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代表发言 > [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古代著名的爱情故事

[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古代著名的爱情故事

来源:代表发言 时间:2019-08-15 17:44:56 点击:

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

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 关于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真实性与审美性的讨论仍是当下学术研 究的热点之一,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 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生死与共---------董小宛和冒襄冒襄 (1611—1693) 字辟疆,自号巢民,又号朴巢,江苏如皋人,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冒 襄生于官僚家庭,其父冒起宗为明崇祯朝大臣,官至佥都御史。冒襄自幼聪明, 生性敏慧,仪貌出众,举止蕴藉,吐纳风流,他早负才名,精于音律,长于书法, 诗文俱佳,得晚明文坛领袖董其昌、陈继儒的赏识。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 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明季他又以风节文章领导复社, 主盟文坛,名列“明末四公子”之目。卓绝的修养,得天独厚的际遇,使其享有盛 誉。

才自清明志自高,冒襄有过人的才艺,十岁能作诗文,十四岁刊行诗 集,十六岁中秀才。他聪颖勤学,博通经史,下笔千言,但科举道路都不顺利。

主要是因为其见解与权贵不合,结果六次参加乡试,仅两中副榜。后来“督抚以 监军荐,御史以人才荐,皆以亲老辞,康熙中复以山林隐逸及博学鸿词荐,亦不 就”,冒氏负才使气,轻财高义,刚毅沉稳,疾恶如仇,眼界甚高,终身没有涉 足官场。

冒襄温文尔雅,崇尚名节,才气横溢,风流倜傥,与侯方域、陈贞慧、 方以智并称“明末四公子”。他们年龄相仿,意气相投,或结伴同游,或诗酒唱和, 或抨击阉党,或议论朝政,希望改革政治,挽救国家危亡。冒襄雄才大略、英豪 气概领一时之秀,官僚家庭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使他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领 导复社、几社,主持东南文柄,“励经济,修名节,不以功名势利为念”。一心想 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在南京时经常高朋满座,诗酒唱和,高谈阔论,以天下为 己任,大有不可一世之概。这也是明末文化的一大特征。

崇祯三年(1630年)他首赴南京乡试,因病阻场,结识了复社名流张溥、 杨廷枢,由此加入复社,并参与领导事宜。后在秦淮大会东林遗孤,参加起草《留 都防乱公揭》,抨击阮大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阮大铖之流如过街老鼠。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明亡;随后,清兵入关,建立大清国。

南京的明朝旧臣建立了弘光政权。阉党余孽阮大铖投靠马士英,当上了南明的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他要报复复社诸君子。冒襄连夜逃往扬州,靠了史可法的荫 庇,才躲过了这场灾难。清兵平定全国后,降清的复社成员陈名夏曾从北京写信 给隐居的他,信中转达了当权人物夸他是“天际朱霞,人中白鹤”,要“特荐”他。

但冒襄以痼疾“坚辞”。康熙年间,清廷开“博学鸿儒科”,下诏征“山林隐逸”。冒 襄也属应征之列,但他视之如敝履,坚辞不赴。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他以明朝遗民 自居,淡泊明志,决不仕清的心态和节操。他曾自述:“鬻宅移居,陋巷独处, 仍手不释卷,笑傲自娱。每夜灯下写蝇头小楷数千,朝易米酒。”表达了他不事 二姓的遗民心态,这一点是冒襄一生中最为闪光的地方。

与此同时,他缅怀亡友,收养东林、复社和江南抗清志士的遗孤。他 曾在如皋抚养抗清志士遗孤二十多人,其中包括“明末四公子”陈贞慧的儿子陈其 年、方以智的儿子方中通、方中德,安徽戴本孝兄弟,魏大中的孙子魏允楠等, 陈其年在如皋冒府生活长达八年之久。他们的生活、交游费用全出自冒氏。冒襄 在秦淮为复社子弟讲学,场面可观,堪称盛会。冒襄还曾在灾年施粥赠药,接济 灾民达九个多月。这既说明冒襄讲义气,重友情,忧国忧民,也说明他拥有丰厚 的财富。由于冒氏本人从小养尊处优,缺乏创造财富的本领,父亲去世以后,开 支不减,家境日渐衰落,以致他晚年靠卖字为生。入清后他不愿仕进,终日诗酒 自娱,不应鸿博之荐,晚年结庐隐居,是其政治信念的体现。所以他的风节文章 在海内深孚重望。他的逝世被世人誉为“东南故老遗民之流风余韵于是乎歇绝矣”。

