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婚礼 >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_《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精选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_《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精选

来源:婚礼 时间:2019-08-03 15:43:16 点击: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精选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精选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精选篇一:刘邦和项羽 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以后,各地的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

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陈胜派兵遣将分头去接应各地起义,他们节节胜利,占领了大批地方。

但是因为战线长,号令不统一,有的地方被六国旧贵族占了去。起义不到三个月, 赵、齐、燕、魏等地方都有人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自立为王。

陈胜派出周文率领的起义军向西进攻,很快攻进关中(指函谷关以西 地区),逼近秦朝都城咸阳。秦二世惊慌失措,赶快派大将章邯(音hán)把在骊山 做苦役的囚犯、奴隶放了出来,编成一支军队,向起义军反扑。原来的六国贵族 各自占据自己的地盘,谁也不去支援起义军。周文的起义军孤军作战,终于失败。

吴广在荥阳被部下杀死。起义后的第六个月,陈胜在撤退的路上被叛徒杀害了。

陈胜、吴广虽然死了,可是由他们点燃起来的反抗秦朝的那把火正在 到处燃烧。在南方的会稽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

声势更大。

在会稽郡起兵的是项梁和他的侄儿项羽。项梁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

楚国被奏国大将王翦攻灭的时候,项燕兵败自杀。项梁老想恢复楚国。他的侄儿 项羽身材魁梧,又挺聪明,项梁亲自教他念书识字。可是项羽才学了几天,就不 愿学下去。项梁又教他学剑,项羽学了一阵子,也扔下了。

项梁很生气,可项羽满不在乎地说:“念书识字有什么用处学会了, 不过记记自己的名字;剑学好了,也只能跟几个人对杀,没什么了不起。要学, 就要学打大仗的本领。” 项梁听他的口气不小,就把祖传的兵书拿出来,给他学。项羽一听就 懂,可是略略懂得个大意,又不肯深入钻下去了。项梁本是下相(今江苏宿迁西 南)人,因为跟人结了冤仇,避到会稽郡吴中来。吴中的年青人见他能文能武, 都很佩服他,把他当老大哥看待。项梁也教他们学兵法,练本领。

这回儿,他们听到陈胜起义,觉得是个好机会,就杀了会稽郡守,占领了会稽郡。不到几天,拉起了一支八千人的队伍。因为这支队伍里大都是当地 的青年,所以称为“子弟兵”。

项梁、项羽带着八千子弟兵渡过江,很快打下了广陵(郡名,治所在 今江苏扬州市),接着又渡过淮河,继续进军。一路上又有各地方的起义队伍来 投奔项梁,和他们联合起来。

第二年,有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由刘邦带领,来投靠项梁。

刘邦本来是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在秦朝统治下,做过一名亭长(秦朝 十里是一亭,亭长是管理十里以内的小官)。

有一次,上司要他押送一批民伕到骊山去做苦工。他们一天天赶路, 每天总有几个民伕开小差逃走,刘邦要管也管不住。但是这样下去,到了骊山也 不好交差。

有一天,他和民伕们一起坐在地上休息。他对大家说:“你们到骊山 去做苦工,不是累死也是被打死;就算不死,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回乡。我现 在把你们放了,你们自己去找活路吧!” 民伕们感激得直流眼泪,说:“那您怎么办呢” 刘邦说:“反正我也不能回去,逃到哪儿是哪儿。” 当时,就有十几个民伕情愿跟着他一起找活路。刘邦同十几个民伕逃 到芒砀(音mángAdàng)山躲了起来。过了几天,聚集了一百多人。

沛县县里的文书萧何和监狱官曹参(音shēn)知道刘邦是个好汉,很同 情他,暗暗地跟他们来往。

赶到陈胜打下了陈县,萧何和沛县城里的百姓杀了县官,派人到芒砀 山把刘邦接了回来,请他当沛县的首领。大家称他沛公。

刘邦在沛县起兵以后,又招集了两三千人,攻占了自己的家乡丰乡。

接着他带了一部分队伍攻打别的县城,不料留在丰乡的部下叛变。刘 邦得到这个消息,要回去攻打丰乡,可是自己的兵力不足,只好往别处去借兵。他到了留城(今江苏沛县东南),正好张良也带着一百多人想投奔起义 军。两人遇在一起,很谈得来。他们一商量,觉得附近的起义队伍中,只有项梁 声势最大,决定去投奔项梁。

项梁见刘邦也是一个人才,就拨给他人马,帮助他收回丰乡。从此, 刘邦、张良都成了项梁的部下。

陈胜、吴广等主要起义领袖死了以后,由于各地起义的领导权都落在 旧六国贵族手里,彼此争夺地盘,闹得四分五裂。秦国的大将章邯、李由,想趁 机会把起义军一个个击破。

在这个紧要关头,项梁在薛城召开了会议,决心把起义军整顿一下。

为了扩大号召,项梁听了谋士范增的意见,把流落在民间的楚怀王的孙子(名叫 心)找了来,立为楚王。因为楚国人对当年楚怀王受骗死在秦国,一直为他抱不 平。为了提高号召力,大家把他的孙子仍称作楚怀王。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精选篇二:鸿门宴 项羽接受了章邯投降之后,想趁着秦国混乱,赶快打到咸阳去。

