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活动方案 > [2004年的丰富实践与宝贵经验]

[2004年的丰富实践与宝贵经验]

来源:活动方案 时间:2020-01-18 07:53:56 点击:
2004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大步推进?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在推进改革发展和应对新的挑战与考验的丰富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思想认识得到了升华。各级政府增强了贯彻中央决策和部署的自觉性?提高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推动发展的认识和能力。实践和认识是互相转化、相互推动的。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经验,经过科学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又转过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发展,再产生新的经验和上升为理性认识,如此循环反复,这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我们在2004年实践中所得到的认识和能力的提高,不仅是去年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条件,而且将对今后实践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总结各方面工作和成就的同时,应当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和思想认识上的收获。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论述了去年工作的六条主要体会,都是重要而宝贵的经验,我们要深刻领会,并在今后实践中继续更好地坚持。  一、必须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这一条经验列在首位,因为这是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中新的实践,也是最重要的经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党一直在不断探索既适应世界潮流又符合我国实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使我们党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总结了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从我国发展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作出了新的概括。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注重“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更加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健康安全的需要。以人为本的发展,还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创造促进人们平等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全面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就是全面发展中各个大的方面以及各个大方面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发展中相互协调,即不仅是同向发展的,而且在发展速度和相互关系上是互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是强调发展过程的连续性、持久性,要求发展是可持续的。“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举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可能自发地实现,必须从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上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去推动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不仅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而且总结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是符合时代潮流和我国国情的发展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我国的主题。在我国,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位的。科学发展观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是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它进一步明确了作为硬道理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必须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对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中重增长速度、轻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主要倾向,新阶段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强化的矛盾,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的重大举措和重要保证。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特别是水、石油、耕地等资源,人均占有水平更比世界平均占有水平低得多。我国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500美元,还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水平不高,但是由于长期偏重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自然资源损耗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已经相当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严峻;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居民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更加关注社会公平问题已经提上日程;社会发展由于投入不够和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存在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等等。如果我们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述诸多问题就不仅不能逐步缓解,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剧,那样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不可能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当前和今后长时期,我们都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二、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我国从2002年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期。2002-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3、9.3和9.5。但从2003年开始,经济运行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固定资产投资膨胀,货币信贷投放过快,煤电油运紧张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局部性问题就会演变为全局性问题。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国家采取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这次宏观调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指导思想和目标更为明确,决策和措施也更为及时、有力。主要表现在:(1)审时度势,主动调控。早在2003年6月到9月,就从规范房地产发展、土地管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面相继采取了措施。2004年4月,根据一季度部分行业投资继续膨胀问题,又进一步采取了力度较大的调控措施,使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及时得到了抑制。(2)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这次宏观调控是从加强农业入手的。采取减免农业税,增加对农民的补贴等措施,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使耕地面积扩大,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产量大幅度回升。同时,把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在用地管理、资金投入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区别对待,有压有保,既逐步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又保护投资和经济增长中的正常和合理的部分,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3)措施配套,注重实效。这次调控既运用我国以往几次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又根据新的情况有所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并同深化改革紧密结合,注重实效,标本兼治。去年我国经济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实现了速度高、效益比较好的增长,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经济运行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避免了物价大幅度上涨,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这充分证明,中央采取的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是正确有效的。

