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纪委 > 从一国两制看和平共处思想的发展|

从一国两制看和平共处思想的发展|

来源:纪委 时间:2019-10-24 07:50:56 点击:

从一国两制看和平共处思想的发展

从一国两制看和平共处思想的发展 \"一国两制\"是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大陆实行社会主 义制度(这是统一后的主体),而在香港、澳门、台湾保留 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两种制度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 护下共同存在、相互竞争、共同发展,这是两种制度在一国 之内的和平共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平共处思想首 先是由列宁提出的;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人发展了 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把其应用的范围扩大到处理相同制度 国家间的关系;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把和平共处原则运用 到一国之内,发展突破了列宁、毛泽东的和平共处思想。

摘 要:
一国两制;
和平共处 "一国两制"构想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邓小平集中了党中央 的智慧,为了实现祖国对香港、澳门、台湾的和平统一,从 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一 国两制"作为一个实现国家统一的科学构想,其重要的内容 就是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 度的和平共处。

一、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平共处的思想首先是由列宁 提出来的。早在1915年和1916年,列宁根据对帝国主义做的 科学分析就预见到:"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际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其余 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资产阶级以 前时期的国家。"即是说在一定的时期内,世界上将出现社 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或前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局面。

为此,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多次向全世界宣布苏维埃政权 的和平共处外交政策。1919年12月举行的俄共(布)第八次 全国代表会议上向全世界各国表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 会主义共和国希望同各国人民和平共处,把自己的全部力量 用来进行国内建设,使自己能在苏维埃制度基础上把生产、 运输和社会管理工作纳入轨道。" 后来,列宁在总结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这一胜利经验 时指出,提出和实行和平共处是有条件的:第一,无产阶级 必须同自己的敌人经过激烈的、残酷的斗争,在斗争中取得 独立地位;
第二,无产阶级的力量必须足够强大并不断加强 这一力量;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要忘记,同资本主 义和平共处,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一种战略考虑。

可见,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是在帝国主义包围新生的苏 维埃政权的严峻形势下提出的,主要是讲社会主义苏维埃政 权与资本主义国家两种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也主 要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策略考虑。但是,这一思想为后来的马 克思主义者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关 系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基础。二、毛泽东的"和平共处"思想 列宁逝世以后,和平共处思想原则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发 挥了重大的作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 展了这一思想。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主席说道:" 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之上和一切国家建 立起外交关系。"这项政策和原则载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9月29日通过的《共同纲领》。10月1日 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 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 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 之建立外交关系。"可以说,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先导。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 和解放的斗争风起云涌,一个接着一个的国家摆脱殖民主义 的桎梏而取得独立。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并不甘心,他们 通过干涉别国内政,以武力威胁甚至使用武力,力图夺回失 去的地盘。新中国正是诞生在这样的时期,经过两次大战的 各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在此形势下,获得独立的国家迫 切需要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国际关系,以维护国家主权,振兴 民族经济,改变以往建立在殖民主义和弱肉强食基础上的旧 的国际关系。

众所周知,毛泽东提出和实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正处 于冷战时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 本主义阵营严峻对峙,针锋相对,双方都认为对方的制度不可能长期存在,社会主义国家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在周期性的 经济危机中通过无产阶级的斗争就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 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竭力遏制社会主义国 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各种形式的和平演变,从而使社会 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又是一种策略的原则。

三、"一国两制"也是一种和平共处 邓小平根据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充分肯定了 毛泽东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 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 庭"方式、"集团" 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 化国际形势。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 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然后邓小平把这一原则应用于解决 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他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广 场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 个好办法。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 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 处。" 为什么说"一国两制"也是一种和平共处呢? 其一,用"一国两制"统一祖国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在统 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这是统一后的主体),港澳台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共同承认和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的 前提下,中国政府充分尊重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两种制度 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下共同存在、相互竞争、共同发展, 也就是两种不同制度在一国之内的和平共处。邓小平曾经说 过:我们解决香港问题,允许香港保留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 变,解决台湾问题也是这个原则。十亿人口的大陆坚定不移 地搞社会主义,台湾可以搞它的资源主义,北京不派人去台 湾去,这不也是一种和平共处吗? 其二,"一国两制"构想本身就是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 正确处理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中所涉及的中英、中葡、中 美关系的,即在坚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处理港澳台 问题。香港澳门问题,分别通过中英、中葡双方的和平谈判 加以解决,而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应该由中国人民 内部和平谈判加以解决,反对外国以任何形式插手台湾问题, 干涉中国内政。

由此可见,"一国两制"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充分体现了和 平共处的方法和精神,它也是一种和平共处。

四、"一国两制"对列、毛和平共处思想的新突破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提倡一个国家范围内的资本主 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和平共处,突破了列宁毛泽东的和 平共处思想原则,主要体现在:第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思想原则从 国际运用到国内。如前所述,列宁提出的和平共处思想解决 的是不同国家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毛泽 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前者应用范围的基础上扩大 到处理相同国家制度、相同意识形态的国家的关系。二者都 是用于指导处理国家间关系,是在国际范围内运用的思想原 则。而邓小平明确提出用和平共处的原则处理国内问题。" 一国两制"是在一国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 长期并存,和平共处,而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所以,这样 的一种和平共处,是一种一国之内两种制度的和平共处。

第二,"一国两制"构想实现了从和平共处思想原则到长 期基本国策的变化。如前所述,列宁和毛泽东的和平共处思 想都主要是一种策略思想,没有上升到战略地位,邓小平在 新的历史时期充分肯定和平共处思想原则的生命力,并把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继续作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同 时,又把"一国两制"之和平共处作为长期基本国策而实施。

他明确指出在国家统一后,允许港澳台搞资本主义,不是搞 一段时间而是搞几十年,成百年。"一国两制"是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和中国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相 一致的。因此,"一国两制"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是作为一 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来看待和实施的。

参考文献:[1] 《列宁选集》第2卷.第873页 [2] 《列宁全集》第30卷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4] 程林胜.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研究.沈阳:辽宁 人民出版社,1992年 [5] 王立胜,张心立,李安增.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 研究.西安:陕西出版社,1999年 [6] 李景治等.邓小平政治体制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99年 [7]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一国两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年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