才子佳人结良缘,冒襄不仅是热血书生,还是风月场上的翩翩公子, 据说其人“姿仪天出,神清彻肤……举凡女子见之,有不乐为贵人妇,愿为夫子 妾者无数”。可见冒襄魅力无穷。自古才子佳人的故事不胜枚举,而大才子冒襄 的情感故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年),冒襄来到南京参加科举考试,在闲谈中, 他听到方以智、侯方域对董小宛赞不绝口,不禁对这位传说中的冰清玉洁的“冷 美人”大感好奇。董小宛,名白,字青莲,又名宛君,因父母离异生活贫困而沦 落青楼。她容貌秀丽,气质超尘脱俗。董氏名与字均同于李白,是因仰慕唐代大 诗人李白而起的。她与秦淮南曲名妓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 卞玉京、李香君八人,被时人誉为“金陵八绝”“秦淮八艳”。小宛生于南曲青楼之 中,其母陈氏为南曲歌妓,其父董旻为门下清客。小宛自小聪颖,八岁时就跟一 班清客文人学诗、习画、作戏、操琴,十三四岁的时候,琴样书画莫不知晓,诗 词文赋样样精通。15岁时做的《彩蝶图》,上有小宛题词,并有二方图章印记, 还有近人评价很高的题诗。小宛还自幼爱读屈原的《离骚》,杜少陵、李义山的诗以及花蕊夫人,王珪宫的词;并编有记载古代才女事迹的《奁艳》一书。小宛 不但才思敏捷,通诗达词,精琴工画,擅长昆曲,而且善于食经茶道,董小宛真 正算得上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大美女。

风流才子冒襄自然十分渴望结识这样的佳人,尤其是在科考失意之后, 更想舒解心中的郁闷,于是慕名到秦淮河去寻访董小宛,可惜她外出了,几次都 没有见着。直到准备离开金陵的前夕,冒襄由方以智引见,终于得以与董小宛在 苏州半塘相晤。当夜董小宛刚刚参加酒宴归来,正微带醉意斜倚在床头。冒公子 只好隔帘相望,称赞小宛可谓是“香姿玉色,神韵天然”。冒襄自我介绍后,董小 宛称赞说:“早闻四公子大名,心中倾佩已久!冒公子果然是异人!异人!”之后董小 宛话语不多,冒襄见她娇弱不堪,怜惜伊人酒后神倦,坐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匆匆 离去。就是这半个时辰的交谈,却使董小宛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董小宛其实早已经从李香君处听说了冒襄的才名,和许多秦淮女子一 样,她心中企慕不已。自从那一次见面后,她便开始了对冒襄的期盼和含而不露 的追求。虽然董小宛多次向冒襄表示过倾慕,但均未得到他的首肯。后来众人才 知道,风流多情的冒襄早已属意吴门名妓陈圆圆,并于1641年“订嫁娶之约”。然 而次年冒襄第六次乡试途经苏州,重访陈圆圆时,已是人去楼空,陈圆圆被国丈 田弘强买而去,送进了宫中。他遍寻陈圆圆不着,一时心情抑郁,怅惘无及。于 是与朋友一道乘舟夜游,竟然鬼使神差地又来到了董小宛的门前。

第二次冒董相会,小宛正在病中,也是斜卧床头,只是上次带着淡淡 的笑容,这次却是满脸的凄怆,一副心力交瘁的样子。冒襄大有同病相怜之感, 满怀同情地将她宽慰一番。见她病体虚弱,冒襄几次提出早早归去,董小宛却殷 勤挽留,两人直谈到深夜才分手告别。小宛告诉冒襄:“我十有八日寝食俱废, 沉沉若梦,惊魂不安。今一见君,便觉神怡气爽。”没想到冒公子的神采风姿竟 然能起到药石所不及的作用。

这次相会董小宛向冒襄表达委身之意,然而董小宛的这一番款款深情, 冒公子确是始料不及的。冒襄借酒醉敷衍过去,第二天匆忙告别。小宛无奈之下 只好说:“既然公子要走,我都梳好妆了,就一路送送你吧。”这一送,就一连送 了二十七天,从浒关走到北固,冒襄也一连回绝了她二十七次。到了金山的时候 小宛指江发誓说:“妾此身如江水东下,断不复返吴门!”这样几次三番,相送相 追,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情感愈来愈浓。《影梅庵忆语》中,冒襄偕董小宛同游 金山、苏州、杭州,登金山时,“山中游人数千,尾余两人,指为神仙”,可谓轰 动一时。就在这年冬天,在柳如是的斡旋下,由钱谦益出面给小宛赎身,然后从半塘雇船送到如皋。次年春,冒董结成伉俪,他们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了九年。夫 妻二人时常弹琴和唱,吟诗作对,游山玩水,真是一对神仙眷侣。

小宛来到冒家后一洗铅华,尽心尽力服侍冒襄家人,事事亲力亲为。

冒襄的母亲和正妻也都很喜欢她,不但如此,小宛还要负责督导冒襄的两个儿子 读书,算是兼任家庭教师,董小宛虽然生性温柔,但看来却是非常有管理才能的 女性。她到冒家之后,日常琐事都是由小宛一手操办,井井有条。可谓是冒襄的 贤内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宛有一手过人的厨艺,据说现在扬州的名小吃“董 糖”和“董肉”是小宛发明出来。人们把小宛列为古代十大名厨之一。冒襄自称在 与董小宛共同生活的这九年里是“折尽一生清福”。

