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计生 > 【中国名人教子的故事】中外名人教子故事

【中国名人教子的故事】中外名人教子故事

来源:计生 时间:2019-08-03 15:30:24 点击:

中国名人教子的故事

中国名人教子的故事 中国名人教子的故事篇一:诸葛亮教子 诸葛亮(181—234)是西蜀的丞相,他以神机妙算而闻名。他为子孙的 打算,也是算计得比较久远的。他在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说到他的儿子诸 葛瞻:“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正器耳。” 诸葛亮担心的是: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

所以他给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远”。他给外甥的信也说:“志当存高远。”这都 表明他希望后代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怎样才能有远大的志向呢诸葛亮在给儿子的信中指出了两个条件:一 个叫静,一个叫俭。他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 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他认为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学习,要学习就要有志气。还要心静,心 不静就不能专心治学。生活太舒适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俭朴 才是涵养道德的主要条件。

他在给外甥的信中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自己的远大志向,“忍屈伸, 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这就是说,要不考虑一时的得失,不贪图生活上的 享受,广交师友,不计较个人的恩怨,这样做了,“虽有淹留”也许一时不成功, “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学习之中有乐趣,也一定会有用的。怕的是“志不 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受追求世俗的物质生活和情欲 的影响,失去坚强的信心那就会“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可见,诸葛亮让子孙生活俭朴,是为了使他们更有出息,其眼光不能 不说“超俗”远大! 中国名人教子的故事篇二:郑板桥:教子莫为做官而读书 郑板桥(1693-1765)是清朝"扬州八怪"之一。他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 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的郑墨弟弟家。

小宝6岁时上学了。为了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他的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 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 他的"道"是什么呢他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 要明理做个好人。" 郑板桥自己是个读书人,他并不是看不起读书人,他看不起的是:读 书就是为了做官。

郑板桥自己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 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幼子而姑纵惜也。

"他主张,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应平等对待。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 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 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 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后来,郑板桥不放心小宝的成长,就把他接到身边,经常教育小宝要 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的人。教育儿子"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

由于郑板桥的严格教育和言传身教,小宝进步很快。

中国名人教子的故事篇三:李晟:"西平礼法"成一时表率 李晟,字良器,是唐德宗时期著名的大将,虽为一介武夫,却从未忽 视对子女的教育。

李晟的女儿许配给吏部尚书崔枢为妻。一次李晟做寿,其女也从婆家 赶来为父亲庆贺。酒宴中,一个侍女来到女儿身旁耳语了几句,女儿听后似乎极 不耐烦,但依旧与客人们推杯换盏,谈笑自若。后来在侍女的再三催促下,女儿 才被迫退席。可是很快,女儿就又回到了宴席上。这一幕被李晟看到了,他觉得 其中必有缘故,便招来女儿问个明白。

女儿答道:"刚才侍女来报,昨晚我婆婆得了一场小病,我看也没有 什么大不了的,便派人回婆家代我去看望婆婆了。" 李晟听罢大怒,对女儿说道:"你真是个没有教养、不懂礼仪的女儿 啊!你的婆婆病了,你作为媳妇,就应该在婆家侍奉左右,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 样孝敬公婆,这才是我李家知书达理的女儿啊。"于是,女儿听从了父亲的训教,急忙赶回婆家照料婆婆去了。而李晟也在宴会结束后,亲自来到崔家看望亲家, 同时对自己疏于对女儿的管教表达了深深的歉意。李晟教女的故事在当时传为美 谈,由于李晟曾被封为西平郡王,因此李家的家法也被时人称为"西平礼法",成 为一时的表率。

中国名人教子的故事篇四:颜之推:教育子女读书为上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官至给事黄门侍郎,他对子女的教育一直遵循着 "读书为上"的原则。

北齐灭亡后,颜之推被迫举家迁徙到长安,朝无禄位,家无积财。面 对窘迫的生活,其子思鲁问道:"现在我们既没有朝廷的俸禄,也没有积蓄的财 产,我们就应当尽全力劳作,来养家糊口,但您却经常督促我们学**,让我们勤 **经史,可是您知道吗,我们做儿子的,不能供养双亲,心里感到非常不安啊。

" 颜之推听罢,语重心长地说道:"做儿子的把供养双亲的责任放在心 上是对的,但做父亲的更应该用学到的知识来教育子女。如果我的丰衣足食是用 你们放弃学业换来的,那我真是食不知味,衣不觉暖。只要你们能够努力读书, 继承祖上的基业,即使是粗茶淡饭、粗布短衣,我也是心甘情愿的。"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