做奇做亮,形成独树一帜的县域文化品牌。二是重视历史人文信息,搜寻古迹,挖掘方志,追根朔源,从沉淀的历史信息中发掘潜力,开发和创造人文景点。三是借助名人效应,发掘传统文化,依据名人史料、神话传说,提升地域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扩张力,满足旅游审美的深层需要。四是科学考察旅游文化资源,深入探访名胜古迹的历史渊源,形象地再现各种诗文、格联、碑刻,对旅游资源的文化特色进行包装整合,实现生态旅游与人文旅游的最佳结合。

安康的“绿色文化”建设目前才刚刚起步,尚在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阶段,还有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普及绿色思想、选择绿色科技、发展绿色产品、鼓励绿色消费、倡导绿色包装、建筑绿色住宅、创作绿色文学等。这些都是安康“绿色文化”建设的必经之途、应有之义。当前,最为首要的,是要抓好以下四项工程建设:

一是绿色生态工程。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充分认识生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把绿色生态工程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推进绿色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打破行政壁垒,推动生态资源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和组合。以汉江周边、公路沿线和瀛湖库区的植树兴竹为重点,以绿色产业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加大“长防”、“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实施力度,大力发展林果、畜牧和中药产业,努力提高绿色生态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防止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确保一江清水进北京。

二是绿色精品工程。在物质产品领域,通过发展药、水、游等绿色产业,构筑“绿色安康”的发展平台,把绿色观念和绿色标准贯穿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去,加快绿色认证,迈进“绿色门槛”,推动绿色食品、绿色保健用品和绿色服务产品的生产与开发。在精神产品领域,重点突出“一县一品”绿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和文艺团体的作用,深入研究、挖掘、整理和提炼“一县一品”的文化内涵,指导、扶持、发展一批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文化走上前台,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是绿色文明工程。安康的绿色文化建设,要致力于提高人的素质,挖掘人力资源,不断提升安康的人文精神和对外形象。要抓好“千里精神文明长廊”建设和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的精神产品生产,组织创作出一批精品力作,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生态标准、绿色理念放进去,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感染力、教育力。打造社区文化品牌,加快整合社区人才资源、场地资源、物力资源,开展军民共建、警民共建、街企共建、校街共建活动,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

四是绿色形象工程。努力寻找灵活多样、易于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方式,扩大对“绿色安康”的宣传推介,提高安康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挖掘本地的传统文化资源,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如女娲文化节、茶文化节、民歌节、书法艺术节、旅游文化节等,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促进文化和经济社会的结合。通过市花、市树、市果的评选普及和建设城市雕塑、文化广场等标志性建筑,提升城市品味,融入现代意识,努力体现各具特色的城市个性和魅力,树立绿色城市品牌。深入挖掘各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对旅游景区建设进行系统的文化策划,开发旅游产品,丰富旅游项目,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及各种民俗活动的结合。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