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政协 > [最新大学生人生哲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大学生在校经历范文

[最新大学生人生哲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大学生在校经历范文

来源:政协 时间:2019-11-21 08:37:46 点击:

最新大学生人生哲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最新大学生人生哲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第1篇:庄子人生哲学融入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一、概念解读 人生哲学,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意义 和价值等,其表现形式通常是智慧箴言式,对人们的生活起指引作用。

生命教育,就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1.生命教育意识上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弱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体现。英国历史学家 汤因比在他的著作《历史研究》中曾这样写道:“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 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 过的。”可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历时性和共时性价 值。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面对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加之教育体制的“泛功利化”,传统文化正在不断被消 解,表现在生命教育理念上,即是对传统文化的漠视。

(1)多元文化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增大了人们适应社会的难度。我们在走出 去的同时,也在不断引进来。面对良莠不齐的外来文化,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当 代大学生,很容易被错误的价值观所误导,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外 国媒体和舆论大肆渲染的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和个人主义至上,正不断消解着我国一贯主张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腐蚀着青年一 代。传统文化被弱化,生命意识在淡化。

(2)教育体制的“泛功利化” 工业革命在为人类创造了极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人类看到了科技 理性的无穷威力。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我国一度非常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对科技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作为一个标杆指引着中国前进,引领着这一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 为了与国际化接轨,理工科优于文科,甚至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一度与语文相媲美。

尤其在进入大学后,随着学科的专业化和系统化,部分学生为了日后更好地就业, 专攻专业技术知识,而对国学的研究则几乎处于搁置状态。对科技理性的过分推 崇导致人文教育的缺失,人们的精神日益空虚,整个社会和人的发展都被“单向 度化”。

2.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生命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杰·唐纳·华特士在美国加州创办的第一 所生命教育学校——阿南达智慧生活学校。旨在关注青少年反吸毒、预防艾滋病、 自杀等暴力行为。目前西方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已相当成熟,而我国尚处于起步 阶段,当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尚不健全,生命教育课通常以思想 政治教育课和心理辅导课的形式开展,生命教育内容过分注重说理教育和表达政 治教化功能,而忽视了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文素养的陶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庄子人生哲学融入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思想,其中以儒、道、释三家 思想最为突出。庄子,作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说的集大成 者,研究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

1.进一步丰富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生命教育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晚。最初对生命教育理论基础的研究主 要着眼于西方哲学中的生命教育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生命教育思想。近年 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开始着眼于对来自中国本土文化的中国传统生命教 育思想的研究。研究庄子人生哲学中的生命智慧,有利于进一步丰富生命教育的 理论基础,增强我国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庄子》全书十万余言,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蕴含着较为系 统完整的生命观。将庄子人生哲学融入大学生生命教育,不仅有利于传承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四个认同(即对伟 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四、庄子人生哲学融入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可行性 本文拟从庄子人生哲学的生命观、处世观和人生观三个角度来谈庄子 人生哲学中的伟大生命智慧。

1.庄子的人生观:重生、顺生 《庄子·知北游》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 子深知人生短暂,教导人们要珍惜生命,体现了庄子重生的思想。

《庄子·大宗师》曰:“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 不得与,皆物之情也。”意思就是说生命的出生和死亡都是由命决定的,就像白 天与黑夜的往复变化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体现了庄子顺生的思想。人生 路上难免荆棘丛生,磕磕绊绊,庄子淡然对待生死的态度,对于当代大学生勇于 直面生死与挫折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生老病死乃自然常态,挫折亦不可避免, 唯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跨过人生的每一个坎,迎来春天。

2.庄子的处世观:游世 名利观:庄子深谙生命之短暂,所以他以清静无为的游世态度,劝导 人们“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庄 子·秋水篇》)。意即人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自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 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众所周知,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的当今社会,人们很容易为名利所扰而丧失本真,对于即将走进社会的大学生亦 如此,庄子人生哲学所倡导的名利观对当今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义利观具有重大的 指导意义。人生在世,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初心是什么, 切忌执着于现实的功利,为名利所累。如若一味地争名夺利,必会违背自然的道 德,走向事物的反面。

