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讲座 > 家乡有哪些风俗【有关家乡的风俗的散文】

家乡有哪些风俗【有关家乡的风俗的散文】

来源:讲座 时间:2019-09-02 08:26:33 点击:

有关家乡的风俗的散文

有关家乡的风俗的散文 有关家乡的风俗的散文:家乡的风俗 我的家乡藏在一座大山的山坳里。全村百十户人家全姓贾,而且统统 按先祖排列的“恭忠承泽庆延长,圣德宏开佑启昌......”的字派取名,流传至今。

故乡人西岱村人最大的爱好莫过于嗜酒。不管男女老少个个出来斤儿 八两不在话下。记忆中,故乡人吃酒是全不需要出寨上镇去打的,这里家家户户 会烤酒。他们从老木青山采来百划炼成“麯子”,将五谷杂粮筛选洗净,在一口大 塘锅上架起半人高的杉木,甑底安一根卷槽,然后将发好的“酒娘子”倒入甑内。

灶孔内塞上三根柏木蔸子,红红儿一阵文火,不多时,股股清冽热酒从木槽溢出, 注入缸里,顿时满屋飘香,沁人肺腑。在西岱湾,不管去哪户闹家,主人都会先 用瓷钵海碗从酒缸舀一碗温酒要你品尝他家“手艺”,继而端出生水耳锅煨在酒缸 边,割一些烟薰腊肉邀你呷酒。如果闹寨人装谦虚,但会遭训:“哼,不吃酒算 什么西岱人”要是外来人讲客套,也会领受一句:“进屋不端碗不唱酒,就是看不 起我西岱人!”西岱人以酒待客以酒交友远近闻名。

西岱人自古讲究个做人要正,侍人要诚。寨中人一旦出现了什么“偷 鸡摸狗”之事,必然会遭到全寨人的指责与训斥。再如虐待父母小看媳妇之类, 一些长辈会自发三天五头往他家跑,辞严历色话孝道,苦口婆心道真经,不然青 年人不转心。西岱村的姑娘出嫁前都要经受长辈的“家教”,孝敬父母、勤俭持家、 夫妻恩爱是哭嫁歌里常唱不衰的主题。因此,西岱人外出办事无不讲究个面子顾 及个寨风寨俗的。村里有个五保护叫贾佬二,平时村干部对其冷暖都有着细致关 照,但有人发现他在过年前几天,在街头行乞,寨上人晓得后很愤满,大家邀约 把粑粑酒肉推到他屋。他激动而惭愧,发誓不再丢丑,“否则不是西岱村人!” 改革开放后,西岱村风俗在发生变化,原来全寨清一色的贾氏门庭, 现在已经相继迁进了张田王彭周宋李,演化成了一个民族大家庭。这些五名杂姓 中有技术能手、专业大户、上门女婿。一些小字辈们洒脱得很,他们竟从沿海一 带“引进”小伙子当妹夫,“引进”姑娘当嫂子,把寨上古朴风俗搅得五花八门。

老辈人最忌讳的是跳什么舞,婶婶和侄儿、伯叔连姑姑,不成名堂了。

开初,他们站在寨头喊,“谁跳,就放谁的脚筋!”后来从电视里看得多了,慢慢接受了,也就不吼了,甚而心里痒痒邀人搬凳来跳舞的院坝里聊天,把“舞”当戏 看。

西岱村长有一棵大枫树,不知是哪朝哪代种下的,寨上人都说它成 “精”了,象征贾氏祖先。于是每至初春在院坝坎上种上一棵常青树或果木树以示 对祖先的纪念。九十年代青年人不兴老套了,说改革应是快节奏的。春寒料晓, 一拨年轻人上山造起“民兵林”、“妇女林”来。老人们只好翘起二尺旱烟杆,憨憨 地对大枫树说:“唉,老文章不值钱罗!” 到二十世纪以后,西岱村风俗自然融进了许多现代意思,如姑娘出嫁 就不兴坐八抬大轿了,而时兴坐花车。以前的全套木质嫁奁现在变成了全套电器。

自制酒工艺早就丢掉了,年轻人讲排场,红白喜事全用瓶装酒,酒席上还要摆上 饮料,荤素菜不下10样呢,跟城市里有点相近了。

改革开放,移风易俗,与时俱进这是自然规律。然而,有的习俗的引 进使西代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点反感。如村里做红白喜事的场面和气氛就和 以前大不一样了,以前哪家老人去世了,全寨人自然会不喊自来的去帮忙,除请 几个道士敲敲打打“超度亡灵”之外,就是大家自发地帮丧家守守棂,陪陪伴,唱 几晚孝歌,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对生者的安慰,对晚辈的教育。现在却大不一样 了,当然比以前热闹、气派。首先是在灵堂前面摆上三五七八桌麻将,自然还有 纸牌、象棋等娱乐工具。现在的人玩这些很投入,唱孝歌就免了。家庭经济好的 还会请文艺演唱队,现代的乐队很时髦,全演奏的是流行歌曲:“妹妹你坐船头”、 “黄土高坡”等等。

有一天,村里一位老人过80寿庆,儿子媳妇为了表示晚辈心意,办了 丰盛的酒宴,请来了亲朋好友,当然也请来了乐队为其助兴,气氛自然很热烈啊, 不知哪个点了一首歌:“西边的太阳快要下山了,鬼子的魔日就要来到了......"老 人一听不对劲,走上去抢过话筒就对儿子说:“崽子,你今天是想咒我早点死是 吗”全场人都笑得前仰后翻。

有关家乡的风俗的散文:家乡的民风民俗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 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 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 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 鱼 、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 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 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 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 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 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 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 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 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有关家乡的风俗的散文:我家乡的民风民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 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 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 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 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 《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 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 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 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 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 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 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 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 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 来年丰收。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