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代表发言 > 有关书法的散文作品 关于书法的散文

有关书法的散文作品 关于书法的散文

来源:代表发言 时间:2019-09-11 18:12:06 点击:

有关书法的散文作品

有关书法的散文作品 有关书法的散文作品:学书法的随想 书法,这个精神乌托邦,一旦有缘邂逅而一见钟情,从此就让您走上 一条漫长无尽的缠绵之路,尽管半个多世纪以来,星移斗转,工作更替,艺途长 驿,荒郊逆旅、星级酒店,若存若忘、绵绵不尽……没日没夜……自我陶醉而无 法自拔焉。

真感谢祖先,发明了这么一种绝佳的融实用、艺术、修炼、娱乐、贻 养天年于一体的生活方式。

工具极简,一管一墨一纸一帖一人,方式宜人,士农工商、贩夫走卒、 男女老少咸宜。

当年在南海服役时说走就走,一只子弹箱载有文房四宝,到了地头营 房用砖头垒起来就是“画案”,每每拖着疲惫的身躯从海上执行任务归来,沖个凉, 就会打开“书箱”,请出墨宝,笔情墨趣,殷殷书光,滔滔文脉与天风海水、年轻 的水兵交相辉映、气韵蒸腾,椰风海韵,雨打芭蕉,竹影横斜,笔走龙蛇,一挥 倾情。

好爽! 我是我们当地最后一届私塾生,先生是一个很典雅很慈祥的老姑娘谭 老师。无疑写大仿就是从谭老师的私塾馆里开始的,但有记忆的是大概五、六岁 时的一天晌午,恩师景黄先生神秘兮兮地从他书案右下的书柜里找出一本用发黄 的报纸裹了一层又一层的《黄自元间架结构72法》,(那可是文革劫后“封、资、 修”的余物啊!仿佛就是上苍给我的馈赠!)我一看就喜欢上了,不知写了多少年, 后来先生又给了我一本《唐人摩兰亭墨迹三种》,我一直是临的冯承素版本。

1979年10月穿上军装打上背包南下,与大家不同的是我还斜挎一个画 夹,里面装了宣纸与《兰亭序》(30多年后遇到当时接兵的张排长,张笑曰还有 这样去当兵的吗)。

现在回忆起来,当兵的生涯里除了我很自豪的潜水专业技术,那个时期我还做对了三件事:
一:练功,让我强壮勇武膂力过人。

二:读书,让我思维活跃敏捷、下笔千言倚马可待,1985年解甲归来 复习一个月就通过了全国文科美术类专业的高考,圆了大学梦。

三:还有一件就是临帖,五年如一日未尝一日废离,每一月寄一页字 给先生,先生用红笔画卷卷,写评语,再寄回部队,我再细细把玩,以是把书法 童子功练成了少年功。在当兵岁月的回忆中最令人心旷神怡的就是写字。

那个心境啊! 多少年后这个心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一不留神心有灵犀,犹如经过 黑夜天地氤氲之气的滋润,晨曦中叶脉上凝成一粒晶莹剔透的露珠,这便是 我 的处女作《米字格系列之一》。

临退伍前的一天傍晚,我把写了五年的字的纸用拖车拖到海边,点上 一根火柴,坐看大海与空中字纸的火焰,质本洁来还洁去,火光印红了年轻海军 士兵稚嫩的脸,触动了心中萌动久远的与生俱来的信念。我竟然没留一幅我当时 写的字!(现在有点遗憾)我总认为将来会写的更好! 一幌近五十多年过去了,学习书法的经历教会了我思考艺术的方法论 及基本功,驾驭毛笔、字形、墨法、行气、章法的能力教会了我对“抽象艺术” 的渐悟与顿悟。加之以对南拳、散打的习练,耐力、爆发力、弹跳、柔韧、平衡、 反应、体能的多位一体,融汇惯通。对诗词歌赋的触摸,对碑文、序文、铭文的 解读与思考,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时空变化,面壁凝心,妙道凝玄,空外 迷天,其艺术创作的综合因素皆有赖于书法的研习与持久的磨练。

