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讲座 > [基于儿童的科学备课策略发展] 有效备课的策略与方法

[基于儿童的科学备课策略发展] 有效备课的策略与方法

来源:讲座 时间:2019-10-10 08:05:58 点击:

基于儿童的科学备课策略发展

基于儿童的科学备课策略发展 基于“儿童”的备课,应坚持两个指向:一是指向对人 性的尊重与关怀;
二是指向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生命潜能的激 发。备课不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是为了符合儿童成长 规律的教学预设。

一、基于“儿童” 的备课原则 基于“儿童”的小学科学备课,应把握好四个原则。

(一)科学性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 程。课程性质决定了在备课预设中,必须要体现科学课程特 点,尊重儿童科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用符合儿童学习规律 的教学预设,让儿童在有趣的任务情境中,发现问题,想办 法解决问题,从中习得方法。有时教师教得有感觉,并不代 表学生学得有感觉。多倾听儿童的声音,了解学生的期待和 迷茫,备课才能找准方向,教学行为才能有效跟进。

(二)目标性 “儿童”的科学课,应有其鲜明的目标和特征:用儿童 立场,观照自己的整个备课活动。教学活动设计应以儿童学 习目标为核心,重视对儿童的科学概念、科学语言、科学方 法、科学思维的培养和指导,倡导以单元培养目标为单位的 目标性教学预设,宏观构建,微观入手,统筹兼顾。教师应 该用发展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宏观设计课堂。落实到具体 活动和环节,则要考虑对儿童来说,课程是否有趣,是否有平等而自由的空间,是否能受到心灵的震撼,等等。

(三)趣味性 基于儿童的备课,备课的立足点要建立在儿童的兴趣点 和生活经验点上,应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培养学生对学科 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走向成功。小学科学课 堂的学习主体是儿童,教师备课时要争取备出有童趣的课。

处理教材时,要将学习内容紧密结合儿童的生活,找到儿童 学习科学的“最近发展区”,用儿童喜欢的方式设计教学预 案,激发儿童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四)整体性 科学课程的内容丰富,涉及人文地理、理化生等多个领 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同一主题在不同的年级培养目标中 又有不同的层级目标。教师备课时要将系统性和层级性统筹 兼顾,随堂渗透和集中培养有机结合,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二、基于“儿童” 的备课策略 基于“儿童”的备课,怎么备?从实践探索中,我们归 纳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宏观策略的动态优化 1.将“思考”升华为“思想” 拿到教学内容时,我们常常根据教材、教参确定教学目 标和教学活动,特别关注课堂上知识概念的建构和教学任务 的完成。建立在这些思考基础上的备课,更多的是呈现 “教” 的预案。如果我们把思维打开,反思备课与教学的关系,就会自然产生三个本质问题:教学关注的是什么?改变的是什 么?努力要实现的又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科学 教师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更需要教师用巧妙的预设来实现主 张。基于“儿童”的备课,要突破单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就 要让儿童发展的理念统领教学预设的各个环节。

2.将“主张”生成为“目标” 当教师将教学追求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目标行为(学习目 标)时,才可能实现教学主张。这就像将许多散乱的珍珠串 联起来的“目标线”,要在众多教学内容中,提炼出这根“线”, 对教师是不小的挑战。

以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物体形状改变以后》备 课为例,下图呈现了从教材追求的目标中提炼出的两条儿童 学习“目标线”。

3.将“任务”立足于“发展” 科学教师要努力突破完成教学任务的单一式思维,建立 切实促进儿童多元成长的发展型课堂。教师应研究教学对象 ——儿童,了解儿童科学学习的前概念,关切儿童生活中的 科学认知,遵循儿童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用丰富的探究材料 和有结构的探究活动,激活各项成长“基因”,备好有利于 儿童科学素养发展的课。

例如《物体形状改变以后》一课,备课时我们作如下思 考:
(1)儿童的原认知:儿童对有弹性的物体感兴趣,并有一定的直观体验,但未作过系统研究和规律表述。

(2)儿童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弹性与弹力混淆不清, 有时成人区分两者也有一定难度,这一事实不容回避。

(3)确定促进儿童发展的目标:由教师引领探究走向 自主化探究,使学生会用科学的方法思考、解释生活中有关 弹性和弹力的科学现象。

只有在备课时关注了上述问题,才能在教学中为儿童学 习提供方便,使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成为可能。