大军到了新安(今河南新安)投降的秦兵纷纷议论说:“咱们的家都在关 中,现在打进关去,受灾难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是打不进去,楚军把我们带到东 边去,我们的一家老小也会被秦朝杀光。怎么办” 部将听到这些议论,去报告项羽。项羽怕管不住秦国的降兵,就起了 杀心,除了章邯和两个降将之外,一夜之间,竟把二十多万秦兵全部活活地埋在 大坑里。打那以后,项羽的残暴可就出了名。

项羽的大军到了函谷关,瞧见关上有兵守着,不让进去。守关的将士 说:“我们是奉沛公的命令,不论哪一路军队,都不准进关。” 项羽这一气非同小可,命令将士猛攻函谷关。刘邦兵力少,不消多大 功夫,项羽就打进了关。大军接着往前走,一直到了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 北),驻扎下来。

刘邦手下有个将官曹无伤,想投靠项羽,偷偷地派人到项羽那儿去密 告,说:“这次沛公进入咸阳,是想在关中做王。”项羽听了,气得瞪着眼直骂刘邦不讲理。

项羽的谋士范增对项羽说:“刘邦这次进咸阳,不贪图财货和美女, 他的野心可不小哩。现在不消灭他,将来后患无穷。” 项羽下决心要把刘邦的兵力消灭。那时候,项羽的兵马四十万,驻扎 在鸿门;刘邦的兵马只有十万,驻扎在灞上。双方相隔只有四十里地,兵力悬殊。

刘邦的处境十分危险。

项羽的叔父项伯是张良的老朋友,张良曾经救过他的命。项伯怕仗一 打起来,张良会陪着刘邦遭难,就连夜骑着快马到灞上去找张良,劝张良逃走。

张良不愿离开刘邦,却把项伯带来的消息告诉了刘邦。刘邦请张良陪 同,会见项伯,再三辩白自己没有反对项羽的意思,请项伯帮忙在项羽面前说句 好话。

项伯答应了,并且叮嘱刘邦亲自到项羽那边去赔礼。

第二天一清早,刘邦带着张良、樊哙和一百多个随从,到了鸿门拜见 项羽。刘邦说:“我跟将军同心协力攻打秦国,将军在河北,我在河南。我自己 也没有想到能够先进了关。今天在这儿和将军相见,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哪儿 知道有人在您面前挑拨,叫您生了气,这实在太不幸了。” 项羽见刘邦低声下气向他说话,满肚子气都消了。他老老实实地说:
“这都是你的部下曹无伤来说的。要不然,我也不会这样。” 当天,项羽就留刘邦在军营喝酒,还请范增、项伯、张良作陪。

酒席上,范增一再向项羽使眼色,并且举起他身上佩带的玉玦(音jué, 古代一种佩带用的玉器),要项羽下决心,趁机把刘邦杀掉。可是项羽只当没看 见。

范增看项羽不忍心下手,就借个因由走出营门,找到项羽的堂兄弟项 庄说:“咱们大王(指项羽)心肠太软,你进去给他们敬酒,瞧个方便,把刘邦杀了 算了。” 项庄进去敬了酒,说:“军营里没有什么娱乐,请让我舞剑助助兴吧。” 说着,就拔出剑舞起来,舞着舞着,慢慢舞到刘邦面前来了。项伯看出项庄舞剑的用意是想杀刘邦,说:“咱们两人来对舞吧。” 说着,也拔剑起舞。他一面舞剑,一面老把身子护住刘邦,使项庄刺不到刘邦。

张良一看形势十分紧张,也向项羽告个便儿,离开酒席,走到营门外 找樊哙。樊哙连忙上前问:“怎么样了” 张良说:“情况十分危急,现在项庄正在舞剑,看来他们要对沛公下 手了。” 樊哙跳了起来说:“要死死在一起。”他右手提着剑,左手抱着盾牌, 直往军门冲去。卫士们想拦住他。樊哙拿盾牌一顶,就把卫士撞倒在地上。他拉 开帐幕,闯了进去,气呼呼地望着项羽,头发像要往上直竖起来,眼睛瞪得大大 的,连眼角都要裂开了。

项羽十分吃惊,按着剑问:“这是什么人,到这儿干么” 张良已经跟了进来,替他回答说:“这是替沛公驾车的樊哙。” 项羽说:“好一个壮士!”接着,就吩咐侍从的兵士赏他一杯酒,一只 猪腿。