当然惭愧的是我至今从来没有想到过要成为书法家。我总觉得“书法 家”离我很遥远,我个人认为世人所说的书法家充其量是书家而已,而谈上法实 在是件了不得的事! 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 ,窥天鉴地,明阴洞阳,贤哲 罕穷其数,而况乎我等蠢蠢凡愚、名利之辈耳。

但小生确实是从研习碑帖中,书法的把玩中催生了中国美术史上前无古人的“当代郑忠艺术”,就象人们所说“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我吃的是传统的 精华,创造出(寻找)的是现代式艺术的天问。

几十年如一日,每天作为功课“即境炼心”,心记目识,优游涵孕,独 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对于我来说,临帖练字恰恰是一个与神秘境界衔接的通道。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由眼到手,由手到身,由身到心,由心到性,由性到命,由命到玄, 玄之又玄,下学而上达,与我心有切切焉! 故以无心无为,无功无累,不求上进,欢喜解脱,询求大道,福慧双修, 资善成善,妙化所凝,岂仅仅书写也而已矣 有关书法的散文作品:爱好书法 散文作者: 苏任 五月二十四日,河口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联合举办了“交通杯”大型 书法展。

参展的一百多福作品,集中体现着河口区近几年来书法艺术的最新成 就。作品广搏宽宏与小巧玲珑并存,从寻丈宏制到华润小品;从泼墨挥毫到惜墨 如金;从笔走龙蛇到章法森严;从浓淡自然到枯湿婉转;从清丽遒劲到飘逸流动;从 厚重朴拙到轻若浮云;从骨架劲挺到珠圆玉润。一件件墨宝香色并蓄,赏心悦目、 墨香沁脾。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书法巨匠更是层出不穷,这就 将毛笔这种单纯用于记载的功效提升为一种文化美学。这种美学是直观的、直楔 入人心的,亘古常青的,它能够融会贯通,它可以雅俗共赏,它能够将格格不入 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机衔接在一起。

书法艺术带给人们视觉享受绝不仅仅是表观简单的方圆并用、撇捺展 放的墨痕,还会带给人以高深的精神层面。它是一种精神内涵的承延和彰显;是 一种艺术品格的升华;是一种于喧嚣闹市、污浊社会环境、动荡变革、烽火狼烟 乱局中心灵上的抚慰与熨帖;是一种人们构筑理想、规避现实的途径。当人们在 轻言细语品骘幅幅书法作品时,仿佛是进入了精神皈依的桃源乐土。这里没有大 声喧哗,没有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低俗、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你我慢慢浸泡在一种静美的恬淡中,物我两忘,微微而笑。

历代书法家书法创作的见解、领悟、体验、总结、升华都指向一个辽 阔的文化美学空间。南齐书法家王僧虔说:“书法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 是说神大于形,神魄统摄形体。让《兰亭序》真迹陪葬的唐太宗说:“夫字以神 威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这也是强调神形兼备,神为最重。这就把 书法艺术的真谛以文字美学形式呈现了出来。

孙过庭《书谱》中说:“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指出了书法创作的袭 承性与历史沿革性是不可分割的一脉相通。也就是书法美具有多重性和融合性。

书法美不仅有着承古之美,而且有着当代之美。对于书法呈现出来的 艺术美,孙过庭赞叹道:“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 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 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 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 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相信读了这段美文,一个并不在意书法的人也会怦然心动,说不定还 有可能痛下决心,始入道书法。但书法艺术,最讲究功力。功力就非一蹴而就, 非一曝十寒,非走马观花,非眼高手低。很多书法大家穷其一生都在苦修。因此 书法虽美,成长之路却荆棘丛生,确不是那么易得的。爱好书法者,无不朝夕心 摹手追。

书法对于一般爱好者或许不会带来切身的经济利益,但是,爱好者如 云,乃在于书法艺术提供了一种殿堂,营造了一种洗涤浮躁心灵的翰墨呼吸。在 现实中疲惫身心的人们会在此得到解放和潇洒,得到静怡和安和。这或许正是中 国书法艺术生命常青的土壤。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