短暂的幸福宁静生活很快过去了。甲申之变后清军南下,冒襄一家不 得不辗转逃难。明亡后冒家生活艰难,冒襄大病了三次,全靠董小宛悉心照顾才 保住了性命。冒襄患病,都是小宛一路不眠不休地照顾。他后来回忆道:“此百 五十日,姬仅卷一破席,横陈榻旁。寒则拥抱,热则披拂,痛则抚摸,或枕其身, 或卫其足,或欠身起伏,为之左右翼。”董小宛辛苦侍疾、无微不至,这种劳累 的生活,最终吞噬了董小宛年轻的生命。在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初二,一代名 妓董小宛病死在水绘园影梅庵家中,年仅二十八岁。冒襄作《影梅庵忆语》二千 四百言以哭之,家人和亲友都哀悼不胜。

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生死与共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司马相如,字长卿,是蜀郡成都人,好读书,善弹琴,风流洒脱,文 章写得很漂亮,特别擅长写赋。他与王吉是好朋友,王吉曾对他说:“你在外面 游学,如果官运不好,日子不好过,就到临邛找我。”有一天,司马相如真的来 投奔了王吉。

两人携手来到客厅,司马相如向王吉谈了近几年的行踪,王吉知道了 相如尚未成家,便向他说起,临邛首富卓王孙有个女儿卓文君,生得聪明无比, 美貌无双,如今在娘家守寡。与相如是天生的一双。司马相如听了,不好意思地 摇了摇头。王吉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事在人为。

卓王孙知道司马相如是有名的文人,便宴请了他,并顺便发了一百多 张请帖,邀请了很多县中的官员与有名望的人。宴会开始,卓王孙带领众宾客向司马相如敬酒,少不了说了许多奉承 话。正在大家喝得高兴的时候,王吉向大家介绍说:“相如先生是当今第一名流, 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奏也弹得很好。今天有佳宾美酒,何不请相如先生弹奏一 曲呢”众人听了,齐声叫好。司马相如推辞了一番,便弹奏起来,先弹了一支短 曲,后来偷看到竹帘后面有一个影影绰绰穿白衣服的女子在听琴,知道是卓文君, 就施展自己高超的琴技,弹起了一曲凤求凰,通过琴声,向卓文君表达了自己求 爱的心情。原来,卓文君听说司马相如来做客,早就想见识一下这位大才子。她 本来就喜爱音乐,听到琴声,就偷偷地躲在帘子后面看。卓文君深懂琴理,听出 了琴声中的意思。而宴席上的宾客,当然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为了恭维司马 相如,一味地拍手叫好。

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 奔。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如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如君 亲自当垆卖酒,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没办法,还是面子重要,只得送了一 大笔钱给他们。

后来司马相如被召到朝廷,汉武帝接见了他,问他道:“《子虚赋》 是你写的吗” 司马相如非常自负地回答说:“是的,陛下,《子虚赋》正是臣写的。

不过,那是写诸侯的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若准臣陪陛下游猎,臣可写出天子 游猎赋献给陛下。” 汉武帝听了非常高兴。为司马相如安排了豪华的住处,给以优厚的待 遇。第二天就带了司马相如等人去上林游猎。没过几天,司马相如就挥洒大笔, 写出了一篇《上林赋》,呈献给汉武帝。汉武帝读了《上林赋》,感到十分满意, 心中高兴,就封了司马相如一个郎官(帝王的侍从官)。

后来,司马相如曾经作为汉武帝的专使招抚了夜郎归顺汉朝,很得武 帝的赏识。邛、鮈、冉、鮉一带地区各族首领见夜郎归顺了汉朝,也表示愿意归 顺汉朝。于是汉武帝就封司马相如为中郎将,手持皇帝的旄节,去招抚这些地区 的部族。他一去就是好几年,卓文君非常思念丈夫,给丈夫司马相如写了数字情 书。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说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十二月里有三九天,十一月天渐寒,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 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全,七夕银河鹊桥断,六月酷暑别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端 阳把龙舟看,四月桑芋无心去养蚕,三月春风打桃花散,二月风筝断了线,一片 痴心梦里到关山,可怜我多情白娘子,偏想无情的小许官,郎啊郎,下一世你为 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顺利地完成了使命,汉武帝十分满意,重赏了他。不久,有 人上书给汉武帝,说司马相如出使时曾接受了很多金钱贿赂,武帝信以为真,就 罢免了司马相如的官职。

司马相如家中富有,也乐得清闲自在,就把家搬到茂陵,与卓文君过 着悠闲舒服的生活。

据传说,司马相如发迹后,渐渐耽于逸乐、日日周旋在脂粉堆里,直 至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卓文君忍无可忍,因之作了这首《白头吟》,呈递相如。

楚调曲·白头吟 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徙徙。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随诗并附书曰:“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 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据传司马相如阅毕这一诗一书后,忆及当年恩爱,遂绝纳妾之念,夫 妇和好如初。

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生死与共苏轼和王弗-生死两茫茫王弗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乡贡进士王方之女。苏东坡十九岁时, 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 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 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 意笃,恩爱有加。可惜天命无常,王弗27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 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
“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 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 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 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那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 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里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 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