  这次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也再次证明,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包括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包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两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市场对资源配置不起基础性作用,就无所谓市场经济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传统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就在这里。但市场并不是万灵的,国家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不足,纠正市场盲目性等缺陷,减少经济周期可能带来的经济剧烈波动。“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的有机结合,是战后许多国家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一条重要经验。宏观调控将贯穿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过程。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又处于经济发展加快和对外开放扩大的重要时期,引发经济大起大落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不论是经济总量平衡、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维护收入分配的公正,保护资源和环境,防范金融和经济风险,等等,都需要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搞好宏观调控,关键是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把握好调控的方向、重点、时机和力度,适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及相关宏观政策措施,及时解决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同时要不断改进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近两年宏观调控的一个新启示,就是调控措施要着眼于管用、有效。当然也要考虑有利于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和机制。去年以来宏观调控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农业基础还不稳固,投资膨胀仍有可能反弹,煤电油运供求关系紧张的矛盾还很突出,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仍不合理。因此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如果掉以轻心,仍有可能出现反复,那样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三、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这是1979年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去年的实践再次证明,在新的发展阶段仍然必须坚持这一条基本经验。我国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深化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过去2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一些长期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主要是:就业压力巨大;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技术水平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率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加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等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虽然相当复杂,但是都同经济体制机制不完善密切相关。例如,固定资产投资过度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一再出现,就和投资、金融等体制存在的问题有密切关系,这包括企业投资自主权还没有真正落实;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投资范围过宽,投资决策和管理不够规范;银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追求短期利益;投资宏观调控与监管的有效性较差等。又如,消费率持续偏低、又难以调过来,这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不够合理有直接关系。因为占人口很大比重的农民和城镇低收入人群,不仅收入增长比较缓慢,而且要存钱以备养老、医疗和子女教育的支出,必然影响即期消费。再如,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迟迟没有根本转变,主要是由于企业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现代企业制度所具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还不完善,市场配置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未充分发挥,保护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健全等。因此,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才能逐步消除阻碍经济发展和造成经济不稳定的体制性根源,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去年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中,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没有停步,而且推出了一些难度较大的重要改革举措。农村税费改革进入逐步取消农业税的新阶段;在粮食供求偏紧、粮价趋升的情况下,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实现粮食购销的多渠道经营;在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全社会投资增长过快的情况下,作出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在出口退税历年拖欠累积数量很大的情况下,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改革措施,做到了老账还清、新账不欠。国有企业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等也都继续推进。深化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体制环境。今年各方面的改革任务仍然相当繁重,要坚持以改革推动各项工作,把深化改革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问题。

  还要看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采取渐进的方式,总体上是先易后难,由浅入深,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实践证明,渐进式改革是成功的,但也带来了各方面改革的进展不平衡。深化改革,完善新体制,包括解决深层次矛盾的改革攻坚,也包括各方面改革的协调配套。因此,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协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政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20多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近几年我国经济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并加快发展,这同对外贸易的持续高速增长是分不开的。当前我国对外开放面临不少新情况。从今年起全球取消了纺织品配额;我国关税要降到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水平,取消大多数非关税措施,进一步开放服务领域等。我们要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将面临更加激烈国际竞争的新形势,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经济体系。

  四、必须坚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我国地域辽阔、幅圆广大,各地区资源秉赋和发展环境差异相当大,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才能加快各个地区和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发挥大国经济的优势,特别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优越性,又必须使全国经济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战略布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因此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必须考虑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又要照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特点。各地方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加快发展,又必须服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赢得革命战争胜利和取得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重要法宝之一。一般说来,全局利益代表的是包括各个局部利益在内的全国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在战争时期,如果交战一方输掉了全局,其各个局部的利益也难以保全。和平时期的发展也是如此。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大国或地区性的经济金融危机,往往会对整个地区甚至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一国之内更是如此。现在我国的法制和宏观政策是统一的,生产要素在国内市场也是流动的,全国宏观经济形势好与不好,对各地发展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各个局部在充分发挥各自积极性时,必须服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需要,贯彻执行从全局出发制定的路线、战略和方针政策。当局部发展与全局利益有矛盾时,不应为了局部发展,而损害全局利益。另一方面,全局是各个局部组成的,各个局部都发展了,全局利益才能发展。全局要支持各个局部加快发展,要照顾局部利益,兼顾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决定权、调控权集中在中央,因此在宏观调控中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各个方面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逐步理解和逐步统一的过程。其客观的原因是:现在经济市场化和利益多元化程度,比过去明显提高了,不同利益群体考虑问题,必然首先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以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度扩张,是为了保持宏观经济大环境的稳定。这从根本上说,有利于各地方、各行业的发展和利益,但从目前看,同某个局部利益又可能存在矛盾。宏观经济大环境的稳定,是中央政府的责任。在现行体制下,各地更关注的是本地区投资、经济增长如何更快些。同时,由于局部和全局的信息不对称,宏观的、全局的问题,从各个地方和各个行业、企业的角度,是不好把握、难以看得很清楚的。特别是当宏观经济问题还处于萌芽状态、但正在发展的时候,更需要国家从全局的角度作出判断和决策。如果等到地方、企业都明显感觉到了问题,往往是问题已十分严重了。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总量的调控,一般都是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作出判断和决策的。当然,事先也要掌握大量信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便作出准确判断;但不可能等到各方面认识都一致了,才去作出判断和采取措施。因此,国家从全局作出决策、制定政策和实施宏观调控时,要充分考虑各地区、各行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防止一刀切。而各地区、各行业在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时,要服从全局的决策和部署。

