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活动方案 > 关于残疾人的故事:中国残疾人励志的故事

关于残疾人的故事:中国残疾人励志的故事

来源:活动方案 时间:2019-08-16 08:37:48 点击:

关于残疾人的故事

关于残疾人的故事 关于残疾人的故事篇一:郑龙华——无手着名摄影家 郑龙华,男,1959年5月生于浙江省临安市。幼年失去双手,1981年 开始自学摄影,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各种形式的摄影展览,并多次在各种影赛 中获奖。郑龙华于2006年5月20日在家乡浙江省临安市启动“生命之光”——一位 无手摄影家对话100位残疾人精英的摄影活动。经两年多的时间,他先后独自走 遍全国100多个县及港、澳、台地区,行程达6。3719万公里,采访了各行业100 位残疾人精英,拍摄图片4。5万余幅,整理文字素材52万字,撰写采访手记19。

86万字。2007年5月,郑龙华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由他拍摄的100位成功残疾人士的照片《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中国百 位残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没有健全的手或脚、甚至身体不能直立的残障人士 的成功故事。

49岁的郑龙华说:“我选择展示他们阳光的一面,而不去关注他们肢 体的残缺。尽管拍摄残缺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我希望这些作品能带给人们希望和 鼓舞。”为了这组照片,他花了近3年时间。

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成功的残障人士:虽失去右手但创立了“谭木 匠”木梳传奇的谭传华、虽由于幼时疾病腿部行动不便但创立“江民软件”的反病 毒软件专家王江民、虽由于先天佝偻身高不足1米却坐着轮椅宣传环保的甘肃省 清水县秦亭镇店子村袁建明……郑龙华要展示残疾人的“健全”生活。“我希望这 些作品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大家照到自己:这些伤残人士在这种情况下 做事都能成功,每个人都更应该用心做事。” 如郑龙华所努力的,照片鼓励了很多参观者。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8 岁的葛斌用手语说:“来看展览之前,我感觉非常迷茫。但看到这些照片,我很 感动。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他指着一个肢残运动员的照片说, “我能够感受到她很努力!” 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9岁的刘建超用手语说:“我来自四川,汶川大地 震后,那里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不幸成为残疾人,他们更需要用这些故事来进行 励志教育,勇敢地面对生活。”从1岁落入火炕失去双手后,郑龙华对于生活的磨砺便不再陌生。他 用双腕夹笔写字、两次考上大学却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顿中,同学寄给他 台旧相机,22岁的他开始用双腕操作这台“精密仪器”,走街串巷为村民拍照,两 年后在上海第一次获奖。

“摄影让我第一次有了自信。以前我很内向、封闭自己,因为我清楚 自己跟别人不一样。”……、郑龙华说,“当别的摄影师,拍拍我的肩膀说,‘老 郑,拍的不错啊’,我才觉得我和他们一样,在艺术上也能创造出好作品。” 残疾人的生活体验与他人不同,郑龙华觉得最大的不同是“困难多于 顺利,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很多”,“残疾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在他看 来,对残疾人最致命的打击是“失去信心”。

郑龙华曾在浙江省临安市残联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更熟悉残疾人的感 受:“残疾人比较敏感,有时,你的一个眼神、一个不屑的动作,在常人看来没 什么,但对于残疾人可能就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多想。这也可以理解。” 在他看来,社会对残疾人的保障近年来提高得很快,包括教育就业等, 但“仍滞后于社会发展”。此次残奥会对志愿者培训中有一条原则广为传播:帮助 残疾人时,要先征得对方的允许。“他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比如残疾人有 时更需要自食其力地工作,而不是等救助。” 关于残疾人的故事篇二:杨佩——无臂也想飞 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9岁时遭 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如今小杨佩跟随母 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待有了一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特别喜爱唱歌、跳舞,希望将来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残疾人 艺术团。

家住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的杨佩,身上有很多不安 分因子。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中央,孩子们来来往往总喜欢拉着高压线线杆的斜 拉线玩,9岁那年,一天吃过午饭上学去的她走到变压器前时,习惯地用手拉了 拉斜拉线,但她没有想到这次斜拉线已经松开并碰上了高压线。

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己绚丽人生 的她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从那以后,家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 里,而母亲带着她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没了手,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 不用说打工赚钱了。小杨佩自己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但现 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有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她选择了乞讨 的生活。

