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婚礼 >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体系解析: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体系解析:

来源:婚礼 时间:2019-11-17 08:24:19 点击: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体系解析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体系解析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思想,始终指导着我国教 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将从教育优先发展论、“三个面向”、“四有”新人、“两个尊重”、 教育改革理等5个方面来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展开研究。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将马克思主义教 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了毛泽东教育思想而发展起 来的。在探索、回答如何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邓小平对我国教 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邓小平教育思想理论 体系。

一、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指导思想 在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视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他曾多次强 调,要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发展教育。1977年,邓小平提出:“我们 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并 且指出,实现现代化不能靠讲空话,必要要有知识和人才。“我们国家要赶上世 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982年,邓小平同志陪同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日成去四川访问的途中谈到:“搞好教育和科学 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 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这些都体现了邓小平 同志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的思想。并且这一思想也得到了全党同志的认可, 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技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 三大提出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党的十四大再次强调“必 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 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 发展的战略地位”;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 七大报告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由此可见,邓小平教育思 想中的“教育优先论”已经深入到全党的思想体系中,优先发展教育已经成了全党 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灵魂——教育的“三个面向” 邓小平同志1983年10月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明确了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战略 方针,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早在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就强调了现 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的重要地位,他曾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 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 识,有人才。”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教育面向现代化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总体要求和基本价值取向。首先,需 要纠正原来计划经济体制反映在教育事业上的种种弊端,更新教育观念。其次, 要有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现代化教育内容,应革新教材内容,尤其应体现现代 科学技术发展新成果。再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第二,教育要面向世界。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 放的世界。教育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该面向世界。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采取 开放的态度来发展教育。首先,应了解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应该在充分了解世界 政治形势、经济发展以及科技、文化发展现状的前提下确定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方向。邓小平同志主张,应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具备面向世界所需要的素质。其 次,要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教育经验。应该承认,无论哪个国家、地 区,都有自己的长处,在教育发展上都有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邓小平同志主 张要结合国外优秀教材和我国实际来编写新教材。应该积极学习世界各地的先进 经验,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再次,要加强教育的国际 交流与合作。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独立自主并不等于闭关自守,自力更生 并不是盲目排外。因此,要想更好地发展教育,就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他 山之石,可以攻玉”。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将国外著名学者“请进 来”,请国外专家来中国讲学,扩展我们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可以将我国留学生 “送出去”,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增大派遣留学生的数量,并且就派遣留学生的具体 政策做出了指示。

第三,教育要面向未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仅要适应现阶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求,而且还要放眼未来,这要求教育要立足长远, “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教育要面向未来,就是 要求办教育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要着眼于未来,为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 设培养后备力量。教育要面向未来,首先需要树立长期发展的观念,不能急于求 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注定是要面向未来,为未来培养人才。既然教 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因此教育的投入、改革等均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见成效,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必然会阻碍教育的发展,一定要做好打“持 久战”的准备。其次,应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教育要面向未来,就需要把 目光放在青少年身上,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防止他们受到各种不良思潮 的影响,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从娃娃抓起”,就是把握住了未来的希望。

三、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培养“四有”新人 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 该是“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982年5月4 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的社论,将邓小平同志的题 词延伸为“培养青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强健体魄的新一 代。这不仅是学校和共青团的责任,而且要靠所有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 力。”1985年,全国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在四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培 养和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从此,“四有” 新人的口号和相关活动开始在全国流行。邓小平的“四有”新人论显示了他对青年 一代所寄予的厚望。有理想,就是要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理想就是社 会主义现代化。有文化,就是要有科学文化知识。有纪律,就是要遵守纪律和法 律。邓小平同志强调,各行各业都要加强纪律性,我国的现代化要有秩序地建设。

培养“四有”新人,是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根本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四 有”新人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论述,要遵循以下4个方面:一是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 他希望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思想进步;二是要坚持正面的教 育,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要用科学深入的说服式 教育方法,不可以采用命令强制的教育方式;四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四、“两个尊重”论——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 “两个尊重”论有着丰富的内涵。第一,它强调了知识和人才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能不能调动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并 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第二,强调脑力劳动 者是劳动者。在过去“左”的思想干扰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存在轻视科学知 识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认为知识分子是“臭老九”, 知识越多越反动,把知识分子排除在劳动者的队伍之外。邓小平的“两个尊重” 论强调了知识分子的劳动者地位,这改变了以往人们把劳动者只看成从事体力劳 动的人的片面认识。第三,营造了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两个尊重”论提出之后,邓小平同志还提出,“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 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接着推出了正确的人才评价标准,改善了知识分子的 生活待遇,改革了人事管理制度。在这种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 下,广大劳动者和全体人民的素质得以提高。

在新时期,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确立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指导地位,进一 步深入学习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以科学的思想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在新 时期的发展,不断解决现实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创造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辉煌。

我们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要全面、深入的把握其实质和内涵,尊重我国 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依据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创 新和发展邓小平教育思想。

作者:王鹏 来源:经济视角·中旬刊 2012年4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