4.将“活动”优化为“体验” 好的活动设计,能让儿童提升思维,掌握方法,享受成 功。教师应通过浅显的探究活动,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形 象可感。准备“活动”时要考虑以下三个要素:
(1)备关键活动:设计活动时,对于教材中的核心概 念及其相互关联,设计者要清晰了解。探究活动设计应以简 单、精练、有趣为原则。

(2)备板块安排:对预设好的关键活动,怎样呈现, 分几个板块,则要根据预定的学习目标来定。活动板块的呈 现,要遵循计划性、层次性、系统性的原则。

(3)备探究材料:探究材料是儿童完成探究活动的重 要保障。对应于关键活动,探究材料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结构性、易准备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先做“下 水”实验,提前验知材料功效,从而优化和改进探究材料。

(二)微观策略的辩证优化1.“变”中有“立” “变”,即改变不适宜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内容、编排、 活动、材料,使之更适合儿童的科学学习;
“立”,则是将 改变后的内容、活动、材料等优化呈现,建立新型课堂结构 和序列,促进儿童学习方式的转变。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一课的备课,如果按教材设计就 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容量大。学生通过活动,既要掌握弹性 物体的共同特征,能区分弹力与弹性,还要能够完成弹簧拉 伸长度与拉力间关系的探究实验。二是探究活动针对性不强。

教材安排了三组活动:第一组实验探究并发现物体具有弹 性;
第二组弹硬币活动,发现物体具有微观形变;
第三组探 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关系的实验。三组活动对弹力体 验以及弹性与弹力的区分,均未突出体现,而这恰是本课的 重点与难点所在。

鉴于以上思考,“变”就显得非常必要。较好的方案 是将本课设计成两课时。第一课时以解决科学概念和理解概 念间的关系为主。指导学生探究弹性与弹力,知道两者的区 别,发现物体受外力后产生形变的普遍性。第二课时,学生 自主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材质弹 性不同这一规律。整个设计关注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 到的困难,着重考虑如何将难以理解的“点”,转化成深入 浅出的“活动”,变得具体可感,这便是“立”的过程。

2.“增”“减”相宜“增”,指的是在教学时间内,增加贴切研究主题的、 儿童喜闻乐见的、有探究意义的内容、活动、材料等;
“减”, 则是去掉一些重复的、无意义的、儿童难以理解的活动,难 准备、效果不明的材料等。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的第一课时设计,在导入部分增 加“摸球游戏”,选取相同大小的弹力球、玻璃球、不锈钢 球。不用眼睛,用最快的方法区分三种球,从而引出弹性的 话题。在弹硬币的活动后,针对硬币瞬间产生的微小形变难 以观察等特点,增加了微小形变显示器。另外,选取玻璃圆 底烧瓶,瓶口胶塞装有细玻璃管,在实物投影下,挤压玻璃 瓶壁,就可以明显观察到细玻璃管中红色液柱的升降变化。

这一“增”,放大了现象,使其直观可感。

3.统“整”兼“个” “整”,指的是教学目标所要达到的概念体系与能力层 级,强调系统性。课时教学目标应置于整个单元目标的大框 架下建构,做到统筹有序,不重复、不交叉。“个”,则是 实现学习目标的具体概念、内容和方法,强调关联性、递进 性。

4.“动”中取“静” “动”,即以“动”促学。儿童在做中问,做中思,做 中学。教师要做到“四动”:情感要激动、肢体要活动、思 维要灵动、交流要生动。

“静”,即以“静”促思。探究的环境要“静”、倾听的过程要“静”、深度思维要“静”。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第一课时的设计中,当学生“动” 起来完成弹硬币活动时,安排学生“静静”地观察圆底烧瓶 的微观形变过程,再转而运用到硬币的形变上,第三枚硬币 没有被碰到却飞出去的原因,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了。“动” “静”结合的预设,是备课的重要策略之一。

陶行知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 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科学课堂 应成为解放“儿童”的课堂。儿童立场下的备课,需要教师 进一步打破常态备课思维,逐步变革自己的教学预设,以发 现儿童、发展儿童为追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成为学 生的向往。

(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 213200)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