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必须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有自己的 一技之长,如果没有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

她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己在 社会上有所作为。她现在的乞讨是在聚资,她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去完成自己的 学业,使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她最喜欢做的事是跳舞,她 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舞蹈家。

杨佩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梦想并坚信能从逆境中熬过来。她是平凡的, 平凡得就如路边的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她又是不凡的,能够在逆境中追求精神 上的升华,哪怕乞讨,也是为了飞翔 关于残疾人的故事篇三:张治平——用音符谱写自强之歌 张治平,男,汉族,1948年生,视力残疾,特级教师,重庆市人,现 为重庆市盲人学校音乐教师,系重庆市盲人协会主席。患先天性视神经萎缩,30 岁左右完全失明,1988年,天津音乐学院函授部作曲专业结业,一边教学一边创 作,其创作的歌曲、乐曲《我爱光明》《盲人之歌》《盲人驾驶碰碰车》获中国 残疾人文艺汇演创作奖,歌曲《快乐王子的小船》获中国少儿歌曲创作一等奖, 《甜甜的嘞》收入全国音乐教材小学第七册。曾获全国自强模范、中国特殊教育 先进工作者。

双目的失明张治平不能用眼睛去看,却能够用耳朵去“观察”,用敏锐 的心思去体会。他用音乐谱写着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自强之歌。

张治平出生在重庆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上小学时查出患有无法治愈 的“先天性视神经萎缩”症,当时视力只有0.2。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疾病,张治平苦不堪言,但一年后在学校的一节音 乐课上他找到了生活的动力。老师播放了由盲人音乐家阿炳创作并演奏的二胡曲 《二泉映月》,这悲伤又充满希望的音乐以及老师对阿炳的介绍,仿佛是黑暗中的一道闪电,照亮了张治平的心:“学习音乐,做阿炳那样的人!”一个声音在心 底呼唤。

张治平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二胡、笛子、手风琴等多种乐器。

他知道:如果吃不了苦,就不会成为像阿炳那样的人。他找来有关音乐理论的书 籍,把自己埋在音乐里,把枯燥的乐理生吞活剥着“吃”下去。凭着一根竹笛、一 把二胡,15岁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106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考入重庆市北 碚区文化馆所属的文工队。

张治平的演奏水平提升得很快,常常在各种音乐比赛上拿奖。他开始 将音乐重心转移到创作上,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他谱写的《手舞银镰唱山歌》 人们都以为是出自谱曲老手。他谱曲总是倾心倾力,谱写的《生活之歌》《我的 月亮船》《小露珠》等都是流传很广的歌曲,而《快乐王子的小船》,从谱曲到 完成竟花了12年。

1983年,张治平的眼睛完全失明了,1985年他正式成为重庆市盲人学 校的一名音乐教师,承担着学校小学3到6年级、初中3个年级的音乐教学任务, 他的目标就是要让盲孩子们不但有文化知识,而且还有一技之长。

张治平对待盲校的学生如自己的孩子,他要用音乐给学生一双翅膀。

他组建了一支小乐队,里边有竹笛、扬琴、小号、手风琴、二胡、口琴、小提琴 等,短短几个月,小乐队就排演了《白毛女》序曲和第一场。他常常对孩子们说:
“我们看不见,但是可以用耳朵、用心去感受音乐,音乐能点亮我们暗黑的世界, 音乐会让我们对生活充满期待。”张治平所带领的学生中,已经有5位先后考入吉 林长春大学特教学院音乐专业,有10名成为乐器演奏家或调琴师,几十人在各级 声乐比赛中获奖。张治平创作了近200首歌曲,获全国、省各种音乐比赛奖九十 余项、国际大奖16项,其中,歌曲《甜甜的咧》《晚归的牧笛》《快乐王子的小 船》《我爱光明》《黄桷树下有我家》收入中小学音乐教材。“山城阿炳”的美誉 已在重庆不胫而走。

现在,张治平是重庆市残联主席团副主席、重庆市盲协会主席。他不 辞劳苦地为重庆市20多万盲人的权益四处奔波,他要让这些盲人都“嗅”到阳光、 “听”到光明、“摸”到温暖。他说:“上苍给了我盲眼,我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