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城建 >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基点] 战略基点什么意思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基点] 战略基点什么意思

来源:城建 时间:2020-01-19 07:46:43 点击: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基点

  我国农产品外贸在发展战略的定位上,应当以增加和促进农民的就业与收入为基点,实行大进大出的农产品外贸战略,发挥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优势,尽量规避土地和水资源短缺的劣势。中国加入WTO以后,农业所受到的冲击主要是结构上的,而不是总体产业。从目前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整体情况来看,利是主流,发展是主流。从发展前景来看,中国有可能成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的大国,与“土地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标志性国家相并列。

  我国许多重要的大宗农产品,如粮食、棉花、糖料、油料、蔬菜、水果、烟草、水产品、畜禽蛋产品等,产量均居于世界第一位,但在国际市场上我们至今仍然不是农业强国。农产品出口总量我国尚不及法国和荷兰。我国目前在国际农产品外贸总额的排位上列第七位,占世界农产品外贸总额的3.55%。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产品的出口形势是出人意料的。此前,业内绝大多数人士认为中国加入WTO之后,首先受到最大冲击的是农业,特别是在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可能会导致900万到2000万农民的失业。但实际情况是2001年、2002年、2003年我国的粮食均处于净出口状态。其中2003年粮食出口2200.4万吨,比2002年增长48.3%。2003年粮食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农产品的贸易顺差也出现了下降,但农产品出口增长向好的总体趋势并没有改变。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总额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多一点,生产大国贸易小国的总体格局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农业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国民经济中GDP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目前只占14%左右。外贸出口创汇的比例在全部进出口份额中呈不断下降的趋势。1992年尚占外贸总额的13%,到2002底的统计只占总额的5.5%,2003年又有下降。

  一、战略基点

  中国的农产品外贸产业到底应当如何定位,是“创汇农业”,还是“就业农业”;是要国际市场份额,还是要外汇税收;这是一个战略基点问题。

  就我国的国情来讲,农业入市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保难,始终是政府面临的核心难题。而另一方面,农产品外贸的进出口总量只占全国外贸总量的1/10左右。很显然,尽可能地扩大农产品的外贸总量,核心是出口总量,扩大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增加农民的收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全局性利益要远远大于出口创汇。农产品出口的战略基点应当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放在扩大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上。也就是说,在保证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前提下,农产品出口的底线可以后退到成本价格,农产品的进口市场,特别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可以尽可能放开,以换取农产品出口市场,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市场的扩大。

  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民收入问题大于创汇和税收。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比2002年实际增长4.3%。其中从农业经营中得到的纯收入人均881元,占33.6%,比2002年增加26元,增长2.9%,增速同比回升2.5个百分点。该项收入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农产品价格的回升。但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近一半,仍然依靠农业生产的收入,其收入增速总平均低于全国农民0.5个百分点。其中安徽、河南农民的收入分别比2002年下降了1.2%和0.4%。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2003年的统计调查,低收入组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866元,比2002年仅增1%,与高收入组相比,其差距从1997年的1:4.3,扩大到2003年的l:7.3。2003年农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680,比2002年又扩大了0.034,已经进入国际公认的警戒水平。

  2.2003年我国农民人口比例占60.9%,总数8亿左右。目前全国农村乡镇企业吸收了1.3亿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超过1亿人。即使如此,我国农村的潜在剩余劳动力仍然高达1.5亿。因此,如何为农民寻求更多的收入来源,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3.中国的人口总量占世界人口的1/5,对大宗农副产品的需求,几乎都涉及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而保证我国大宗农副产品供给的安全,最核心的就是要保证农民的经济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农民的长远经济利益和财产权益,其政治、经济意义是不能用产值比例来计算的。就中国的国情来讲,解决农民的就业与收入,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其政治意义都大于经济意义。特别是在我国的经济转轨时期,其社会稳定的政治利益显然要远远大于外汇收入。