樊哙一边喝酒,一边气愤地说:“当初,怀王跟将士们约定,谁先进 关,谁就封王。现在沛公进了关,可并没有做王。他封了库房,关了宫室,把军 队驻在灞上,天天等将军来。像这样劳苦功高,没受到什么赏赐,将军反倒想杀 害他。这是在走秦王的老路呀,我倒替将军担心哩。” 项羽听了,没话可以回答,只说:“坐吧。”樊哙就挨着张良身边坐下 了。

过了一会,刘邦起来上厕所,张良和樊哙也跟了出来。刘邦留下一些 礼物,交给张良,要张良向项羽告别,自己带着樊哙从小道跑回灞上去了。

刘邦走了好一会,张良才进去向项羽说:“沛公酒量小,刚才喝醉了 酒先回去了。叫我奉上白璧一双,献给将军;玉斗一对,送给亚父(“亚父”原是项 羽对范增的尊称)。” 项羽接过白璧,放在座席上。范增却非常生气,把玉斗摔在地上,拔出剑来,砸得粉碎,说:“唉!真是没用的小子,没法替他出主意。将来夺取天下 的,一定是刘邦,我们等着做俘虏就是了。” 一场剑拔弩张的宴会,终算暂时缓和了下来。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精选篇三:萧曹两相国 汉惠帝即位第二年,年老的相国萧何病重。汉惠帝亲自去探望他,还 问他将来谁来接替他合适。

萧何不愿意表示意见,只说:“谁还能像陛下那样了解臣下呢” 汉惠帝问他:“你看曹参怎么样” 萧何和曹参早年都是沛县的官吏,跟随汉高祖一起起兵。两个人本来 关系很好,后来曹参立了不少战功,可是他的地位比不上萧何。两个人就不那么 和好。但是萧何知道曹参是个治国的人才,所以汉惠帝一提到他,他也表示赞成, 说:
“陛下的主意错不了。有曹参接替,我死了也安心了。” 曹参本来是个将军,汉高祖封他长子刘肥做齐王的时候,叫曹参做齐 相。那时候,天下刚安定下来,曹参到了齐国,召集齐地的父老和儒生一百多人, 问他们应该怎样治理百姓。这些人说了一些意见,但是各有各的说法,不知听哪 个才好。

后来,曹参打听到当地有一个挺有名望的隐士,叫盖公。曹参把他请 了来,向他请教。这个盖公是相信黄老学说的(黄老就是指黄帝老子),主张治理 天下的人应该清静无为,让老百姓过安定的生活。

曹参依了盖公的话,尽可能不多去打扰百姓。他做了九年齐相,齐国 所属的七十多座城都比较安定。

萧何一死,汉惠帝马上命令曹参进长安,接替做相国。曹参还是用盖 公清静无为的办法,一切按照萧何已经规定的章程办事,什么也不变动。

有些大臣看曹参这种无所作为的样子,有点着急,也有的去找他,想 帮他出点主意。但是他们一到曹参家里,曹参就请他们一起喝酒。要是有人在他跟前提起朝廷大事,他总是把话岔开,弄得别人没法开口。最后客人喝得醉醺醺 地回去,什么也没有说。

汉惠帝看到曹相国这副样子,认为他是倚老卖老,瞧不起他,心里挺 不踏实。

曹参的儿子曹窋(音zhú),在皇宫里侍候惠帝。惠帝嘱咐他说:“你回 家的时候,找个机会问问你父亲:高祖归了天,皇上那么年轻,国家大事全靠相 国来主持。可您天天喝酒,不管事,这么下去,怎么能够治理好天下呢看你父亲 怎么说。” 曹窋趁假期回家去的时候,就照惠帝的话一五一十跟曹参说了。

曹参一听,就上火了,他骂着说:“你这种毛孩子懂得个什么,国家 大事也轮到你来噜苏。”说着,竟叫仆人拿板子来,把曹窋打了一顿。

曹窋莫名其妙地受了责打,非屈,回宫的时候当然向汉惠帝诉说了。

汉惠帝也感到很不高兴。

第二天,曹参上朝的时候,惠帝就对他说:“曹窋跟你说的话,是我 叫他说的,你打他干什么” 曹参向惠帝请了罪,接着说:“请问陛下,您跟高祖比,哪一个更英 明” 汉惠帝说:“那还用说,我怎么能比得上高皇帝。” 曹参说:“我跟萧相国比较,哪一个能干” 汉惠帝不禁微微一笑,说:“好像不如萧相国。” 曹参说:“陛下说的话都对。陛下不如高皇帝,我又不如萧相国。高 皇帝和萧相国平定了天下,又给我们制订了一套规章。我们只要按照他们的规定 照着办,不要失职就是了。” 汉惠帝这才有点明白过来。

曹参用他的黄老学说,做了三年相国。由于那时候正在长期战争的动乱之后,百姓需要安定,他那套办法没有给百姓增加更多的负担。因此,当时有 人编了歌谣称赞萧何和曹参。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萧规曹随”。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