智慧观:在对待知识方面,庄子强调要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认为 人只有自己储存了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去指导帮助别人。这一思想在《庄子 ·逍遥游》中也有体现: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就是说如果水 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当今社会,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 势,许多在校大学生表现出一种焦虑、急躁的状态,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殊不 知“梅花香自苦寒来”,纵使外部环境如何恶劣,只有内心保持一颗虚豁空达的本心,不断充实提高自身才是硬道理。

人际观:近年来高校频发的大学生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因为 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而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去对待生命。当今大学生处在一个复 杂的人际交往圈,他们不仅要处理好与家长、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还要学会 处理好社会人际关系。《庄子·山木》篇有一句经典名言广为传颂:“君子之交淡 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庄子·大宗师》也提倡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 助出于无为的莫逆之交。原文这样讲:“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当代大 学生在遇到人际交往困扰时,一定要产生积极的心理干预,寻求同学、老师和家 长的帮助,切莫走极端,让青春之花就此枯萎。

3.庄子的养身观:体悟生命之道 《庄子·刻意》载:“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 质也。”认为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是天地的本质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庄 子·逍遥游》中“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则是告诫人要知足。而螳臂当车的典故则 是劝诫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前一定要正确审视自己的能力,只有在知我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发挥自我特长。当代大学生在追求自我全面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先正 确审视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正确的定位,这样才能在突出自我特长的同时获 得其他方面的良好发展。

庄子人生哲学中所倡导的重生、顺生,体悟生命之道以及游世的思想 对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养成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五、结语 庄子人生哲学博大精深,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生命智慧,并与当今生 命科学与死亡学等学科的发展相契合,必将成为中国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理论资 源和精神财富。

作者:马杨林 第2篇:论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西方传统哲学家常把人看成理性的动物,而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世界的 本质,意志是一种求生存的欲望冲动,意志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无法满 足的欲求是痛苦的,所以世界的本质就是痛苦的。“生活是一件悲惨的事情,我将用一生来思考它”。叔本华是一位用悲观的态度去看待人生的哲学家。

1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思想背景 19世纪的欧洲是理性主义的王国,而主张非理性主义的叔本华哲学思 想受到了极大的排斥与质疑。但这仿佛在叔本华的意料之中。他说:“人生过得 很快而了解得慢,因此,我不会活着看到我的声誉。我们常听说‘学术共和国’, 但还不曾听说过‘天才共和国’”。

我认为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叔本华原本 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但是1805年其父亲去世,叔本华与母亲的关系也一直不 睦,之后与黑格尔同台竞技的时候受到了无比冷漠的待遇。所有这些悲痛的经历 更促使叔本华进行更深入的哲学反思和探究。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总体的 思路就是人受意志奴役,人的欲望无穷无尽,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而人的一生 无论欲求什么,到头来都是虚空。人不停的重复和上演着上一代人的悲剧,人生 就是无限的悲剧循环,所以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一场苦难。根据叔本华的痛苦人 生观,痛苦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无论任何阶级,无论任何种族。人的命运就是困 乏、痛苦、哀怨、折磨和死亡。

2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 人的一生是欲望的一生。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 量。而意志又是与理性不符的。人的一生有无穷无尽的欲望,欲望没有终点,所 以人的一生就是不满足的一生,而实现欲望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历无尽的 坎坷与磨难而这些荆棘又给人的心灵带来创伤。快乐只不过是一时的假象,而痛 苦才是对人一生的诠释。而叔本华又进一步提出,人之所以有无穷无尽的欲求, 是因为人类有无尽的需要,所以人的一生也是欠缺的一生,所以说人生是痛苦的。

有人对叔本华的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人的欲求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叔本华 说:“人因为他易于的满足随即消除了他的可欲之物而缺少了欲求的对象,那么, 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即是说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会成为他不可忍受 的重负。”即使欲望可以得到满足,那人生也是痛苦的,就像现在蔓延的虚无主 义一样,充斥着无聊和空虚,这是一种更加深刻的痛苦。虽然叔本华本人并没有 直接指我的哲学就是悲观主义哲学,但是就像尼采说的那样,叔本华字里行间都 透露着痛苦和悲伤。

