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城建 >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_生态文明内涵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_生态文明内涵

来源:城建 时间:2019-10-08 08:02:09 点击: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 题“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保障研究” (BAA140010);
2015年度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培育计划项目“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及实践探索” (2015YBYB096)。

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 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教 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强调要“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 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把 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1]。上述表明,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在建设中国生态文 明社会中具有基础性作用。那么,什么是生态文明教育?生 态文明教育的特征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坚实有效地实施 生态文明教育?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具体探讨。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涵 目前,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研究复杂多样, 并且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据考证,生态文明教育概念的提 出与使用可以追溯到前苏联学术界在《莫斯科大学学报·科 学共产主义》杂志1984年第2期上刊登的《在成熟社会主义 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一文。该文提出,培养生 态文明是共产主义教育的内容和结果之一[2]。而在国内,最早使用“生态文明教育”这一概念的是王良平,他在1998 年发表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把环境教育引向深入》一文 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当前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把环境教育引向深人。” [3]在此之后,国内关于生态文明教育概念与内涵的论述 逐渐丰富起来。陈丽鸿等人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针对全社 会开展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孙善学等人认为,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科学体系,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工程技术等学科密切联系[4]。这些研究表明,当前关于 生态文明教育基本内涵的研究已经引起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并且他们从不同角度与方面较为科学地表达了自己对生态 文明教育内涵的理解。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可以归结为两类, 一类是广义上的理解,一类是狭义上的理解。广义上认为,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国家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正式和 非正式的方式,针对全体社会成员开展的有关生态环境教育 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上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学校生活 中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 对受教育者进行生态环境现状、生态观念、生态道德等方面 的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教育既可以是一 门独立的学科,也可以渗透于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之中。

从上述认识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理 解,已经开始从最初的经验化阶段逐步向规范化、理论化阶 段自觉过渡,并且开始具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也为生态文明教育基本内涵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但是,上 述理解一个最为关键的缺陷是,没有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环境 教育、持续发展教育明确地区分开来,因而也就模糊与搁置 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独特规定性。虽然,生态文明教育吸收、 借鉴了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发展成果,但是这并不 能掩盖生态文明教育与后两者的本质性区别。可以说,生态 文明教育是较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更深入、更全面、 更具体、更高层次的教育形式。它不仅要求祛除环境教育所 蕴隐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承认与尊重自然生命的内在 价值,而且要求通过更新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来变革传 统工业文明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即要求将教育提高到改变 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的高度上来。这是因为,生态文明教育最 现实和最直接成果,就是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 费方式更加生态化、文明化、理性化,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 要求。[5]与此同时,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是科 学发展观,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引领,才能明确生态 文明教育实践的方向,受教育者也才能真正理解与促进人与 自然关系的和谐。值得强调的是,这里的受教育者不仅仅局 限于学校教育系统的学生主体,同时也涵盖了包括企业主体、 政府部门人员、普通公众等在内的一切社会公民。

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可以这样理解:生态文明教育是一 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变革人类文明发展方式为方向, 紧紧围绕人的发展这一核心,培养全体社会公民的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生态审美与生态行为,进而促使其逐步成长为一 个有益于促进“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 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具体而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来阐释:
(一)从目标上看,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人与人、人与 社会和谐共生的教育 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 然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生,这就决定了生态文明既肯定了保 护生态自然的重要性,也强调人的精神成长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人与社会的发展需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生态保护亦 需要人与社会的发展为依托,离开了人与社会的发展,生态 保护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平 衡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三者都不可被忽视。生态文明教育作 为与生态文明社会相匹配的一种教育模式,教育受教育者形 成“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是由生态文 明的本质所决定的。为此,生态文明教育理应积极适应生态 文明社会的教育期待,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 教学活动来塑造受教育者的生态理念,提高受教育者的生态 素养,深化其对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与自然和谐三者之间关 系的认识,进而形成健康可持续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

在这里,生态文明教育与环境教育具有根本性不同。同 样是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对抗,环境 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只是要求受教育者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与技能,即是一种“为了环境”的静态教育模式。

而生态文明教育则是一种具备恢弘视野的动态教育模式,它 不仅教育受教育者要“为了环境”,也要“为了人类自身的 成长与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受教育者是在认识保护生 态环境与生物生命价值意义的基础上,自觉地选择一种生态 化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且,这种自觉源于对生态保护与社 会发展具有同一性的深刻悟解与内化。