  二、战略主攻方向: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的制高点

  1.国际上农产品出口存在三大类型:一是土地密集型,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大批量的粮食出口是这些国家比较优势;二是科技密集型,比如荷兰、丹麦、以色列等国,出口高生物技术产品,现代化的物流方式与基础设施,是这些国家的核心

竞争力;三是劳动密集型,比如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但在这一制高点上还没有形成有代表性的国家。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上应当说具有极大的潜力,其中以水海产品、蔬菜、干鲜果品、畜产品、花卉等为主。根据比较,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我国的价格出口优势比发达国家一般高几倍到十几倍。中国抢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制高点,不仅具有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而且具有资源多样化,空间范围广阔的优势。

  2.非劳动密集型但有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出口优势不能放弃。这方面的优势来源于我国地理和气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独特的资源成就稀缺的比较优势。比如花生、小杂粮、特种农产品、中草药材、牧草、高蛋白非转基因大豆等。

  3.机遇性农产品出口也存在利用的可能性。比如因灾害、疫病,国际局势的变化,运输问题,市场的突然波动,等等导致的某种农产品的短时期短缺,使国际市场发生变化,比如近两年我国粮食的大量出口。

  三、农产品进出口战略在思路上要“以柔克刚”

  一是中国入世以后在农产品的出口上确实遇到了“高技术壁垒”问题

  高壁垒虽然给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严重损失,但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课,使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打入国际市场的切入点和主攻方向。另外,高壁垒既挡了我们,但也挡了竞争对手,可谓有弊有利。这对于我国今后农业的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升级,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并有可能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很快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对“高技术壁垒”与其硬碰硬,不如谈谈打打,有虚有实,加以利用。可以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出口贸易所面临的形势将是:迈过更高的“门槛”,进入更宽的“大门”。

  二是思路上要讲国情

  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农业,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高技术门槛措施,大幅提高农产品的进口检测指标。导致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损失惨重。2002年,美国、欧盟出台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大幅提高财政对农业生产和贸易的补贴水平。面对国际上农产品贸易的“高技术壁垒、高财政补贴、高政策保护”的“三高”局面,中国应当如何应对﹖战略思路如果采用以高制高的办法,我们面对如此庞大的农业人口,有可能掉入陷阱。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办法是:“以低制高”。即在正面把市场基本放开,以“低壁垒、低补贴、低保护”的办法来应对。“三低应对”是否得当的关键,在于城乡统筹的政策是否能运用得力。即从三农的背后采取措施:农业基础设施要加强,农业生产的税费要逐步取消,农村的教育要尽快免费,农民负担要减轻,农村人口要减少,农村的弱势群体要逐步纳入社保体系,国际市场的高补贴我们要利用,等等。

  三是农产品外贸要敢于“大进大出”

  农产品外贸实行“大进大出”的战略,从比较现实的意义上讲,没有大进就很难换来大出。而且只想多出少进,这在国际市场上也很难处于有利、主动的谈判地位,也很难有大出的可持续性,长期的高顺差甚至会引起汇率升值的压力,反而造成出口局面的被动。另外,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大进,就中国的需求总量来看,实际真要大进,很快就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抬升,由此自然就会挡住大量的进口。在和平时期,只要具备大宗农产品的生产能力,控制必要有效的储备数量,“大进大出”的战略恰恰是利国利民的明智选择。如果我们不敢采用“大出大进”的战略思路,则在国际市场上就很难取得主动,难于做到农产品外贸的大出。换一句话说,用大进换得大出,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优化我们的要素组合,间接获取别国的补贴资金,这无疑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农产品外贸产业的战略思路问题。

  四是国家的外贸政策可以考虑实施双轨制http://www.yytv.com.cn版权所有

  如果我们的农产品出口战略定位在就业上,即国家可用农产品自身的外汇顺差,全额投入支持农产品外贸产业的发展上,尽量降低农产品外贸产业的各种税费和社会负担,大力加强农产品外贸产业的基础设施,扩大对外宣传的力度,等等。国家的外汇收入主要放在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上。也就是国家可以考虑在外贸进出口战略上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采用双轨战略思路,即:就业型和创汇型。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