叔本华说人出生的时候就在哭泣,这就好像在宣布人的一生都是痛苦的。人生而有罪,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没有生活的意义了。求生的意志是所有生物 的本能。人还是可以想办法免除痛苦的。叔本华的观点是既然人的痛苦来源于人 的无限欲求,那只要抛弃欲求,就可免除痛苦。叔本华提出了两种解决办法,一 种是暂时的,就是借助艺术的观审法;
另一种就是通过禁欲来求得永恒的解脱。

叔本华认为在艺术的殿堂里人能获得一种慰藉,能安慰我们的痛苦。而艺术是超 功利的,在这种暂且摆脱了现实欲求的境况中,人能够暂时避开痛苦。可是,这 也只是暂时的,人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的欲望世界中,还是会沉浸在无边的痛苦 中,要想使人生远离痛苦,就要放弃一切欲望,从有欲过度到无欲,人无欲也就 没有坎坷,没有失望,没有痛苦。这就是叔本华禁欲的真正内涵。

3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许多人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评判为消极和落后,认为他的痛 苦人生观是与我们生而愿意追求幸福快乐是背道而驰的,是不相符的。我们不能 随意将叔本华下这样一个简单的定义,而是重新审视他的哲学思想,以科学的意 味来探究其思想价值。叔本华的思想不是不找边际的空想与感伤,而是针对现实 的。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增加了我们的 知识储备,开阔了视野。因为我们看得更远,所以需求也就更多了。许多欲望就 像天方夜谭一样遥不可及,这也就增加了痛苦,所以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思想对我们所处的社会,对我们自己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具有反省人类自身、揭示人性自身局限, 关注人生的自我拯救的功能。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竞争激烈,攀比之风屡禁不止, 有些人基于现实的无奈,得不到自己欲求的东西就埋怨父母甚至报复社会。而叔 本华的人生哲学就是要让我们分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以一种更客观更真实的角 度去看待自身,看待他人和我们所处的社会。叔本华试图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点,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一致的。

我想我们不必过多的苛责叔本华的悲观与片面。他表明人生是痛苦的, 不是要我们消极避世,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不知道明天和 灾难哪个先来临,我们能做的只有认清事实,更加冷静的面对人生,面对每一次 的困境与挫折。叔本华带给我们的是更坚强的内心和更舒适的生存状态。

叔本华提出的解决人生痛苦的方法是禁欲。而我们平常讲人有七情六 欲,我们无法做到完全的禁欲,但是作为现代人,我们可以通过艺术欣赏或者认 识欲望而控制欲望。不做欲望的奴隶,处于一种主动的状态,有所为有所不为。没有终结的欲望所以要一直前进,清醒理智的面对人生困境,而不是自欺欺人, 盲目的快乐,也不是消极避开困难与痛苦。叔本华的思想有其局限性,但是我们 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与现代人以及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对于人生,更清晰的了解其实质不是为了结束人生, 而是寻找适当的生活方式,成不喜败不忧,胜不骄败不馁,达到一种达观的生活 状态。这对于我们来说无不是精神的宝藏。

叔本华有着极大的勇气和意志,敢于向传统理性主义挑战,以犀利的 眼光看待世界、人生。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也使他排斥历史乐观主义。这对于 现代的我们来说意义也非常巨大。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根据叔本华的思想, 这些现象也是我们过度的欲求造成的严重后果。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有强烈 的忧患意识,尽最大努力避免过度的欲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困境。

叔本华说:“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可以忍受的现在,包括最平凡无奇 的,我们无动于衷地听任其逝去,甚至迫不及待地要打发掉的日子。”作为一个 现代人,尤其是一个大学生,我经常通过打游戏,看泡沫剧,睡大觉的方式来打 发时间,也感觉无聊,但是又找不到更有趣的事情。叔本华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即使最平淡无常的一天也应该好好珍惜,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珍惜时间,珍惜 生命,使每一天能变得更加充实。

作者:孙成华 第3篇:浅析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人生哲学,可以说是典型的超脱哲学。庄子对自 然、社会和个人人生的思考,展示出了人类精神现象中的一个经常发生的、具有 危机性质的方面,即人生困境。庄子提供的个人体验、对人生困境的理性反思以 及对人生理想境界的实践方法,在今天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好地安身立命,寻 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求得精神上的自由,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人生困境 《庄子》一书概括了人生困境可分为自然的、社会的和自我的三个方 面。