(二)从理念上看,生态文明教育是延展受教育者伦理 视野的教育 传统上认为,伦理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它只存在于人 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在人之外的生物界以及整个自 然界是不可能存在伦理道德关系的[6]。这是一种人类中 心主义视野下的伦理界说,它消解了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之 心,致使人类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对象化,并对万物 生命肆意地加以伤害与摧残。生态文明教育要求改变人类中 心主义的道德观念,教育受教育者将伦理关怀的视野从人类 自身延伸至整个生态系统。这是因为,如果仅仅从延续人类 生存的视野去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受教育者并不能对生物生 命的生存价值产生道德认同。缺乏道德认同,受教育者自然 也就不会尊重其他生命的生存权利,不会意识到自然生命也 和我们人类一样,具有内在价值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不会 体验到在救助与关怀其他生命的过程中所收获的内心安宁 与生命幸福。因此,生态文明教育要求所有受教育者舍弃狭隘的传统伦理观念,学会像敬畏人类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 畏所有的生命意志。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从内心深处确 立起与自然万物的精神联系,并且能够时刻以这种精神联系 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从参与主体上看,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需要全体 公民参与的系统工程 与环境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的深入发展阶段——可持续 发展教育相比,生态文明教育的受教主体更加广泛,它需要 动员全社会的所有成员积极树立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提升自 身的生态素养。也就是说,生态文明教育的对象既包括大、 中、小、幼在内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也包括各级政府和 企业的管理者与工作人员,还包括社会各阶层的社会成人等 等,他们都应主动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主体的角色与责任。

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与一项实现“美丽中国”密切相关的 长期且艰巨的战略任务,作为完成这一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 部分,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各方面给予生态文明建设以观念与 行动上的认可、支持与合作。须知,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 统性工程,它需要各级教育部门相互协作,需要各个教育主 体积极参与。离开了任何一方的积极配合,生态文明教育实 践就会受到多方面的相互掣肘。为此,政府部门需要对这一 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与周密部署,运用多种方式和多种 途径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积极帮助广大教育主体陶冶生态情 感,转变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增长绿色生产与绿色生活的技能,为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强大的社会 基础。

(四)从价值追求上看,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澄明人的 生命意义的教育形态 为什么要上升到生命哲学、人生意义的高度去认识生态 危机中的人的生存?这是因为,生态危机与人生命意义的迷 失具有内在一致性,解决人类面临着的生态困境也必须从最 根本处着手进行形而上的批判,需要对人所追求的文化理念、 生存方式与价值世界进行变革。须知,“环境问题最终是人 的问题,与人的追求与理念、文化与价值相关。环境问题只 是具体的感性的实际,而这背后一定是人的理念、生存方式、 价值世界”[7]。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最为根本的出发点 应是帮助受教育者去探问当代人到底追寻什么样的精神境 遇与理念图景。换言之,只有晰明人的价值经纬与生存意蕴, 才有可能触碰到生态文明教育的本质,而忽略人的生命意义 去谈生态文明教育则终究是徒劳无功的。当前,环境教育实 践并没有实现人们所预期的效果,甚至是相差甚远。其中的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环境教育没有站在生命意义的高度来认 识和反思当前的生态危机问题,没有直面人之生命意义的迷 失这一时代境遇。故而,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学 校教学目标的厘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都需要生命意义的牵 引与整合。否则,生态文明教育就会像环境教育一样,很难 取得实质性的教育效果。因此,澄明受教育者的生命意义是生态文明教育最为根本的价值追求,生态文明教育只有经过 生命意义的浸润才能呈示出真实的价值。可以说,在人的培 养上,生态文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形成 正确的认知、情感与行为,进而使生活在生态文明时代的人 的生命意义得到安顿与澄明。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特征 (一)整体性 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性是由于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 统的教育工程。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需要以整体性的价值 理念作为其理论基础。因为生态文明所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 全息共生与整体性发展,强调人是自然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 的组成部分之一,人类活动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 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生态文 明教育需要以生态整体观为理论基础,培育学生努力形成人 与自然和谐共在的价值理念,使之将人、社会、自然之间的 内在联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的 整体性是指其内涵、目标、内容、原则与方式方法等诸多方 面是一个系统整体,需要整体考虑,它们之间有内在钳制性, 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的变化都可能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

也就是说,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厘定必然会影响生态文明教 育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使用。同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使用也会反作用于生态文明教育目标 的实现。(二)协同性 生态文明教育的协同性集中表现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 施上。在学校内部,生态文明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某一单一学 科来进行教育,它需要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借助于多门学科 来协同实施。也就是说,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需要有多个学 科共同合作完成的教育任务。因为生态危机问题是一个涉及 多个领域的复杂性问题,它的解决不仅需要自然知识学科的 援助,同时也需要人文社会学科伸出救助之手。并且,人文 社会学科对生态危机的解决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 大,因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解决生态危机,实现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对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进 行根本性的变革。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有多个学科共同协 作,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学校外部, 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和相互支持。

因为,教育从来都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社会子系 统密切联系、相互牵涉的,正如石中英教授所言:“教育领 域面临的许多难题,虽然直接表现为教育内部的矛盾和问题, 但往往有着更加广泛的社会背景和根源。”[8]故而,生 态文明教育的实施不能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它需要寻求来 自教育系统外部力量的有力支持。这些需要协作的外部力量 主要包括环保部门、经济部门、财政部门等等。