  五、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认识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但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探索认识客观规律从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历史。只有当人们的思想与行动符合客观规律时,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取得成功,否则就会事与愿违,甚至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战争时期是这样,建设时期也是这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我们党在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就是因为党在现阶段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思想和行动不符合甚至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仍然经常发生。这是因为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仅有一个随着实践发展而逐步加深的过程,而且还会受到人们囿于利益、经验、观点等局限性的影响。因此,人们的思想与行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这是永恒而又常新的真理。

  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事业中,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包含许多内容。从当前看,至关重要的是,既要积极进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不能脱离实际条件,盲目扩大建设规模、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我国现在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国际国内的环境和条件比较有利,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争取经济发展有比较高的速度。这是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保证,也是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诸多社会矛盾的要求。但是也要看到,经济发展速度是受到市场、资金、资源、环境等诸多客观条件制约的。从我国的历史经验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和规模,同经济增长速度、物价上涨幅度有密切关系。投资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保持投资的适当增速和适度规模,既要充分利用市场、资源等潜力,又不能造成投资需求过度扩张,导致严重通货膨胀和价格大幅度上涨。我国历史上几次治理通货膨胀和进行经济调整,都是由于投资规模过大和粮食生产下降“双碰头”引起的。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虽然还没有象1988年和1993年那样导致消费价格大幅度上涨,但已经造成能源和原材料供求关系紧张和价格普遍上涨,特别是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显著提高。实践表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过快增长来拉动,而投资增幅和规模又明显超过资源、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是难以持续的。2004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18.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2;发电装机容量增加5000万千瓦,发电量21870亿千瓦小时,增长14.5;原煤产量19.56亿吨,增长17.3;原油产量1.75亿吨,还进口近1.2亿吨。在能源如此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煤电油运仍全面紧张,经济运行还绷得很紧。这说明,在现有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下面,过大的建设规模和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难以持久的。按照近两年这种经济增长格局,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也将会遇到很大困难。以能源消耗为例:上世纪后20年我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持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而200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6,比上世纪后20年高出2倍多。这意味着未来要以能源消费增长1.6倍才能支撑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倍。如果这样,将对能源生产与运输、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还将大大增加能源进口,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要通过宏观调控,限制某些行业的投资过热和全社会投资的过快增长,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要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就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经验证明,违背客观规律,盲目扩大建设规模,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结果经济在大起之后往往不得不进行调整,一般都要耽误几年时间,先快后慢加在一起算总账,往往不是快了而是慢了,是欲速则不达。不仅浪费了宝贵时间,而且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损失。总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都要注重实效。只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统一起来,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六、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这是去年政府工作的显著特点和重要经验,是贯穿各项工作的一条红线。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传统,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动力。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我们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所提出的总任务与各项具体任务上。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决策,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部署等等,之所以能够凝聚民心,并转化成为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就是因为这些决策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从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去年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在执政为民、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新的经验。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坚持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大力改善城乡人民生活。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更加重视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及时做好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二是重视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摆在政府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依法解决农村征地、城镇房屋拆迁和企业改制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清理偿还农民的征地补偿费和拖欠农民工的工资。三是重视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和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市场物价、食品卫生、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生产安全、以及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四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各方面利益关系,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五是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同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用更多的精力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上这些也是今后政府工作需要继续加强和努力做好的。实践证明,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就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执政为民,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