(一)自然之限——生与死庄子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万物之一,也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死亡 是人生无法跨越的界限。但是庄子并没有由此走向悲观,他认为生与死都是自然 之表现,是自然的变化与循环。庄子通过对生死的观察和反思,认识到生死是自 然规律,人不可能加以干预,也不能对此有所幻想。他提出了“以死生为一条”“死 生存亡之一体”,甚至是“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唯一”。这样,生命就成了一 种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生和死是生命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死是生命的潜伏状 态,而生则是生命的显现状态。

(二)社会之限——命与礼 庄子还认为,在现实世界里还有一种外在的必然性,即,命主宰着人 生。命是先天的必然性,是道的作用在人生变化上的体现,是不可干预和改变的。

因此,对于命,应该因之顺之、听之任之,这样就可以去掉烦恼,获得心境的安 宁与和谐,获得超脱与自由。作为外在规范的世俗之礼,如果违背我们的本性, 我们就必然要大胆地超越它们。人生追求的高远,使庄子显得超然世外,社会现 实的险恶,又使庄子只能潜伏于底层。然而庄子依然坦然从容,虽生活在社会的 底层,但精神上却超然世外。

(三)自我之限——情与欲 庄子认为,哀乐之情与厉害之欲是与生俱来的,不能避免的,是人的 本性所固有的。这种自我设置的障碍,也构成人难以逾越的人生困境。但是,具 体通过何种途径才能超脱情欲的藩篱?庄子提出通过对自然本性的真正理解,达 到“喜怒哀乐不入胸次”,“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在庄子看来, 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应顺于自然,相通于大道,这样他就不再为情所困扰,他的心 也就不再受外物变化的影响,从而保持内心的虚静宁和。

二、逍遥游——对人生境界的超脱 在对待来自自然的生与死、社会的命与礼和自我的情与欲的现实人生 困境上,庄子提出的超脱方法,流露出了庄子追求自然、自由的人生理想;
庄子 追求的超脱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脱。《逍遥游》作为庄子自由观的灵魂, 也是他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逍遥游》通过对鲲鹏、斥鴳寓言性描述,通过对 宋荣子、列子的议论,衬托表现出庄子人生哲学的三种境界:绝对精神自由的超 世主义、理性认识的处世主义、服从现实的顺世主义;
讲了三种意义上的逍遥游:
一是主体精神的价值之游、二是理性认识的认识之游、三是肉体之躯的现实之游。这三种逍遥之游自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三、庄子人生哲学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方面激发了当代大学生的 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受到不良影响,还给他们的安身立命带来危机。文化世俗化的流行, 精神寻求得不到满足,道德标准下降,心理健康被忽视,使得当代大学生普遍有 一种精神上的失落感。他们缺乏人生理想,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淡薄等等, 处在人生的困境中,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力量来平衡失落,摆脱困境。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所体现的尊重和顺从自然的生命哲学,启示我们在 德育培养中让当代大学生树立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价值观,以超脱万物的姿态 获得心灵的淡泊和宁静,增强学习和生活的信念和乐趣。庄子顺其自然、实现真 我的生存观作为庄子哲学的基础,认为世界万物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 贵贱、是非美丑之分。它启示我们在当今的大学教育中,要告诫学生不要被社会 物质利益蒙蔽了自己的本性,随波逐流,而是要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实现自我 生命的内在价值,培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增强自信心,以一种豪迈 奔放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和生活。

虽然庄子的人生哲学告诉我们要放弃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追求精神生 活的快乐,放弃对名利的追求,自由自在地生活;
但是庄子所说的不追求功名利 禄指的是不要过度追求功名利禄,为了维持我们的生存,必要的物质利益也是不 能放弃的。庄子的人生哲学希望我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真正达到 心灵上的解脱;
但同时它又告诉我们,人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所以, 我们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上,要让他们树立为人民、为社 会和为国家勇于奉献的精神和信念,还要树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对当代大学生 德育的培养,还要引导他们能够正确判断社会上的各种价值冲突,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以辩证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不过,庄子的人生哲学在起到了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留下一些消 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庄子的人生哲学应该辩证地看待,吸取其有用的成分, 摆脱其负面的影响,化消极为积极,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作者:刘军玲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