(三)实践性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离开了实践,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可以说,实践性是教 育的本质特性与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教育亦是如此。生态文 明教育之所以具有强烈的实践品性,是因为生态文明教育是 一项“在实践中”、“通过实践”与“为了实践”的教育活 动。即是说,生态文明教育是在实践过程中得以进行的,实 践是生态文明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使受 教育者在与自然、社会接触的过程中掌握生态环境的基本知 识、转变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调整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 态度和价值观、增长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技能”[9]。与 此同时,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果主要是通过影响受教育者的行 为来表达与阐释的,只有受教育者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努力 践行生态行为,我们可以说生态文明教育是有作用的。也就 是说,“实践”是检验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与 必经之路。只有借助于实践的教育方式,受教育者才能真正 地深刻领悟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自觉地提升自 身的生态文明素养。就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途径来看,它主 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活动和各种社会组织的教育活动来实现 的,并且这种教育实践活动是以解决人与自然的对立性关系 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

(四)本土性 当前的学校教育所倡导的是一种“离土教育”,这种教 育是一种反生态的、远离生活与自然的教育形态。受教育者 接受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逃离生养、培育自己的这片土地,成为一名向城市生活靠近的“寄居者”。这些“寄居者”不 但在认识与情感上疏远了自己生长于其中的本土社会,同时 在心理上也无法适应曾经向往已久的新生活,继而在精神上 遭遇了迷失与孤独,沦为“无根”之人。精神上的“无根” 致使他们不会将任何地方视为自己真正的家园,他们失去了 对任何地方生成承诺的意识与产生亲密感的能力,并且可以 借助于积累物质财富的名义肆意地伤害万物生命,践踏其脚 下的土地。

在此意义上,生态文明教育要求重构受教育者的本土情 怀,培育其尊重、敬畏与关爱本土自然的意识与能力,恢复 其对本土文化的必要亲近与虔心坚守。生态文明教育之所以 鼓励受教育者热爱乡土,是因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对现行 的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进行改革,而改 革的初心,就源于人们对´望得见山水,不再有乡愁 ´的渴望”[10]。也就是说,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培 养受教育者的“乡愁”意识,发展受教育关爱乡土的意识、 兴趣与能力。

三、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 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要重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之 所以提出要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是因为当前学校的课程体系 以城市中心为价值取向,它遮蔽了乡土文化与乡村生活的价 值,造成了受教育者在认识与情感上疏远了自己生长于其中的乡村社会,致使他们失去了对任何地方生成承诺的意识与 产生亲密感的能力。只有通过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才能重构 学生的乡土情怀,激活其尊重、敬畏与关爱乡土自然的兴趣 与意识培养其深邃的精神归属感,才能“激活乡土之于乡村 少年发展的生命意义,让乡村少年能把生命之根扎入乡土之 中,同时培养他们对自然大地的亲近,对传统乡村自然、简 朴、劳作的生活方式的理解与尊重,扩展乡村少年与乡土的 亲近与联系”[11]。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主体,这一主体对教育教学的 过程与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配备 一支具有较高生态文明素养的优质队伍。可以说,师资队伍 的建设直接关系着生态文明教育的全局与成败。因为,生态 文明教育的设计、实施、检查与评价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

为了有效的加强师资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在教师培训与进 修过程中开设一些有助于提高教师生态文明意识的课程,如 生态德育、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等,以此提高教师对生态 文明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采取有效措施 激励教师去参与一些与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参与过程中不断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生态教育素养。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考评机制 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评价机制的建构,科学 有效的评价机制能够对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具有诊断、激励与改进作用。为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机制, 一方面,教育评价部门要科学制定生态文明教育的考评标准, 确立考评对象、内容、方法、原则等,并结合各个生态文明 教育单位的总体规划与教育目标对其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 过程与实施结果进行综合性、科学化的考核;
另一方面,生 态文明教育也要将受教育者个体纳入到考评机制中来。各个 生态文明教育组织与单位要联系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与内 容,对受教育者的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审美以及生态 技能与行为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动态测评,在考评方式 上要做到综合考评与重点考评相结合、量性考评与质性考评 相结合,并且根据考评结果对受教育者进行适切的奖励与惩 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 见[N].光明日报,2015-05-06(1版). [2]王良平.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把环境教育引向深入 [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81-85. [3]徐春.建设生态文明与维护环境正义[J].党政干 部学刊,2009(7):3-6. [4]孙善学,孙明春,李晓鸥.生态文明教育:高等教育 的新使命[J].北京教育,2014(1):26-28. [5]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思想[EB/OL] 2014-11-26.http://www.forestry.gov.cn/main/89/conte nt-721114.html. [6]左亚文.资源 环境 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生态文明建设[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69. [7]魏波.环境危机与文化重建[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7:6. [8]石中英.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实践智慧[J]. 人民教育,2014(2):1. [9]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81. [10]生态文明改革:只为“望得见山水 记得住乡愁” [N].光明日报,2015-08-11(01版).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