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政府 > 关于道德文明的故事 道德文明的简短故事

关于道德文明的故事 道德文明的简短故事

来源:政府 时间:2019-08-16 08:38:49 点击:

关于道德文明的故事

关于道德文明的故事 关于道德文明的故事篇一 某一个地区,有两个报童在卖同一份报纸,二人是竞争对手。

第一个报童很勤奋,每天沿街叫卖,嗓门也响亮,可每天卖出的报纸 并不是很多,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

第二个报童肯用脑子,除去沿街叫卖外,他还每天坚持去一些固定场 合,一去了后就给大家分发报纸,过一会再来收钱。地方越跑越熟,报纸卖出去 的也就越来越多,当然也有些损耗,但很校渐渐地,第二个报童的报纸卖得更多, 第一个报童能卖出去的越少了,不得不另谋生路。

为什么会如此第二个报童的做法中大有深意:第一,在一个固定地区, 对同一份报纸,读者客户是有限的。买了我的,就不会买他的,我先把报纸发出 去,这些拿到报纸的人是肯定不会再去买别人的报纸。等于我先占领了市场,我 发的越多,他的市场就越校这对竞争对手的利润和信心都构成打击。

第二,报纸这东西不像别的消费品,有复杂的决策过程,随机性购买 多,一般不会因质量问题而退货。而且钱数不多,大家也不会不给钱,今天没零 钱,明天也会一块给,文化人嘛,不会为难小孩子。

第三,即使有些人看了报,退报不给钱,也没什么关系,一则总会积 压些报纸,二则他已经看了报,肯定不会去买别人的报纸,还是自己的潜在客户。

关于道德文明的故事篇二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 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 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 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 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 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 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 人都向他学习。关于道德文明的故事篇三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 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 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 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 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 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 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 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 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 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 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 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 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关于道德文明的故事篇四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 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 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 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 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 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 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 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